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第一位自首者

    刘学义的办公室里,气氛同样凝重。

    整个上午,他接的电话数量,丝毫不比孙国强少。

    “叮铃铃~”

    眼下又来一个!

    刘学义正在和夏朗讨论某项工作,桌上的红色电话就响了起来。

    夏朗也习以为常了,看着刘学义眉头紧皱着接起电话。

    “喂,你好。”

    “学义市长啊,我,老黄,黄德发。”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爽朗的笑声,是邻县的县长,两人以前在省委党校一起学习过。

    “哦,黄哥,稀客啊,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了?”刘学义脸上露出一丝笑意,身体却往后靠在了椅背上,做好了接招的准备。

    “嗨,我这不是听说了嘛,你们兴宁最近动静不小啊。又是搞督察组,又是抓人的,把我们这边的几个老板都给吓着了,生怕你们的风刮到这边来。”

    黄德发的语气像是开玩笑,但话里的意思却很明白。

    刘学义道:“黄哥你言重了,我们这是响应中枢号召,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解决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主要是那个酿酒厂,问题太突出,民愤太大,不得不处理。”

    “我懂,我懂。不过啊,我有个小兄弟在你们那儿的肉联厂,你可得手下留情,别一笔把他给勾了啊。”

    刘学义只能哭笑不得地应付:“行,我知道…但你还是给他做做思想工作,让他去纪委交代清楚吧,放心,坦白从宽,他要是什么都不说,等督察组到了厂子,他却像王长海一样,被几十上百位员工举报了,那时我可也爱莫能助了。”

    三分钟后,应付完这头,没等刘学义喘口气,刚挂下电话,又响了。

    这次是省经贸委的一位副主任。

    “学义同志,我是吴国栋。”对方的语气就没那么客气了,开门见山。

    “关于你们市国企改革的试点工作,省里听到一些不同的声音。有同志反映,你们兴宁的做法有些激进,在搞运动式反腐,不利于干部队伍的稳定和经济发展。你们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能因为个别案例,就否定整个干部队伍。”

    刘学义耐着性子解释:“吴主任,您放心,我们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绝不会扩大化,目标只是那些严重违法乱纪、侵吞国有资产的蛀虫。”

    “嗯,你们自己把握好。总之,要稳妥,要慎重,这不是我个人意见。”

    “明白。”

    不明说谁意见,刘学义就当是他自己的意见了。

    而最让刘学义头疼的,是下一个电话,省计委一个副主任打来的,这位领导和他关系匪浅。电话里,对方的语气语重心长,充满了关爱。

    “学义,你们兴宁搞的这个国企清查思路是对的,国企改革的前提就是得清查。但要把握好度。”

    “现在是什么时期?是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我们计委这边,天天都在研究怎么给企业松绑,怎么激发市场活力。你们倒好,反其道而行之,派工作组,搞人人过关。这不又回到了过去的老路子上了吗?”

    “领导,我们不是搞运动,是发现有些企业的问题确实太严重了,已经到了不治不行的地步。”

    “我知道,我知道你们有难处。但你要明白,水至清则无鱼。可国营厂什么情况,大家都是心照不宣的。你把厂长都得罪光了,以后工作谁给你干?谁去经营企业呢?你一个人能管得过来那么多家厂子吗?”

    “而且,我跟你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你还年轻,未来的路还长。现在这么搞,是能出成绩,也能博个清名。但你把人都得罪了,以后等你到了更高的位置上,今天你得罪的这些人,背后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他们会不会给你下绊子?”

    “学义啊,为政之道,在于平衡,在于团结大多数。有时候,眼睛里要能揉得进沙子。”

    刘学义嘴上连连称是,心里却是一阵苦笑,不是来求情的,但这种诚恳真挚的教诲更容易让他打退堂。

    挂断电话后,刘学义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心情显然不太美丽。

    “让秘书接吧。”

    夏朗还没走,见状劝道:“我都让秘书接的,手机也是他拿着呢。”

    刘学义哑然失笑:“你这招好…嗯,行,我就不接电话了。”

    言罢,他出去招来联络员,交代了一下,前往楼上的书记办公室躲一躲清净。

    孙国强的办公室门开着,刘学义敲了两下门就直接走了进去。

    办公室里烟雾弥漫,呛得他忍不住咳嗽了两声。孙国强正坐在沙发上,双目微闭,一脸疲惫。

    “你这儿也响了一天吧?”

    刘学义拉开他对面的椅子坐下,自己动手倒了杯水。

    孙国强睁开眼,点了点头,声音沙哑:“跟赶集一样,都冒出来了。”

    刘学义:“我这边也差不多。朋友、家人、下属、同事、领导、战友、同学…这些人,神通广大啊!”

    “讲讲都有谁吧,抛去个人感情关系,挑级别最大的讲。”

    “…有一个是副部,快退休了,不是亲自打的电话。”

    “那一样,是谭主任吗?”

    “不是,是李主席……还有两个副厅。”

    “我这有一个正厅。”

    两个人挨个对账,心情越发沉重,刘学义换了个话题,问孙国强有没有支持对国企开始督查的,孙国强面色稍缓:“少,但还是有的。”

    刘学义笑道:“这是好事,陈平市长也给我打电话表示支持了。”

    孙国强略有些欣慰。

    “咚咚。”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又被敲响了。

    “请进。”

    孙国强正在看一份文件,抬头看到是朱玉成,略感意外,但还是指了指对面的沙发:“玉成同志,坐。”

    “书记市长都在啊,正好。”

    朱玉成有些意外,没坐下,一脸愧疚和沉痛地站在桌前:“两位领导,我是来向组织坦白错误,做检讨的。”

    孙国强和刘学义对视一眼,前者明知故问:“哦?什么事儿啊?”

    “就是酿酒厂那个王长海,”

    朱玉成自责地叹气:“过去几年,逢年过节,他总会送点礼物什么的,盛情难却,我就…就收下了。书记,市长,我错了,我没有守住底线,辜负了组织的信任,我愿意接受组织的一切处分!”

    刘学义没表态。

    孙国强静静地听着,脸上也没什么表情。等朱玉成说完,他才缓缓地笑道:“玉成同志,不要紧张嘛。坐下说,坐下说。”

    见朱玉成还是站着,孙国强亲自起身,把他按到沙发上,又给他倒了杯水。

    “多大点事儿,不至于。”

    孙国强坐回自己的位置,语气温和,“逢年过节,人家登门拜访,表示一下心意,这也是人之常情。只要不是价值巨大的贵重物品,没有利用职权为他谋取不正当利益,那就够不上违纪。我们党组织,不搞上纲上线那一套。”

    朱玉成没想到孙国强这个态度,愣愣地点头。

    孙国强继续说道:“我们这次处理王长海,不是因为他送了礼。而是因为他把国营厂当成了自己的私人金库,伙同他人,用阴阳合同的手段,把厂里最好的特酿以成本价卖给亲戚开的公司,转手就加价几倍卖到外省。”

    “几年下来,侵吞的国有资产高达数百万!全厂工人没发工资,他自己却在外面买豪车,住别墅。”

    孙国强说到这里,脸色沉了下来:“民怨沸腾,证据确凿啊!这种蛀虫,我们能不办吗?我们再不出手,群众不答应,党纪国法也不答应。”

    朱玉成连连点头:“这种人就该严惩,书记您说得对,我过去也没想到他这么过分!”

    “而且,”

    孙国强语气又缓和下来,“考虑到王长海被双规后,态度比较老实诚恳。组织上本着治病救人的原则,也会酌情考虑。毕竟,惩罚不是目的,挽救干部,教育大多数,才是我们的初衷。”

    朱玉成彻底松了口气,后背的冷汗已经浸湿了衬衫。

    他明白了,孙国强这是在给他吃定心丸,不会查到他身上的。

    “谢谢书记,谢谢书记的教诲。”

    朱玉成感激涕零。

    刘学义也宽慰道:“玉成市长,你就安心工作吧,另一边呢,你也劝劝那些厂长,尽快让他们主动向组织交代问题,纪委的通知已经写了,但凡自己主动交代认错的,绝不会深究,这是通过了常委会的承诺!”

    还真是坦白从宽啊?

    朱玉成心情一放松,他的脑子也活泛起来,叹气道:“两位领导,我倒不是抵触改革…主要是现在督察组这么一搞,下面这些厂长一个个都成了惊弓之鸟,人心惶惶。”

    “我今天上午去几个厂子转了转,哪还有人有心思抓生产、跑业务?一个个都在办公室里坐立不安,电话都快打爆了,不是互相打探消息,就是找关系托人情。”

    他看了一眼二人的脸色,继续说道:“督察组再这么一家一家的查下去,我估计,今年咱们兴宁市的工业总产值,怕是要很难看了。到时候,向上面怕是不好交代啊……”

    这倒是实情!

    孙国强开始头疼起来。

    刘学义却说:“未必,玉成市长你把兴科忘了吧?从八月到十二月底,兴科一家保守估计就能贡献四千万,咱们兴宁的工业产值肯定衰减不了,只是增多增少的问题。”

    是啊,差点把他忘了!

    江振邦既是点火人,也是兴宁国企改革的最大底气!

    孙国强的脸色瞬间由阴转晴:“对,兴科新搞得那个卫星锅不错,卖的很好啊,我家都装了一个。”

    朱玉成也恍然地一拍脑门:“我还真把他给忘了,明天我去兴科看看,估计他那应该没什么问题。”

    “咚咚~”

    门声响起,张政平走了进来,风尘仆仆的,显然要与两大巨头谈事。

    朱玉成找了个借口,知趣的告辞。

    待他走后,张政平叹了口气:“我刚从海湾政法委那边回来,吴书记也问起我们兴宁的事了…他说有个省领导对酿酒厂领导班子一案也有关注。”

    “具体怎么说?”孙国强皱眉问道。

    “倒没说什么重话,就是提醒我们,办案要讲证据,要合法合规,不要搞扩大化,要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

    张政平说着,也给自己倒了杯水:“可我听他那意思,还是觉得我们这次的动静太大了。”

    他话音刚落,门口又出现了几个人影。

    纪委书记徐震,常务副市长夏朗,组织部长于峰……多个常委竟然不约而同地提前来到了孙国强的办公室。

    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相似的表情——疲惫、无奈,还有一丝终于找到组织了的释然。

    “书记,我这电话都快被打爆了!”

    “我这边也是,省组织部的一个老领导都打电话来问了,问我是不是要搞干部队伍的大清洗。”组织部长于峰也跟着抱怨。

    一时间,小小的市委书记办公室,变成了常委们的诉苦大会。每个人都报出了一两个让他们感到棘手的人物,每个人都承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

    孙国强和刘学义对视一眼,原本心里的那点憋闷,在看到大家都一样倒霉之后,反而诡异地消散了不少。

    原来,被架在火上烤的,不止他们两个。

    孙国强站起身,环视了一圈愁眉苦脸的同僚们,拿起桌上的烟,给每个人散了一圈。

    他自己也点上一根,深吸一口,然后缓缓吐出,像是安慰大家,也是在安慰自己。

    “开弓没有回头箭,坚持坚持吧。”

    徐震迟疑:“我这有个好消息…不知道能不能算好消息。”

    “什么情况?别卖关子!”

    “肉联厂的梁旭,在刚才主动来我们纪委交代问题了,我们今早下了通知后,他是第一个来的!”

    ……

    “叮铃铃~”

    从书记那出来,朱玉成便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没多久,座机响起,他一接通,便听到电话那头一个厂长小心翼翼的打听着。

    “朱市长,情况怎么样?您可得帮帮我们啊!!”

    “没什么大事儿,你捡点小毛病说说就能过关,我已经跟市长和书记聊过了。培养一个干部不容易,嗯,你放心吧。”

    “但千万不要等到督察组到你们厂,你再后悔,那时天王老子也帮不了你…行了,市委这次对国企改革的决心很大,挡不了的!”

    朱玉成忍着不耐烦安抚了几句,待对方平复下来,才挂掉电话。

    王长海这个蠢货!

    事情办得这么糙,留下一屁股的烂账,现在自己搭进去了不说,还搞得满城风雨!

    朱玉成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脸色阴沉得能拧出水来。

    书记和市长的态度他已经摸清楚了,王长海的事,不太可能把他牵扯进去。

    但这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却彻底打乱了他之前的一些部署。

    联络员敲门进来,低声汇报:“老板,刚才梁旭厂长去了纪委……谈了很久才出来,脸色很忐忑。”

    “好,我知道了。”

    朱玉成摆了摆手,示意他出去。

    忐忑,他何尝不忐忑呢?

    朱玉成走到窗边,望着楼下车水马龙的街道,心里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憋闷,甚至有一些慌张。

    从国企改革领导小组成立开始,朱玉成就感觉有点不对,因为他作为主管工业的副市长,居然没有进去担任个副组长,这显然是刘学义对他的不满!

    但不满就不满吧,朱玉成仔细想想也无所谓,甚至还有些窃喜,觉得国企改革是个麻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但万万没想到,江振邦那小子很快就把罗志余他们踹走了,现在成立这个督察组,又让他元气大伤……

    朱玉成感觉自己精心布置的一张网,被江振邦不由分说地撕开了一个大口子。

    以至于眼下,他除了看着那些平日里称兄道弟的厂长们一个个跑去纪委自首,竟毫无办法。

    因为这把火,烧的是国有资产流失,是贪污腐败。

    谁敢在这种时候伸手去捞人,那就是引火烧身。

    他不因此被牵扯到里面去,已经是烧高香了。

    不过朱玉成也有办法;扩大化!

    你孙国强和刘学义不是要让这群国营厂领导主动交代嘛?

    行啊,我劝他们去交代,有一个算一个,我全劝他们去交代。

    最后十几家国营厂的领导,都交代了些小毛病,然后呢?你们能怎么办?

    了不起就是集体给一个处分,那么多人不可能撤下去的,最后改革工作还是需要这些国营厂的领导干部来做。

    但这批人身上都背了处分,那得多大的怨气啊?

    肯定比鬼重,呵呵!

    国企改革工作想推进?那是做梦!

    反过来,你如果不处分他们,或者只处分一部分,市委执法不公,威严扫地,也完蛋!

    两头堵啊这是!

    朱玉成想想那个场面就觉着有意思,心情都好转了不少,对着市长办公室的方向,暗暗啐了一口:

    “俩主官脑子有泡了,非得捅我屁股,我他妈不拉一地恶心死你们,都算我老朱今早吃的少!”(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重生官场之权力巅峰不错,请把《重生官场之权力巅峰》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重生官场之权力巅峰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