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湖口辣椒豆豉

    看着二妈手脚麻利的煎豆粑,柳桥忍不住想,湖口有很多特产,手工技能,民俗风物等到妈妈这代人老了,走了,可能会跟着消失。

    因为没有被很好的传承下来。

    细妈热情的端了两杯庐山云雾茶让柳桥喝,她接过茶,刚喝了一口,一张刚出锅的豆粑被递到了她面前:“尝尝,好多年没吃了吧。”

    面前是一张笑容灿烂的脸。

    她小心撕下一块扔进嘴里,豆粑皮薄而韧,带着烟火气,软糯口感似粉皮,却更厚实筋道。

    这张是二妈特意煎了给她吃的,煎之前,锅底刷了一层菜籽油,吃着比别的都要香。

    “好吃!”

    “那边有辣椒豆豉,你去加一些,好吃的很。”二妈又说。

    湖口人家,十有八九的屋檐下,都有一口小瓮,里面腌着的是辣椒豆豉,这是一种当地人都喜欢拿来下粥,下饭的咸菜。

    辣椒豆豉的主料是本地的豆豉和秋后最劲辣的小尖椒。

    豆豉都是用自己种的黑豆制成,豆子须得先泡发,上甑蒸得烂熟,摊在竹匾里,蒙上一层黄蒿,任它静静地发酵,长成白衣,晾晒,变成黑色的豆豉,再混合上剁得细碎的红辣椒、粗盐,再点化些姜末、蒜蓉,用力揉搓拌匀,让每一颗豆豉都裹上艳红的辣椒酱。

    再装入陶瓮,用油纸封口,等待时光发酵,留存。

    辣椒豆豉留存得好,做一次可以吃一年。

    柳桥小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做。

    豆粑做出来后,会在两天之内切成丝,之后晒干,留存。

    只要保存得当,不让它沾水,保持干燥,又是一年的早晚餐“面条”。

    湖口许多在外打工的人,出门都会带上些干的豆粑,想家了,就煮一碗,跟吃碗面一样简单。

    那味道却非面条可比,像柳桥这种基本不做饭的人,出远门都会带些回深圳,偶尔兴致来了加些青菜,鸡蛋,肉片放进去煮煮,一解想家乡菜的馋。

    她看着满屋的蒸汽,和周围人在雾气中忙碌的身影,忽然觉得,这个她自读书后就想逃离的村子,在向她露出了温暖扎实的内里。

    ……

    南浔躺在卧推凳上,汗水早已浸透了运动服。

    时钟指向十一点,他昨晚一夜未睡,此刻本应该在家补眠,却翻来覆去睡不着。

    手机屏幕亮起,是“湖光山色”咖啡馆老板周屿的微信:“你他妈到底来不来?不来我们就先去了。”

    南浔瞥了一眼,没有回复,只是继续往杠铃上加重量。

    这很不像他。

    平时的南浔严谨自律,答应的事从不食言。

    但今天的南浔,似乎被什么陌生的情绪控制了。

    等他从健身房出来,他的微信已经被周屿的微信狂轰乱炸了一通。

    南浔电话打过去,那边的周屿嗷嗷叫:“南浔,你被夺舍了?不接电话,也不在店里,你干嘛去了?偷人啊。”

    “说正事。”南浔头上还在滴着水,心情却轻快的很。

    “快来吃饭,赵构和吴磊都在,就差你了。”

    不到十分钟,洗完澡一身干净清爽的南浔到了“浔阳宴”。

    “罚酒罚酒,别人的电话你不接就算了,老子的电话你也不接,搞的我差点办不成事!”看到南浔推门进来,坐在包厢里原本在抽烟的周屿,把剩下的半根烟掐灭在烟灰缸里就开始骂人。

    南浔今天脾气格外的好,“喝什么?今天中午的酒,我包了。”

    “看看,看看,今天吹的什么风,南浔竟然这么爽快的答应喝酒了。”

    赵构和吴磊跟着起哄:“南总难得请喝酒,肯定得茅台啊。”

    南浔几乎是想都没想就答应了,“我去拿。”

    余下的几人都整懵了。

    以至于南浔拿着两瓶未拆开的茅台进来时,包厢里还安安静静的。

    “怎么了,都不说话。”

    “你问我们怎么了?”周屿惊讶不已道,“我们还想问你怎么了,这么大方,茅台说请就请!”

    南浔笑了,“我高兴,不行吗?”

    就算是周屿不主动提,他原本也打算今晚请他喝酒的,谁让他在他的咖啡厅遇到了柳桥。

    具体情况当然不必跟对方说。

    其次,他自己也想要喝点酒来麻痹一下思绪,否则,柳桥的身影会占据他的脑海,让他一刻都无法安定下来。

    南浔从来是个情绪不外露的人,难得见他这么直白的表达情感,兄弟团成员又是一愣:

    “兄弟,行啊你,有什么好消息,这么高兴?”

    “我去,不是。”周屿是兄弟几个中年龄最小的,性子也最跳脱的,“你别告诉我,万年单身狗你老树开花了啊,笑的这么骚。”

    南浔抬手,一巴掌拍在他的脑后,“话这么多,酒不喝我拿去还给我爸!”

    周屿和赵构两人一人一瓶,迅速把两瓶茅台抱在怀里,护的紧紧的,“喝喝喝,这酒给我们了就是我们的。”

    两瓶茅台,成功让想八卦的几人闭了嘴。

    “你们上午的事情办的怎么样了?”南浔拿起茶壶,给自己倒了杯茶。

    “你还说!”周屿想到上午的事就觉得气,“那个姓刘的,我听他的意思是还要我们请他上面的人吃饭。”

    赵构在旁边补充,“他的意思是,他还是更相信你,下次吃饭,最好你也亲自到场。”

    南浔点头,“他们那个项目挺好,你们约好了提前跟我说。”

    “行啊。”见南浔答应帮忙出面,周屿松了口气,“哥,我爸说这个项目我要做,一定要看你的意思,你可得好好带我,要不然,我爸不给我钱,我根本做不了。”

    他们几个从小玩的好,家里自然是相熟的,近几年,随着南浔在商业上的成功,渐渐成了家长们引导孩子的风向标。(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江州囍事不错,请把《江州囍事》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江州囍事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