在苏家那顿温馨的家宴后,赵四度过了一个难得的平静周末。
周一早上,他刚走进革新办的小楼,就被周主任叫了过去。
周主任的脸色少见地凝重,将一份标着“绝密”的电报递给赵四:“西南,三线,红星机械厂。”
“他们负责的新型高空探测火箭发动机,涡轮泵叶片用的高温合金板材,连续三批性能不达标,脆性超标,加工废品率奇高。”
“项目已经停滞半个月了,再拖下去,整个型号的首次试射都要受影响。那边技术力量已经穷尽,点名叫你带人过去,看能不能找到病根,想办法解决。”
高空探测火箭!发动机!这几个字的分量,赵四心里清楚。这不再是改进一个民用钢材品种,而是直接关系到国家尖端项目的进度。
“什么时候出发?”赵四没有半句废话。
“越快越好!已经给你和小王、小陈订了明天一早去成都的火车票,到了成都会有三线指挥部的人接你们进山。”
周主任看着赵四,语气沉重,“赵明,这次任务不同以往,厂子在深山里,条件非常艰苦,而且技术问题恐怕比鞍钢那边更复杂、更棘手。压力会非常大。”
“明白,主任。我们一定尽全力。”赵四接过命令,感觉手里的纸张沉甸甸的。
离开办公室,赵四先回宿舍简单收拾行李。时间紧迫,他快步走到部委大院门口的邮局,打算给苏婉清发一封电报。
邮局里光线昏暗,他趴在木质柜台上,斟酌着用词,最终写下:“有紧急任务,赴西南出差,归期未定,勿念,保重。”
他知道这寥寥数语无法安抚对方的担忧,但这是眼下最快最直接的通知方式了。支付了电报费,看着工作人员将电报纸收走,他心中叹了口气,将那份儿女情长暂时压在心底。
他随即找到王永革和陈继业,两人刚听说消息,都是一脸错愕。
“四哥,这庆功酒还没喝利索呢,又来硬茬子了?”王永革咧着嘴,倒是看不出多少畏惧,反而有点摩拳擦掌。
陈继业推了推眼镜,眉头微蹙:“火箭发动机叶片,这涉及高温合金、精密铸造、加工工艺,比钢材冶炼复杂得多,我们经验不足啊。”
“经验不足就学,问题棘手就闯。”赵四目光扫过两人,“部里把任务交给我们,是信任,也是考验。准备一下,明天出发。”
次日清晨,天色未亮,赵四三人便登上了南下的列车。旅途漫长且枯燥,越往南走,窗外的景色越发郁郁葱葱,但他们的心情却轻松不起来。都知道,等待他们的,绝不会是诗情画意。
几天后,火车在成都站停靠。两名穿着旧军装、皮肤黝黑的三线指挥部干事已在站台等候多时。没有寒暄,接上人立刻换乘一辆破旧的吉普车,颠簸着驶向大山深处。
山路崎岖,尘土飞扬。吉普车在盘山公路上摇晃了整整一天,直到夜幕降临,才终于驶入一个隐蔽在山谷中的厂区。
几排依山而建的简陋砖房,零星的灯光在浓重的夜色和湿气中显得昏黄无力。空气中弥漫着山区特有的潮湿和一股淡淡的金属锈蚀气味。
厂办是一栋二层小楼,接待他们的是红星机械厂的罗厂长,一个身材瘦削、眼窝深陷、满脸疲惫的中年人。
他握着赵四的手,力气很大,声音沙哑:“赵组长,可把你们盼来了!实在是没办法了,才向部里求援啊!”
没有客套,罗厂长直接带他们去了会议室,墙上挂满了发动机结构图和问题叶片的光学显微照片。
“就是这种镍基高温合金板材,轧制出来后,常温性能还行,但一到模拟高温工况测试,韧性和抗蠕变性能就急剧下降,微观观察发现晶界有脆化相析出。”
“我们调整了热处理制度,换了不同批次的中间合金,甚至怀疑是轧机精度问题,能想的办法都想了,就是解决不了!”
赵四看着照片上清晰的脆性裂纹和析出相,眉头紧锁。这确实是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深水区,远比单纯提升钢的纯净度复杂。
“现有的板材和实验数据,我们要全部过一遍。另外,轧制、热处理的全过程记录,以及原材料,特别是中间合金的入库检验报告,我们都需要详细查看。”赵四提出要求。
“没问题!全部对你们开放!”罗厂长立刻吩咐人去准备。
接下来的几天,赵四小组泡在了厂里的技术资料室和简陋的实验室。条件确实艰苦,宿舍潮湿阴冷,食堂饭菜油水寡淡,但谁也顾不上这些。
问题比预想的还要麻烦,各种数据看似正常,但组合起来就是达不到设计要求的高温性能指标。
厂里的技术员们起初还对部里来的“专家”抱有期待,但见赵四他们一连几天也拿不出立竿见影的方案,议论和怀疑又开始悄悄滋生。
晚上,赵四独自在厂区透气,山风带着凉意。他下意识地进行了签到。
“叮!签到成功!恭喜宿主获得【高纯度金属铪(Hf),5公斤】!【现金10元,全国粮票15斤】!”
铪?赵四心中一动。这是一种非常稀有的金属,常用于高性能镍基高温合金中,作为晶界强化元素,能显著改善高温抗蠕变和抗氧化性能。
难道问题的关键,在于合金设计中缺少或者原有铪元素的纯度、添加量不足?
这个念头让他精神一振。他立刻返回资料室,重新翻看合金成分设计书和原材料报告,发现设计书中确实含有微量的铪,但入库的中间合金里,铪的含量检测值波动很大,且纯度存疑。
第二天,赵四找到罗厂长,提出了一个新的方向:“罗厂长,我们怀疑问题根源在于合金中关键的微量元素铪,其纯度和添加控制可能不精确。”
“我想用我们带来的一种高纯度铪剂,重新进行小炉试验,验证一下效果。”
“高纯度铪剂?”罗厂长眼睛一亮,但随即又黯淡下去,“这东西太稀缺了,我们之前也想找,根本弄不到啊!你们带来了?”他的语气充满了难以置信。
“部里考虑到任务的特殊性,特批了一小部分实验用量。”赵四面不改色地解释,心中感谢系统的又一次“雪中送炭”。
当赵四拿出那封装在特制容器里的、银灰色、闪烁着金属光泽的高纯度铪粒时,在场的厂里技术人员都围了上来,眼神充满了惊奇和渴望。
在这种极度匮乏的年代,这种级别的战略材料,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说服力。
小炉试验连夜准备。这一次,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座小小的实验炉上,充满了新的期待。深山里的攻坚,因为几公斤突如其来的“神奇金属”,迎来了转机的曙光。(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