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官场地震

    十一月二十四号,周五傍晚六点。

    因为酿酒厂王长海等领导班子的贪腐问题,兴宁市委紧急召开了一场常委会。

    这场会,导致张政平父女和江家父子约好的晚饭也黄了,不过这都是小事。

    真正的大事是,朝阳山酿酒厂厂长王长海、副厂长李强等八名班子成员,在常委会之前,陆续在各自家中被市纪委宣布“双规”。

    常委会上,孙国强对此事做出了通知,并就纪委是否发布“敦促国营厂党员干部主动交代问题”的通知文件进行了商议。

    此决议顺利通过,市委书记和其他核心领导办公室的灯,也都亮到了后半夜。

    兴宁市官场和国企圈子的震动,则比当晚的风雪来得更猛烈。

    在王长海等人被双规后,市公安局副局长杨卫东亲自带队,领着数个经侦干警,连夜进驻了督察组设在酿酒厂的临时办公室。

    这套组合拳,快、准、狠,不留一丝余地。

    第二天周六一大早,王长海等厂领导被双规,公安入驻酿酒厂的消息,经过一夜的发酵得以引爆。

    这天,兴宁市的雪停了,阳光普照!

    太阳很大,温度很高!

    但兴宁官场寒意刺骨。

    除了兴科和酿酒厂之外剩下的十三家国营厂,彻底炸开了锅。

    厂长们的大哥大从早上开始就没停过,彼此交换着打探来的消息,每个人都瑟瑟发抖。

    “啥情况啊,酿酒厂领导班子全军覆没啊?”

    “长海厂长真被双规了?不是说就是走个过场,吓唬吓唬吗?”

    “现在不止是双规的事儿了,公安局已经介入了!你懂不懂,这是要判刑的!他们八个全要判刑。”

    “我艹,这是要来真的啊?”

    “朱市长呢?没说句话求求情?我听说长海他们一直在家等着,心存侥幸所以才被规起来的。”

    “求情?这是市委常委会的集体决定,他连常委都不算,他有什么资格求情?”

    “呵呵,他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你看着吧,王长海他们搞不好还得把那头猪牵扯进去!”

    “会不会牵连咱们?”

    恐慌如同瘟疫,迅速蔓延。

    王长海的下场就像一面镜子,让其他厂长清晰地看到了自己可能的未来。

    就在人心惶惶,人人自危之际,纪委在周六没休息,悄悄下发了一份文件,由机要员亲自送到了各大国营厂一把手的手中。

    文件内容言简意赅,却字字诛心。

    限期一月内,主动向组织坦白问题,上缴全部违纪所得。

    凡在期限内主动交代清楚者,组织将本着“治病救人、惩前毖后”的原则,综合考虑情节,以党纪、政纪处分为主,酌情从宽处理。

    逾期不报,或交代问题不彻底、隐瞒事实、抱有侥幸心理者,一经查实,或经由群众举报查实,将从严、从重、从快处理。

    这纸文件,就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坦白从宽,牢底坐穿;抗拒从严,回家过年。”

    这句流传于坊间的顺口溜,此刻在每个厂长的心里反复回响。

    坦白?谁敢保证自己坦白了就能从宽?

    自己屁股底下有多少屎,自己最清楚。有些事不上称没四两重,上了称千斤都打不住。

    不坦白?王长海就是前车之鉴。

    督察组那帮人要是入驻自己厂子里,职工们有学有样,排队写举报信,他们能有好吗?

    万一自己扛着,结果被下属和职工举报了,那可就是罪加一等。

    而且王长海现在已经进去了,他为了将功折罪,会不会把其他厂的烂事也说出来?

    一时间,整个兴宁市的国营厂厂长们都陷入了巨大的焦虑和恐慌之中。

    他们不再是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土皇帝,而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团团乱转。

    坦白和抗拒两个选择似乎都是死路一条。

    唯一的出路,似乎只剩下最后一条——搬救兵。

    于是,兴宁市的官场,迎来了一个比任何工作日都更加繁忙的周末……

    市委书记孙国强的办公室里,手机和座机铃声从早上八点半开始,就没停过。

    第一个电话打到手机的,是他爱人打来的。

    “国强,我二舅家的那个外甥,就在罐头厂当厂长,你还有印象吧?”

    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几分小心翼翼。

    孙国强按了按太阳穴:“不记得,怎么了?”

    “他今天一早托人找到我,一个大男人带着哭腔,说厂里情况复杂,他也是没办法,犯了点小错误。国强,你看……能不能让下面的人查的时候悠着点?不要太锱铢必较了。”

    “再遇到求情的你不要理会。”

    孙国强声音沉了下来,“这事是市委常委会的集体决定,谁也干预不了。你告诉你们家亲戚,屁股底下干净,就什么都不用怕。要是不干净,就老老实实去跟组织交代清楚,找谁都没用!”

    说完,他“啪”地一声挂了电话,胸口一阵烦闷。

    他知道妻子是抹不开面子才打的电话,但他自己何尝不也是被驾到这了……

    手机的电话刚挂,桌上的红色座机又尖锐地响了起来。

    孙国强眉头微皱,不是很想接,但他知道,能打进他座机的都不是一般人。

    犹豫了下,还是接起来。

    “喂,孙书记吗?我是海湾市的周海啊。”

    周海,海湾市主管工业的副市长。

    孙国强立刻换上恭敬的口吻:“是周市长啊,您好,有什么指示?”

    “国强书记,冒昧打扰了。”

    周海的语气很客气,但话里有话:“我听说你们兴宁市的国企改革,动静不小啊。又是督察组,又是纪委双规、公安立案的?”

    “让领导见笑了,没办法啊,我们兴宁市作为国企改革的试点城市,遇到了一些问题,不得不下猛药刮骨疗毒!”

    “我理解,改革嘛,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杂音。”

    周海话锋一转:“但是国强书记,方式方法还是很重要的。现在全国都在讲发展经济,你们兴宁这么一搞,相当于把所有国营厂的负责人都当成贼来防,人人自危,这会不会影响到正常的生产经营?会不会打击到干部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啊?”

    这已经不是私人求情了,而是来自上级领导的、带着政治压力的关心。

    那些厂长们已经把状告到了海湾市里!

    孙国强严肃道:“周市长,您说的这些情况,我们会高度重视。但这个王长海,在厂里搞得天怒人怨,工人几个月发不出工资,他自己却在外面花天酒地,包养了三个小姐做情人,还伙同亲戚和其他厂领导窃取国有资产。”

    “全厂357名员工,写了86封举报信啊,证据确凿,我们也是没办法,你说不抓他能行吗?”

    “这样啊?唉,那确实应该好好治一治。”

    周海先是表示赞同,随后感慨道:“国强书记,我也不是给谁说情,主要是…你们兴宁的试点改革这么搞,我们海湾市后续该怎么办?你想过没有?”

    兴宁国企改革试点,如果之后效果好,作为上级的海湾市,自然也要有模有样地学过去的……

    是海湾市的那些国营厂领导看到前车之鉴,给周海施加压力了?或者是周海屁股也不干净?

    孙国强抿了抿嘴,没有吭声。

    周海继续道:“所以呀,国强书记,我不是给那个什么王长海求情,我认识他谁啊?我纯粹是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提醒你。”

    “改革要稳妥推进,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着胯。现在的大环境是鼓励放开,搞活经济。很多事,咱们都心知肚明,宜粗不宜细!”

    “我明白。”

    孙国强叹了口气,又重复道:“领导,我明白,您放心,我一定会掌握分寸的。”

    片刻后,挂断了周海的电话,又来了一个省里面的正厅长,这是孙国强的老领导了……

    孙国强接起电话时压力巨大,对方要是求情,他真不好拒绝。

    幸好,对方倒没说什么硬话,只是过问了一下,调侃几句,最后还罕见地表示了支持:“就要这么办,国强你让我刮目相看!”这倒让孙国强心下舒服了不少。

    但紧接着其他电话,就不那么好了。什么同事领导,家人,孙国强接的有些麻木,但归根结底要么是求情来的,要么是施压来的……

    “国强啊,要注意团结大多数同志嘛。”

    “孙书记,改革不能一刀切,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搞运动式反腐!”

    “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成果来之不易,你们这么做,会不会被有心人认为是开历史的倒车?这种政治风险,老孙你可要想清楚啊!”

    人情,关系,利益,政治……这些东西盘根错节,像一张无边无际的蜘蛛网。

    他每挥出一剑,都会引来整个蛛网的震颤和反噬。

    孙国强心情烦躁,去卫生间撒了泡尿,回来又洗了把脸让自己精神精神。

    冷水扑面,他忽然想起了始作俑者……也就是提议国企改革、并建议成立督察组的那个男人!

    “江振邦这个小王八羔子!把雷点着了,自己拍拍屁股回兴科公司当他的董事长,督察组的工作压根不去管!我还得叫大鹏顶着!”

    孙国强气不打一处来,有心把江振邦叫过来骂一顿,想想还是算了。

    甭管如何,人家只是提建议,最后拍板的是他和刘学义,以及兴宁市委班子集体领导。(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重生官场之权力巅峰不错,请把《重生官场之权力巅峰》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重生官场之权力巅峰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