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未来实验室”的构想

    办公室内,彻夜未眠的赵四眼中布满血丝,但精神却异常亢奋。

    桌上摊开的笔记本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迹,那是昨晚李老点拨和系统报告带来的思想风暴的痕迹。

    他没有丝毫耽搁,拿起那份凝聚了未来洞察的笔记,深吸一口气,走向周主任的办公室。

    敲门进入时,周主任正在批阅文件,抬头看到他,脸上露出笑容:“小赵,怎么不多休息会儿?昨天庆功会累坏了吧。”

    “主任,有件重要的事想向您汇报。”赵四语气平静,但眼神中的锐光让周主任放下了笔。

    “坐下说。”

    赵四没有客套,直接坐在办公桌对面的椅子上,将手中的笔记本打开。

    “主任,授勋是对过去的肯定,但李老的话点醒了我。我们不能总是等问题出现再去解决,就像医生不能总等病人病入膏肓才抢救。”

    周主任身体微微前倾,露出感兴趣的神色:“哦?你有什么新想法?”

    “李老说,要下好整盘棋,构建避免问题再生的体系。”

    赵四目光灼灼,“基于这个思路,结合我们之前处理各种难题的经验,我有一个初步构想,想请您斧正。”

    他稍作停顿,清晰地说道:“我想提议,以我们研究中心为基础,升级为一个高度保密的‘未来技术实验室’。一块牌子,两套班子。”

    “未来技术实验室?”周主任重复了一遍,眉头微微皱起,“具体说说,这个实验室是做什么的?和研究中心现在的工作有什么区别?”

    “区别在于目标和模式。”

    赵四早已打好腹稿,“研究中心目前主要是应对已发生的、迫在眉睫的技术难题,是‘救火’和‘攻坚’。”

    “而这个实验室,核心任务将是‘预研’和‘播种’。”

    他翻开笔记本,指向其中一页:“它不是针对某个具体厂矿的具体故障,而是依据对国际技术发展趋势和国家长远需求的判断,主动布局。”

    “对那些目前看来可能还用不上、但三五年甚至十年后必将成为卡脖子瓶颈的关键技术,进行前瞻性的研究和技术储备。”

    “比如超高精度加工技术、数控系统底层算法、新型半导体材料制备工艺等等。”

    周主任听着,脸上的轻松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极度的震惊和凝重。

    他下意识地身体后仰,靠在椅背上,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

    “小赵,你这个想法,太超前了!也太冒险了!”周主任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

    “部里给我们的定位是解决现实生产问题。”

    “你搞这个‘未来实验室’,研究的东西可能几年都看不到实际效益,投入巨大,风险极高!这完全超出了革新办的职责范围!”

    他站起身,在办公室里踱了两步,语气沉重:“现在各厂矿都在为完成今年计划指标拼命,部里资金和资源极其紧张。你让我怎么去打这个报告?”

    “说我们要花钱去研究十年后可能才用上的东西?这太容易被人扣上‘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帽子了!甚至会有人说我们浪费国家资源!”

    周主任的反应在赵四意料之中。他没有争辩,而是将笔记本轻轻推到周主任面前:“主任,您看看这个。”

    “这是我初步梳理的,我们认为目前工业体系中最致命、但容易被忽视的几个系统性短板。”

    “这些问题不解决,今天的成功案例,明天可能会在别的领域以更严重的形式重演。等到那时再救火,代价会更大。”

    周主任停下脚步,目光扫过笔记本上那些条理清晰的要点:精密机床、数控系统、集成电路、材料研发体系……

    每一个词都像重锤敲在他心上。他是技术出身,深知这些领域的落后和重要性。赵四的构想虽然大胆,但其指向的问题却是真实存在且极其严峻的。

    他的内心剧烈挣扎。一方面,理智和经验告诉他,赵四的想法极具前瞻性,如果真的能做成,对国家工业的意义将远超解决十个、百个具体难题。

    但另一方面,现实的压力和官场的规则又让他顾虑重重,这一步迈出去,可能前程尽毁。

    办公室里陷入短暂的沉默,气氛有些凝滞。

    这时,办公室门被敲响,通讯员送文件进来,打破了僵局。

    周主任趁机深吸一口气,摆摆手,对赵四说:“这样,小赵,你的想法,很大胆,也很有价值。”

    “但我需要时间仔细考虑一下。这份东西先放我这里。”

    “好的,主任。那我先出去了。”赵四知道不能急于求成,起身告辞。

    离开主任办公室,赵四没有回自己那边,而是径直去了人民医院。

    他需要透透气,也需要一点支持。

    在内科诊室找到刚忙完一阵的苏婉清。

    苏婉清看到他眼里的血丝,吓了一跳:“你怎么了?昨晚没睡好?获奖太兴奋了?”

    赵四摇摇头,和她走到走廊僻静处,简单说了李老的点拨和自己刚刚向周主任提出的那个石破天惊的构想。

    苏婉安静静听着,没有打断。

    等他说完,她微微蹙眉思索片刻,然后抬眼看他,眼神清澈而坚定:“我觉得你这个想法很好啊。”

    她顿了顿,用了一个巧妙的比喻:“就像我们医生,不能光等着病人生重病才来治。”

    “平时做好预防保健,研究新的诊疗方法,虽然一时看不到效果,甚至看起来是‘浪费’,但长远看,这才是真正对人民健康负责,能挽救更多生命,减少更多痛苦。”

    “你的‘未来实验室’,就像是给国家的工业体系做‘预防医学’和‘前沿医学研究’,对吧?”

    “预防医学…前沿医学研究…”赵四重复着这两个词,眼睛猛地亮了起来。

    苏婉清这个比喻,无比贴切,瞬间将他那个看似超前冒险的构想,赋予了一种更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的积极意义。

    “对!就是这个意思!”赵四的心情豁然开朗,连日来的疲惫和刚才在主任办公室的些许压抑一扫而空。

    他感激地看着苏婉清:“谢谢你的理解,婉清。你这个比喻太好了。”

    苏婉清微微一笑:“能帮到你就好。别给自己太大压力,事情总要一步步做。我相信周主任会认真考虑的。”

    离开医院,赵四的脚步变得轻快而坚定。无论周主任最终如何决定,他都已经明确了未来的方向。

    预防医学…他需要准备更充分的“诊断报告”和“治疗方案”,去说服、去推动。

    他回到部委大院,没有回办公室,而是转向了部里的技术图书馆。

    他需要查阅更多资料,将那份系统提供的宏观报告,转化为更详实、更符合当前国情、更具操作性的论证材料。(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穿越59,开局获得签到系统不错,请把《穿越59,开局获得签到系统》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穿越59,开局获得签到系统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