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无故失踪

    她不再是那个异乡的旅客,不再是那个找不到家了的孩子。

    她在这个陌生的异界找到了一个新的灵魂的居所……而她也终于在这里找到了她的安身之地。

    倘若她能就这样待在师父身边,就这样待在这个每日吵吵闹闹,却又满是朝气的春生门里。

    那她觉得,这样的生活,倒也不错。

    至少,她还是很愿意跟着师兄师姐们在师叔师伯们的门前,将自己种成一排排的蘑菇;也是很愿意看到那个高高瘦瘦的太子不时上山,在拜访师伯他们时,顺手给他们这些小一辈的弟子们带些京中时兴着的小玩意的。

    ——除了一点。

    她不太喜欢太子的那个儿子。

    她觉着,相较于他的父亲姬崇德而言,姬朝陵眼中的野心盛得实在是太过厉害。

    是那种勃勃的、肯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的极致的野心,那野心的背后,甚至还藏匿着一线暂时还未显现出的冷酷无情。

    ——这样的人,未必做不好一个帝王。

    但他定然不会是一个很好的朋友。

    女人当日在心下对着当年那尚还年轻着的新帝做下了如此的判断,一面暗暗打定了主意,以后定要离这动不动就臭起一张脸来的小子远上一些。

    左右,只要他来日别变成个阴晴不定还刚愎自用的暴君,那任他想干些什么,大约也都与他们这群平头百姓们无关。

    是以,她大可以不去管他、不去理他,他们春生门也只需要维持住跟太子姬崇德之间的关系就好。

    她这样想着,转头便去享受起了她的新世界。

    她知道,与小说里那些动辄毁天灭地,不是一统了天下、便是周旋在无数佳人才子之间,好不风流快活的穿越者“前辈”们相比,她如今的日子简直平淡得堪称“乏味”。

    但她偏生爱极了这样平平淡淡却又足够真实的幸福,爱极了这种触手可及的轻松与温暖。

    曾经她真的满以为,她的日子会一直这样平淡而又开心的过下去的,孰料这等令她隔世都难以忘怀的日子,竟只持续了不到十年。

    十年,是个什么样的概念呢?

    一个人从小学到念完高中需要十二载寒窗,而她的幸福居然连这点时间都填不完全。

    ……那灾厄起初起源于永靖三十二年,一场并非意外的“意外”。

    彼时她的躯壳已重新长到了十六,正在山门外四处闲逛式的到处游历,今儿去伏虎山庄揪一揪罗师弟种的花,明儿去还梦谷薅一薅林姑姑种的草。

    后天再跑到澜生楼望一望江上的好风光,偶尔路见不平,她还会拔剑去平掉那横亘在她眼前的“不平事”。

    但在那一日,她忽然便收到了山门里传递出来的信件。

    她的师父告诉她,他们五大派内,近来突然出现了大量无故失踪的门中弟子,于是传信告诉他们这些尚在外游历的小徒弟们,命他们在收到信后,即刻便要动身赶回山门。

    ——习武之人要修习内功,又有许多人好仗着自己的身手胡乱逞能。

    是以,各门各派一年到头,也总会有那么一个两个或因行岔了气而走火入魔、或因在外与人争强斗狠而丧命失踪了的弟子。

    但像今日她收到的这信中所说的那般,大批量的弟子集中在某个时间段内集体失踪,此事定然不会寻常——她收了那信想了想,扭头便辞别了与她同行的友人,马不停蹄地赶回门中。

    ——回到春生门后,她才发现那事态竟似比她想得还要严重一些。

    那个在她刚入门时,便给她留有很深印象的彩衣师姐,于两个月前下山游历,为沿途村镇里的乡亲们义诊,而后便在回来的路上陡然失去了音信。

    一个半月前,她的师父——也就是她那位被她打秃了半棵老树的师叔——她放心不下她,由是安排好了门中的一切,便也跟着匆匆忙忙地下了山。

    开头的半个月,师父他们还能不时收到师叔从外头送回来的信,但打一个月前的某一天,他们忽的就再收不到了有关她的半点消息。

    也就是从那一日起,门中突然出现了大量无故失踪的弟子,师父他们慌了神,连忙给余下的四派送了求救的信,顺带又紧急将他们这些还在外游历着的弟子们召回来了。

    ——此事不问尚不知道,一问他们方才发现,原来他们那边的情况,竟也没比春生门里好到哪去。

    尤其是先前人口最为繁盛的砺砚斋,他们在觉察到异常、细细统计过一番之后,居然发现他们门下弟子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少了足近两成!

    ——究竟是谁捉了他们的弟子,江湖内又几时出现了能做到此等地步的可怕势力!

    意识到这情态严峻非常的各家掌门惶恐不已,忙不迭纷纷上书递信,试图同附近州府的衙门——乃至于是朝廷求救。

    毕竟,他们这五大派早在十年前便已归顺了朝廷,如今他们各派中的弟子无故遭此横祸,朝廷于情于理,也都该伸手拉他们一把罢?

    在这样忐忑不安的心绪之下,求助的信件一封接一封地飞出了山门,朝廷确实收了信,也确实是为了此事,“特意”派出了那么三两个的“专员”。

    但这些被人派出了京城的大臣们却并没干出多少实事,他们只是按例上门转了一圈,又到那些弟子们失踪的地方,说不清是认真还是敷衍地找了找。

    他们确实是抓到了人——可抓到的那些,不过是些曾经言语冒犯过某位师姐的流氓地痞,或是盘踞在某个山窝窝内,想过要为非作歹,却已被师兄师叔们轮番敲打了不止三回两回的、不入流的笨蛋山匪。

    除此之外,他们就再找不见别的什么东西了。

    “抱歉了,晏门主,但下官实在是无能为力。”那大臣这样与师伯道着歉,而后便带着那些被他抓到的山匪混混们回京复了命,“说不定……说不定贵派的那几个弟子……他们已经死了,死得透透的了,所以才这样难寻。”

    她记得那日师伯的双眼从一片灰白慢慢变成了血红,他们不信师叔他们就这样彻底消失在了天地间,更不信他们那样机灵,又有那样好的一身武艺,能这般消失得连半点影子都没有。

    ——他们哪怕是能给他们留下片衣角,留下点可供他们追寻的痕迹呢?

    更何况……这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啊!

    “不,不行,我不信他们就这么找不见了……更不信他们就这么死了!”

    “我要给殿下写信……我要求太子殿下来帮帮我们!”平素一向笑眯眯的,老好人一样喜欢给他们这些小孩分糖吃的师伯头一次的发了疯,他不管不顾地摸出信纸,提笔时那五根指头都颤巍巍地起了哆嗦。

    女人原以为那信件会和他们从前求助于附近州府的信件一样的石沉大海,不想那鸽子才飞出去了不到一月,那位高高瘦瘦又通身贵气的中年人就带着那一身的风尘,匆匆出现在了山门外头。

    ——与他同行的还有几个他的心腹幕僚,年龄大的约莫三四十岁,年龄小的也就是二十岁出头,离着而立还差好一大截的年纪。

    这次那个让她看了就心生不喜的小皇孙不在,队伍里最年轻的那个愣头小子姓崔,叫“谨时”还是“景时”的她也记不大清楚,据说是出身于京城里颇排得上名号的世家望族,今年刚中了举人,等到春天还要回趟京城,去参加明年的会试。

    姬崇德的出现,无疑令他们狠狠振奋了把精神。

    之前已快沉寂成了一潭死水的春生门又一次“活”了起来,每个人都忙碌着、搜寻着,试图在他们那已失踪了的家人们曾经去到过的地方,寻找到哪怕是那么一星半点的蛛丝马迹。

    但越是寻找,那结果便越令他们感到绝望。

    ——这回他们确乎是能找到些那些人曾留下的、零散的痕迹了,但每当他们想顺着自己已经得到的东西再继续向纵深处挖掘的时候,便总是会有一种神秘而难言的力量,在最为恰切的时间、以最为合适的力道,精准地斩断他们所获得的全部线索。

    那感觉就像是被人监视了——抑或说是被鬼魅缠身。

    总之他们无人能挣脱出那种冥冥之中的无情束缚,直至有人提议,让他们所有人都集合起来,再按照个合适的法子分开编成几个小队,把力量分散开,不要都聚在一处,免得又出了什么意外。

    他们觉着这提议很是合理,由是分开来,各自寻了个不同的方向分别努力。

    这一次那事态总算是有了些新进展了,太子殿下也似乎是从这一次又一次的搜寻中总结到了某些颇为关键的信息,在某一日与师父他们匆忙告了个别,转身便马不停蹄地回了京城。

    ——那个姓崔的小子为了帮着他们、帮着太子查清那些失踪之人的下落,甚至都放弃了那年的春闱。

    而当他们历尽千辛万苦,总算在无数纷扰杂乱的线索里找见了最为关键的两个要点,预备将这喜讯送回京城、传给太子殿下的时候。

    比那消息更先传回来的,是姬崇德的死讯。(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我寄匡庐雪满头不错,请把《我寄匡庐雪满头》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我寄匡庐雪满头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