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机在荒芜戈壁上空剧烈颠簸,最终稳稳降落在一条简陋的砂石跑道上。
舱门打开,干燥冷冽的空气夹杂着沙尘扑面而来。
赵四紧了紧领口,率先踏上这片陌生的土地。
几辆军绿色吉普车早已等候多时。
接应的军官皮肤黝黑,嘴唇干裂,握手时力道极大。
“赵副主任?我是基地后勤部运输科长老刘。情况紧急,车上说!”
车子在坑洼不平的土路上颠簸疾驰,卷起漫天黄尘。
刘科长语速飞快地介绍情况:“趴窝的是改装的‘解放’CA30越野卡车,负责运输核心部件。”
“问题集中在翻越海拔四千七百米的黑风隘口时爆发。车辆爬坡无力,水温异常升高,随后陆续熄火,再也无法启动。”
“目前已有十一台车瘫在半路,拖救极其困难。”
“司机和随车技工反映,熄火前发动机有严重爆震声,动力骤降。尝试启动时,启动机转动无力,甚至卡死。”
刘科长眉头拧成了疙瘩,“我们怀疑是燃油、润滑或者点火系统不适应高原低温低压环境,但具体原因不明,不敢盲目拆卸。”
赵四透过车窗望向远处连绵的褐色山峦,问道:“趴窝车辆的具体位置海拔?当时的环境温度和气压有记录吗?”
“黑风隘口路段海拔在四千五到四千八之间。当时夜间温度零下十五度左右,气压……不到标准大气压的百分之七十。”
刘科长补充道,“白天温度能回升到零下五六度,但问题车辆依旧无法启动。”
王永革插话:“这么低的温度和气压,普通油料雾化肯定不好,电池电量也衰减得厉害。”
陈继业则问:“故障发生后,有没有对油品、滤清器或者火花塞进行过初步检查?”
刘科长摇头:“现场条件太差,风沙大,工具也有限。”
“尝试拆了一台车的滤清器,里面确实有冰晶,但清理后问题依旧。”
“不敢再乱动,怕造成二次损坏。”
吉普车直接开到了基地的临时维修点。
几台勉强拖救回来巨型卡车如同搁浅的巨兽,静静趴在围栏旁,身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沙土。
一些穿着厚重棉袄的技工和司机正围着一台发动机盖掀开的车辆,脸上写满了焦灼和无奈。
赵四一下车,立刻感受到高原阳光的灼热和空气的稀薄,呼吸略微有些急促。
他定了定神,走向那群人。
“专家来了!”刘科长喊了一嗓子。
人群立刻让开一条通道,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赵四三人身上,带着期盼,也有一丝审视。
赵四没有废话,直接走到那台敞开发动机盖的卡车前。
王永革已经蹲下身,用手电筒照着发动机舱内部检查起来。陈继业则打开随身带来的工具箱,拿出万用表等仪器。
“我是赵明,部里研究中心副主任。这两位是我的同事,王工,陈工。”
赵四对围过来的技工和司机说道,“大家把具体情况再说细一点,特别是故障发生前后的任何异常声音、仪表指示。”
一个嘴唇冻得发紫的老司机抢着说:“赵主任!爬坡的时候,油门踩到底,车子就是不走,发动机‘嘎嘎’乱响,像要散架一样!”
“然后水温表蹭蹭往上涨,很快就开锅了,接着就熄火了!”
另一个年轻技工补充:“我们试着启动,启动机呜呜叫,就是带不动!拆了火花塞看,电极湿漉漉的,有股汽油味。”
王永革检查了空气滤清器,里面果然结了一层冰霜混合物,又摸了摸高压线,嘀咕道:“这低温,橡胶都硬了,密封估计也够呛。”
陈继业用万用表测量了故障车辆蓄电池的电压,皱眉道:“电压不足,内阻很大,低温下启动电流远远不够。”
赵四仔细听着,观察着。他伸手摸了摸发动机缸体,又看了看燃油滤清器外壳,示意王永革拆下来。
滤清器倒出一些浑浊的液体,明显有油水分离的迹象,底部能看到细微的冰晶。
“基地用的燃油标号是多少?有没有采取保温措施?”赵四问刘科长。
“用的是负十号柴油。油箱和油路有简易保温层,但看来效果不好。”刘科长回答。
赵四心中渐渐清晰。
高原低压导致沸点降低,重载爬坡时发动机负荷大,散热条件差,容易开锅;
低温导致燃油蜡质析出,流动性变差,油水分离结冰堵塞滤清器和油路;
蓄电池性能暴跌,启动扭矩不足;
低温还可能使机油黏度增大,增加运行阻力。
这几个因素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车辆趴窝。
但问题的核心突破口在哪里?
赵四目光扫过那些期盼的眼神,知道必须尽快拿出可行的应急方案,先让部分车辆动起来,恢复起码的运输能力。
“刘科长,麻烦你准备几样东西。”
赵四开口,语速平稳,“第一,立刻找一些高标号的低温柴油,至少负三十五号以上,如果基地没有,马上向附近军区求助紧急调运。”
“第二,准备一些工业酒精或者专业的柴油防凝剂。”
“第三,找几床厚棉被和加热装置,比如喷灯或者大功率电热风枪,但要确保安全。”
他又转向王永革和陈继业:“永革,你带人重点检查趴窝车辆的油路系统,从油箱、滤清器到高压油泵,用热风缓慢加热,融化可能存在的冰蜡堵塞,然后尝试用高标号柴油和防凝剂混合冲洗。”
“继业,你负责检查所有车辆的蓄电池,把电量充足的集中起来,优先保障几台车况相对较好的车辆启动。我带来的那几套应急启动电源,也拿出来备用。”
基地条件艰苦,但军人作风雷厉风行。很快,高标号柴油和酒精被找来,棉被和喷灯也准备就绪。
赵四亲自带领一组技工,选择了一台趴窝时间较短、看似损伤不大的卡车。
他们用棉被包裹住发动机和油路关键部位,用喷灯保持安全距离进行烘烤。
王永革则小心翼翼地拆卸滤清器,用加热后的高标号柴油清洗。陈继业将一块从系统空间取出的高能量应急启动电源连接到车辆电瓶上。
高原的日头偏西,温度又开始下降。所有人的心都悬着。
赵四看着温度计显示发动机区域温度缓慢回升到零度以上,果断下令:“注入新油料,尝试启动!”
司机拧动钥匙,启动机发出比之前有力得多的嗡鸣声,发动机艰难地转动了几圈。
突然,“轰”的一声闷响,排气管冒出一股浓烟,随即发动机发出了虽不平稳但确实在运转的轰鸣!
“着了!着了!”现场顿时爆发出一阵欢呼!老司机激动地差点跳起来,紧紧握住赵四的手:“赵主任!太感谢了!有救了!”
首战告捷,极大地鼓舞了士气。赵四没有丝毫放松,立刻指挥如法炮制,对另外几台条件较好的车辆进行紧急抢修。
同时,他让陈继业详细记录下成功案例的各项参数和环境条件,作为后续操作的范本。
随着一台接一台的卡车被成功唤醒,临时维修点变得热火朝天。
赵四穿梭在车辆之间,时而指导加热温度,时而调整油料配比,时而检查电路连接。
他的冷静和专业,迅速赢得了基地官兵们的信任和尊敬。
刘科长看着重新发出轰鸣的卡车,长长舒了口气,对赵四说:“赵副主任,您可真是我们的及时雨!这下物资前送计划有希望了!”
赵四抹了把额头的汗,摇摇头:“这只是应急办法,治标不治本。”
“要保证车队长期稳定运行,必须进行系统性改装。我们带来的初步方案需要根据现场情况尽快完善。”
夜幕降临,戈壁滩上寒气逼人。但维修点的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希望重新被点燃。(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