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烽火征途

    淡水城头尚未散尽的硝烟,混杂着雨水与血腥气,沉重地压在每一个幸存者的心头。东征的号角依然嘹亮,但首战告捷的喜悦,早已被惨烈的伤亡数字冲刷得所剩无几。谢文渊倚着残垣,目光扫过横陈在泥泞中的遗体,其中便有昨日还鲜活地请他抽烟的赵铁柱——这位老兵在最后清扫战场时,为掩护一个新兵,被藏匿的残敌冷枪击中后心,没能留下只言片语。李阿仔牺牲了,赵铁柱也走了,二排的骨干几乎折损过半。他攥着那方冰凉的紫石砚,指节因用力而泛白,这不是纪念品,而是刻骨铭心的债,提醒他肩头愈发沉重的性命之托。

    短暂的休整与补充后,部队继续向惠州方向推进。沿途,所见皆是战争疮痍,村庄残破,百姓流离。这使得“革命”、“救国”这些口号,在谢文渊心中不再是抽象的主义,而是具体为眼前这片焦土和那些麻木而期盼的眼神。他变得更加沉默,也更加坚韧,将悲恸与怒火内化为近乎严苛的冷静。在随后攻打惠州门户平山的战斗中,他带领重新补充、大半是新兵的二排,以一次果断的侧翼迂回,撕开了敌军的防线,自身伤亡却降至连里最低。陈继祖连长在战报中写道:“谢排长文渊,临阵愈显沉毅,已具独当一面之潜质。”

    然而,真正的考验在惠州这座坚城之下才真正开始。惠州城高池深,叛军凭险固守,攻城战斗异常残酷。教导一团作为主力,在惠州城下与敌军展开了反复拉锯。在一次强攻东门的战斗中,一营陷入了敌军密集火力编织的死亡地带,进攻受挫,伤亡惨重。

    谢文渊的二排作为预备队,在后方焦灼地等待着命令。他看着前方战友在弹雨中成片倒下,听着震耳欲聋的枪炮声和垂死者的哀嚎,心如刀绞。就在这时,传令兵冒着炮火连滚爬爬地冲到陈继祖面前:“连长!营长命令!三排攻击受阻,伤亡太大,让你们连立刻派一个排增援,不惜代价,打开缺口!”

    陈继祖眼睛赤红,猛地看向身旁几位排长,最后目光落在谢文渊身上,嘶吼道:“谢文渊!带着你的人,从右侧那片洼地给我插上去!接应三排,把东门外那个地堡给我端掉!那是钉子和眼睛!”

    “是!” 谢文渊没有任何迟疑。他知道那片洼地虽然能提供一定遮蔽,但也在敌军侧射火力覆盖之下,此去凶多吉少。但他更知道,此刻若打不开缺口,整个一营都可能被耗死在城下。

    他迅速集结二排,做了最简短的动员:“弟兄们!三排的兄弟在前面顶着,我们不能看着他们死光!任务是端掉东门外那个地堡,为全营打开生路!跟我上,活下来的,我请喝酒!倒下的,我谢文渊只要不死,定替你们照料家小!” 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最朴素的承诺与同生共死的决绝。

    他亲自率领突击组,利用地形,时而匍匐,时而短促冲刺,向目标地堡迂回。子弹如同飞蝗般在身边呼啸,不断有士兵中弹倒下。谢文渊的左腿也被一枚跳弹划开,鲜血瞬间浸透了裤管,他踉跄了一下,咬紧牙关,撕下布条死死勒住伤口,继续前进。

    接近地堡时,里面喷射出的机枪火舌几乎封锁了所有前进路线。谢文渊观察了一下,地堡射孔位置较低,正面强攻几乎不可能。

    “手榴弹!烟雾!掩护!” 他低吼道。

    几枚手榴弹在阵地前爆炸,腾起的烟尘暂时遮蔽了视线。谢文渊看准机会,对身旁一个叫王栓柱的河南籍老兵(新增角色,补充兵中的骨干)喊道:“栓柱!你带两个人从左边吸引火力!我带人从右边摸上去,炸了它!”

    “排长!太危险了!让我去!” 王栓柱急道,他家里还有老娘和幼子。

    “执行命令!” 谢文渊不容置疑,随即点名,“二班,跟我上!”

    他带着几名士兵,利用弹坑和尸体作为掩护,艰难地向地堡侧后方运动。每前进一米,都伴随着巨大的风险。一名士兵刚探出身,就被机枪子弹击中头部,当场牺牲。谢文渊目眦欲裂,却只能压下悲痛,继续寻找机会。

    终于,他们接近到距离地堡不足三十米的一个弹坑。谢文渊取出集束手榴弹(将几枚手榴弹捆扎在一起),对身旁的士兵说:“我冲出去吸引火力,你们看准机会,把这家伙扔进射孔!”

    “排长!不行!” 士兵们死死拉住他。

    就在这时,左侧吸引火力的王栓柱那边,突然传来了更加激烈的枪声和一声巨大的爆炸!原来,王栓柱见谢文渊这边久无进展,心一横,抱着集束手榴弹,高喊着“娘!儿子尽忠了!”,毅然跃出掩体,扑向了地堡!在身中数弹的同时,他用尽最后力气将冒着青烟的手榴弹塞进了地堡的射孔!

    “轰!!!” 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地堡的射击戛然而止,腾起一股浓烟。

    “栓柱!!!” 谢文渊和士兵们发出痛彻心扉的怒吼。

    “为栓柱报仇!冲啊!” 谢文渊血灌瞳仁,拖着伤腿,率先跃出弹坑,带着满腔悲愤,冲向已然沉寂的地堡残骸。缺口,终于被英雄的鲜血强行打开了。

    后续部队顺着这个用生命换来的缺口,蜂拥而入,东门防线开始动摇。战斗结束后,谢文渊在王栓柱牺牲的地方,只找到他那顶被炸烂的军帽和半块染血的银元(他曾说是留给儿子的)。谢文渊默默地将银元和军帽收起,贴身放好。王栓柱,赵铁柱,李阿仔……一个个名字,如同烙印,刻在他的心头。东征之路,每一步都浸透了战友的鲜血。他望着眼前依旧巍峨却已露出败象的惠州城,目光中除了仇恨与坚定,更多了一份深沉的、源自巨大牺牲的责任感。他知道,自己背负的,早已不只是个人的家仇,更是无数逝去战友未竟的理想与期望。这把名为“革命”的利刃,在血与火的征途上,正被锻造得愈发锋利,也愈发沉重。(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荆州,荆州!不错,请把《荆州,荆州!》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荆州,荆州!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