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船三日,总算是到了入京的官渡口处,几艘官船停靠在码头,负责看守此处的闸官张角远远瞧见了魏家人,就赶忙小跑着过来相迎。
“魏少卿可算是回来了,昨儿宫里的王公公还特地派人来传话,说若是您到了,还请先去宫中复命,陛下可等着呢!”闸官虽小,但京城的河道漕运之事皆归他管,倒也算是个实差。
魏晋礼得了话,与墨书交代了几句后,就策马先行一步了。
因着那夜在魏晋礼跟前丢了脸面,沈莺这几日都懒着身子,最多也就出个舱门,透透气。
如今下了船,沈莺本该与魏晋礼再道声谢,偏生一个转身,那人就不见了。
一旁的陈大已经命人将箱笼都搬上了马车,他瞧见沈莺四下张望的模样,笑道:“沈姑娘可是在寻二公子?”
沈莺点了点头,“是。”
“二公子有公务在身,进宫去了。”陈大拉着缰绳,做了个请的手势,“等姑娘回了魏府,自然能再碰见。”
沈莺“哎”了一声,踩着矮凳,上了马车。
墨书正安排人从官船上搬运东西,余光一瞥,瞧见了沈莺离去的背影。刚才魏晋礼可是额外叮嘱了一句,让他盯着些这位沈姑娘。
“盯着她,别给魏家惹出事端来。”这是魏晋礼的原话。
墨书答应着,但也觉得稀奇。毕竟,这可是他家主子头一回对女子上心。
只不过沈姑娘这样的娇娇女,能惹出什么事端?
马车进了城门后,便一路往西行,途中正经过一处市集街巷,两旁商铺琳立,叫卖声不断,时不时更有香喷喷的肉馍的香气飘进来,让人忍不住吞口水。
沈莺一时好奇,耐不住性子,悄悄挑起了车帘,朝着外头看上了两眼。
可帘子刚刚掀起,一匹快马就从车厢旁疾驰而过,长鞭扬起,差一点儿就甩到了她脸上!
“姑娘!可伤着了?”忍冬连忙将沈莺拉了回来,紧张不已。
沈莺亦是被吓了一跳,自拍了拍胸脯,深吸了好几口气才缓过神来。
这人,怎如此莽撞!
可待到沈莺再次掀起帘子,想看看是谁时,入眼的却是那道再熟悉不过的身影了,“瑾郎……”
忍冬一听,也连忙伸出头去看,却瞧见那人背对着他们,左手搂着一个姑娘,两人正耳鬓厮磨地低头嬉笑着,连个侧脸都瞧不见。
“姑娘兴许是看错了吧?”忍冬放下了帘子,周瑾行事最为端庄,怎会青天白日里如此孟浪?只怕是她家姑娘日思夜想,一时看花了眼,她给沈莺捏了捏肩膀,说道:“咱们才刚入京,怎会这么巧,今日就遇上了呢?姑娘且等等,日后自有相见的时候。”
沈莺敛了目光,她虽没看清长相,可那身形也太像了。
“他既变了心,自然也会喜欢上旁人,没什么奇怪的。”沈莺撕扯着手中的帕子,眼底尽是失落。
待到马车从一旁缓缓经过时,那纵马之人状如无意地瞥了一眼车帘,那只搂住女子的手不自觉收紧,失了力道。
“瑾郎,疼~”平宁郡主掐了一把周瑾的胳膊,娇嗔了一句。
周瑾松了力道,手下轻揉了揉女子的细腰,笑道:“怪我,一时没了分寸。”
两人如今正柔情蜜意,平宁郡主自不会放在心上,只嬉笑了两声,就缠着周瑾要去前头再逛逛。
车轮滚滚,连拐了几道弯后,终是到了一处窄小的深巷,一棵梧桐树立在巷尾,几片枯黄的落叶坠在地上,萧瑟无声。
魏府的一处侧门正在这巷子内,陈大将马车停下,拉着铜门环敲了两下,里头走出来了一个小门房。见是陈大,与他含笑唠了两句话,等到转头瞧向沈莺时,竟是一时看呆了眼,半晌说不出一句话来。
陈大一个脑瓜子弹在了小门房的头上:“瞎看什么,还不去报信!”
小门房这才回过神来,摸着脑袋嘿嘿道:“是是是,等我先去通传一声。”
被人看上两眼,沈莺并不在意,甚至有些欣喜,想来以她的容貌,在这京城里也能排上名号了。
不一会儿,这小门房领着三房的内院管事刘嬷嬷出来了。
刘嬷嬷第一眼瞧见沈莺,已是上下细细打量了一番。面前的女子虽是净面素颜,衣饰简朴,容色却是白皙胜雪,细腰款款如弱柳扶风,一双柳叶黛眉轻挑,水灵灵的桃花眼微扬,任谁瞧了都恍然失神。
确是个美人!
比起府上那位人人夸赞的薛家表姑娘都要美上三分呢!
刘嬷嬷暗道:这模样啊,也算是能配得上四公子了。
“姑娘远道而来,定是辛苦了。夫人特意吩咐,今日暂且先歇歇,等明日养足了精神,再去拜见府中人也不迟。”刘嬷嬷一边引路,一边与沈莺寒暄了几句家常,与她打探了几句安阳沈家的境况。
沈莺未有隐瞒,她此番本就是来投奔魏家,寻个庇护。因而,她将自己的处境说得凄凉,谈及继母与幼弟,更是连连抬袖拭了拭眼角,几乎快要落下泪来。
刘嬷嬷见她如此,赶紧止住了话头,生怕惹得她伤心了,“可怜见的。姑娘别怕,既入了咱们魏府,往后的日子就好过了。”
“那就多谢嬷嬷吉言了。”沈莺破涕而笑,眼中满是感激。
魏家虽没有封爵赐匾,但几百年的世家渊源,早已让其在京城站稳了脚跟。这座府邸更是修缮了百年之久,亭台阁院、水榭廊亭,各有奇趣。
几人顺着一条游廊往里头,穿过两座假山,又绕过一处翠湖,沿着青石小路往东行了许久,才终于瞧见了一处小院。
沈莺走了一路,心下已然震惊不已,她竟不知魏府如此之大,怕是半个安阳都容得下。想必这趟入京之行,当是来对了!
刘嬷嬷从腰间拿出了一串钥匙,从中扯下了一把,递给了沈莺:“三夫人早早就让人收拾好了院子,这地方虽幽静些,但好在离咱们三房近些,往西边绕上两道,就到了。”
沈莺接下了钥匙,抬头看了眼门匾,写着三个字:芙蕖院。
进门看了看,这院子右侧有一株栾树,黄色的栾花开得正盛,花叶飘零,满园幽静,别有一番意境。
“劳烦刘嬷嬷帮我向三夫人带个话,沈莺初来乍到,能得夫人照拂已是不胜感激。这处小院,我很喜欢。”沈莺说得情真意切,倒是教刘嬷嬷一时有些心虚起来。
沈莺朝着忍冬看了一眼,忍冬会了意,上前从袖中拿出了二两银子递到了刘嬷嬷的手上,“嬷嬷今日辛苦了。”
刘嬷嬷呵呵一笑,掂了掂手,就揣进了兜里,“好勒,那就请姑娘先歇着。明儿我再来请你去。”
等到人走了,沈莺才与忍冬细细查看起院子来。院子不大,一进两间房,左侧另起了一间耳房是供下人休息的。前头有个小院,后头有一汪小池塘,池中养了许多莲花,只是秋日莲叶枯黄,显得寂寥了许多。
这么多莲花,难怪叫做芙蕖院呢。沈莺想着。
如今,总算是有了落脚地。虽是全然陌生的地方,但好在有重新开始的机会。
沈莺望着那一池秋水,脑中突然又想起了魏晋礼那句“这京城容不下蠢人”,不由嘀咕了一声:“我才不蠢。”
气到心头,她捡起一颗小石子,扔进了池中,水面激荡,泛起了层层涟漪。(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