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盘古计划”的诞生

    黑色轿车将赵四送回部委大院时,天色已近黄昏。

    他推开车门,双脚踩在熟悉的土地上,心中却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刚才在那间简朴却重若千钧的办公室里发生的一切,如同烙印般刻在他的脑海里。

    他没有立刻回办公室,而是先回了宿舍,用冷水洗了把脸,试图让自己翻腾的心绪平复下来。

    首长的肯定和指示言犹在耳,他知道,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即将来临,而他,正处在风暴的中心。

    第二天一早,他像往常一样来到办公室。

    王永革和陈继业立刻围了上来,脸上写满了关切和探询。

    昨天他被匆匆叫走,又很晚才回来,他们显然察觉到了不寻常。

    “四哥,昨天没事吧?主任找你那么急?”王永革压低声音问。

    赵四努力让自己的表情看起来平静,他想起首长的叮嘱和周主任的告诫,知道在事情明朗前必须保密。

    “没什么大事,就是主任那边对一些技术细节比较关心,叫我去汇报了一下西北的情况。”

    他含糊地解释道,巧妙地转移了话题,“对了,轧钢润滑标准的修订草案,你们讨论得怎么样了?”

    王永革还想再问,陈继业拉了他一下,接口道:“基本框架出来了,有几个参数还需要核实一下,下午我们再对一遍。”

    赵四点点头:“好,抓紧时间。”

    接下来的几天,表面上看,革新办一切如常。

    赵四依旧处理着日常事务,和王永革、陈继业讨论技术问题。

    周主任变得更加神出鬼没,办公室的门时常紧闭,接听保密电话的频率明显增高,而且时间更长。

    部里偶尔会有一些平时少见的高级轿车进出,气氛隐隐透着一丝不同寻常的紧张。

    赵四知道,那场由他的“白皮书”引发的高层讨论正在激烈地进行。

    他按捺住所有的焦灼和期待,强迫自己沉下心来,利用这段时间,进一步梳理和深化他的构想,为可能到来的更大任务做准备。

    这天下午,周主任突然出现在革新办门口,脸色异常严肃,甚至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深处却闪烁着一种压抑不住的激动光芒。

    他对赵四使了个眼色,然后转身回了自己办公室。

    赵四心中一动,立刻跟了过去。

    一进办公室,周主任反手就锁上了门。

    他快步走到办公桌前,双手微微有些颤抖地拿起一份薄薄的、盖着最高级别机密印章的红头文件,递向赵四。

    “小赵……批……批下来了!”周主任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沙哑,“最高层…通过!正式立项了!”

    赵四的心脏猛地一跳,接过那份仿佛有千钧重的文件。

    只见文件的标题赫然写着——《关于启动“盘古计划”的决议》。

    他迅速浏览着内容。文件正式批准成立一个代号为“盘古”的绝密专项计划,其宗旨正如他“白皮书”所倡导的。

    “开天辟地,系统性夯实国家工业基础,突破关键共性技术瓶颈,布局前沿战略方向”。

    计划直接对最高层负责,拥有跨部门协调资源的最高优先级。

    他的目光快速扫到人员任命部分。

    计划设立技术规划组,组长由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院资深院士挂名,而副组长后面,清晰地印着他的名字——赵明!

    文件明确赋予技术规划组副组长“根据计划需要,直接协调相关部委、研究院所及重点企业技术资源”的特殊权限。

    “这……这……”即便早有心理准备,赵四也被这巨大的权限和沉甸甸的责任震撼得一时说不出话来。

    这意味着,他一个刚刚提拔不久的副处级干部,理论上拥有了可以调动国家级技术力量的“尚方宝剑”!

    周主任重重地拍着他的肩膀,眼眶竟有些发红:“好小子!真让你干成了!”

    “‘盘古计划’!这是天大的担子,也是天大的荣耀!部里全力支持你!我这把老骨头,以后就给你做好后勤保障!”

    “主任,我…”赵四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这责任太大了,我怕…”

    “怕什么!”周主任打断他,“首长们看中的就是你那份胆识和远见!”

    “挂名的组长是镇场子的,具体的技术规划和大方向,就得靠你!这是首长亲口说的!”

    他压低声音,语气无比郑重:“小赵,记住,‘盘古计划’不只是一个项目,它是一个信号,一种决心!”

    “标志着我们的工业建设,要从过去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转向‘固本培元、强筋健骨’!”

    “你提出的‘工业基础能力’概念,已经被最高层接受了!你现在要做的,就是把概念变成现实!”

    赵四紧紧攥着那份文件,所有的犹豫和不安瞬间被一种巨大的使命感和斗志所取代。

    他挺直腰板,目光锐利如刀:“请主任放心!请组织放心!赵明一定竭尽全力,不负重托!”

    “好!要的就是这个劲头!”周主任欣慰地点点头,“计划启动会议很快会召开,到时候会正式宣布。”

    “你这几天立刻着手两件事:第一,绝对保密!‘盘古计划’的存在和你的新身份,仅限于最高层和极少数核心人员知晓,对永革和继业也要暂时保密,他们会以其他形式参与工作。”

    “第二,立即开始构思‘盘古计划’的总体技术规划路线图和首批启动项目建议。要快,要准!”

    “明白!”赵四立正答道。

    离开主任办公室,赵四感觉脚下的地面都变得不同了。

    他握了握口袋里的那份文件,强迫自己脸上的表情恢复平静。

    回到大办公室,王永革凑过来小声问:“四哥,主任又找你?是不是有啥新任务了?”

    赵四笑了笑,语气如常:“嗯,是有些新的工作安排,比较复杂,主任让我先琢磨琢磨。先把咱们手头的润滑标准弄完再说。”

    王永革哦了一声,虽然觉得赵四似乎有点不一样,但也没多想。

    接下来的时间,赵四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工作状态。

    他表面上还在处理革新办的日常业务,但所有的业余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盘古计划”的宏伟蓝图构建中。

    他再次动用了系统签到。

    “叮!签到成功!恭喜宿主获得【大型科技项目总体规划与风险管理基础】知识包!【现金5元】!”

    一股关于项目架构、技术路线分解、资源调配、风险评估与应对的系统化知识涌入他的脑海,与他原有的技术知识和战略视野迅速融合,使他仿佛瞬间拥有了数十年顶尖科技项目管理者的经验。

    结合这份新获得的知识和之前的“白皮书”,他闭门谢客,开始起草《“盘古计划”总体技术规划与第一阶段实施方案纲要》。

    他首先规划了需要重点突破的几大技术群:超高精度制造技术群、先进材料技术群、核心基础件技术群、自动化与数字化技术群、微电子与信息技术群。

    然后,他为每个技术群设定了明确的阶段性目标、技术指标、牵头单位建议、资源需求估算和风险控制要点。

    他特别将“工业母机之母”,超高精度坐标镗床和螺纹磨床的攻关,列为第一阶段的重中之重,旨在从根本上解决精密加工能力匮乏的问题。

    同时,国家级的材料数据库和标准化体系建设也被提上日程,作为支撑所有技术创新的基础平台。

    他写下的每一个字,都可能在未来转化为数以亿计的资源投入和成千上万人的共同努力。

    这种手握乾坤、规划未来的感觉,让他感到巨大的压力,也激发了他无穷的斗志。

    几天后,一份结构清晰、论证严密、可操作性极强的《纲要》初稿完成了。

    赵四将其交给周主任审阅。

    周主任看完后,久久没有说话,最后长叹一声:“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这份东西,比当初的‘白皮书’又进了一大步,已经可以直接指导实施了!我立刻上报!”

    “盘古计划”的巨轮,在经历了最初的论证和决策风暴后,终于完成了起锚,即将驶向那波澜壮阔的深蓝海域。

    而赵四,这位年轻的掌舵者之一,已经为他这艘巨轮的首次航程,绘制出了精确的海图。(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穿越59,开局获得签到系统不错,请把《穿越59,开局获得签到系统》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穿越59,开局获得签到系统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