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天命何为

    不……与其说是“天命”,倒不如说那是一种可能——一种极有可能出现的,关乎于未来、又关乎于一个她从未见过的,新时代的可能。

    ……是的。

    新时代。

    一个与她从前已知的所有时代都截然不同,乃至与她曾真切生活过的那个更为先进、又更为美好的时代都不尽相同的新时代。

    她不确定这样的时代能在这世上留存多久。

    它可能会如王莽新政那般的昙花一现;也可能会如曾经的大唐一样,成为未来人们心目中一道挥之不去的深刻印痕。

    它可能会被后世继承并继续发扬下来;也可能在短短几十上百年的盛放之后,便似烟花般消弭与时流之中。

    但无论如何,它的存在,给这个世界提供了另一种可能,另一种全新的、值得所有人去为之竭力一试的可能。

    同样的,它的存在,也给她这个自异世而来的“外乡人”,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思路。

    而这样的可能之所以会被她称之为“天命”,则是因着一切最终引发了那一场堪称“ge||命”式的“壮举”的一切根源,最终都被牵系在了一个特定的人的身上。

    ——一个天资聪颖而出身尊贵,却又注定命途坎坷的小姑娘身上。

    这样的认知起初令女人感到有无尽的错愕,但她沉下心来认真想了想,很快便明白了其中的关窍。

    ——因为,这个时代的教育还是没有被普及开来的,女人们也很少有机会能真正去读到些什么有用的书。

    对占据了一国绝大多数的、最底层也是最普通的百姓们而言,“读书”,本身就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即的“奢品”。

    穷苦人家的孩子们每日都要挣扎在那条残忍而无情的生存线上,稍富裕些的人家,又要拼尽全力地为了温饱而劳碌,以防自家一个不慎,便连口饱饭都吃不上。

    能读上书的,除了个别天赋异禀的寒门学子,余下大多是些家中不愁吃穿高门富户,至少也得是有个生意可供营生的殷实人家。

    ——更何况,能被称之为“寒门”的,那便代表他们祖上曾经也出现过些王公贵族,只是如今门庭衰落了,这才成了“落魄寒门”。

    读得好书的人甚少能有精力干活,想要供出来个秀才,指不定便要举尽一个村子、乃至临近几个小村子的力量。

    而一个州府每隔三年,拢共才能选出来那么几个举人,而等着这些举人们齐齐汇聚于京城,能被帝王留在朝上的,又只不过能剩下那么区区数十乃至十数号的人。

    是以,真正有机会能读到书且能读好书的人,在这个时代不过寥寥——于已“霸占”了官场不下千年的男人们尚且如此,又遑论那些本身就几乎不可能有机会接触到仕途的女子?

    女人们能读到的书只会更少,即便大户人家的小姐们是需得识字明理的,但世人对她们的要求,大多也是不求她们能有多才华出众,不求她们名留青史——他们只希望她们能做一个管理得好内宅、打理得了田产,端庄、持重,大度、柔婉,孝顺恭谦,带出去又足以给自己的丈夫“长脸”的贤内助。

    这就导致,那些看似是真正从底层考出去的官员们其实是没吃过多少苦,或者说,即便吃过苦,也是根本没体会过那种为了一碗都看不到多少米粒的米汤,便真能难倒一个家、饿死一个人的苦的。

    而他们中的大部分,又很快就在功成名就后不久便忘了自己从前经受过的苦难,会变成不食人间烟火、高高在上的“官老爷”。

    那些夫人小姐们实际上的处境也会变得更加艰难严苛——自小就生活在无尽的规训中的人,是不会觉着那日子究竟有什么问题的。

    就像那些从生下来便被打上了“家生子”烙印的“奴才”们,他们从骨子里理所当然地便认为自己就应该一辈子伺候好他们的主子。

    这样的环境里,产生不出什么真正意义上的“革新”,它只会经年累月地积攒起前人留下的弊病。

    绝大多数的百姓尚需为了生计而不断奔波,官员们又很快会在一时的“天下太平”后而失去了从前的冲劲儿,变得胆小而保守——一个王朝会就这样自上坡路走入了下坡路,会就这样慢慢僵硬、固化,会就这样靠着偶然“开”出来的一两代明君而稍稍苟延残喘着多续上些性命……直至它彻底的积重难返,分崩离析。

    ——被另一个新的、暂时得了民心的王朝取代。

    而那个新的王朝,又会再吸取着前朝的遗留下来的教训,以获得一点点的、一点点的“进步”与“改变”。

    在她的记忆里,有史以来能产生自下而上的、有关思想的变革的时代,无外乎只有那么两种。

    一种是极端“饿”的战乱年代,另一种则是至少绝大多数人都不必再为了“活下去”而发愁的“饱”的年代。

    前者因为连最基础的生存都成了问题,于是人们被迫试着去探索出些新的、能令他们活下去,能结束面前这无尽动荡的方法。

    譬如春秋,譬如两晋,又譬如曾经她那个时代来临前的,那百年痛苦又挣扎的“近代”。

    后者则是因为,多数人都吃得“饱”了,人们无需为了生存而愁苦,自然能有更多的精力和机会,去追求精神上的快乐。

    但眼下,她在这个阵法内所看到的“新时代”却很是特殊。

    它并不开启于乱世,而如今的大鄢,也才安稳了尚不到百年。

    ——远不到能被称之为“盛世”的时候。

    所以,想要如从前的那些王朝们一般,生出什么自下而上的思想的变革是没可能了,而想要被上位者主导着、发生一场自上而下的变革,那条件看起来似乎又更为苛刻。

    于是那开创新时代、能引发一切的“根源”,就这样被牵系在了那样的一位姑娘身上——她的出身尊贵,天资又足够聪颖,她有充足的教育资源去让她接触到前人留下的、最为顶尖的智慧,又能学懂并将之化为己用。

    同时,因着她的命途足够坎坷,注定了她的视野不会被局限在一宫、一廷,乃至京城之中,她有机会在如她的母亲与姊妹们一样,彻底被礼教规训为一个“死物”之前就意识到其中潜藏着的种种不公,她能亲眼见证到民间的疾苦,也能看得出朝中官员们的短视与不足。

    ——她会挣扎,会痛苦,会反抗,会在那千万种的折磨中逼着自己选择一条新的、能够解决掉那些问题的,甚少有人走过的路。

    那个她所看到的、有可能存在的“新时代”就是这样一步步成的型——她要先解救了自己,而后再去解救出她身旁的人。

    当她汇聚出一小股足以将旧有的秩序活活撕出一道新口子的力量,她说不定便能带着他们——那几十、上百,成千乃至上万个不一样的“她”——无数鲜活的少年人们将会带着他们那满腔的热血,飞蛾扑火般迎头撞上那陈旧了的庞然大物。

    她不确定他们来日能做到几分,但只要做了,他们就有机会让那仅存在于“可能”中的新时代切实来临。

    ——她知道,这样的“天命”,对那个本应享受尽富贵荣华、一生安然顺遂的姑娘而言,并不公平。

    这会让她在小小年纪便要遭受过无数的苦难。

    无数,她这种身份的人原不该触碰过的苦难。

    但世间的“命数”仿佛从来就是如此。

    有些人受了苦,便想要别人也经受一番与他们相同、乃至比他们更甚的苦难。

    而有些人受了苦,则不希望世上还有人去经受他们曾经遭过的罪、吃过的亏。

    那个姑娘恰好就是后者。

    她赤诚而良善的天性令“天命”选择了她。

    而她因被“天命”选中,将“被迫”经受那数不尽的无妄之灾。

    遍历痛苦后,她会在那苦难中完成自己意识的几度觉醒,会从一个聪慧但天真单纯的小公主,成长为一个真正心怀苍生的帝王。

    她会下定决心去改变那腐朽而不再适用了的秩序,会下定决心去医治在王朝们之间流转了千百年了的旧疾陈疴,她会开创那个没有人知道终竟会持续上多久的新时代……

    由是再完美地合上“天命”。

    想通了这一切的女人说不出自己心下到底是个什么感受。

    但她忽然就有点不想死了,她有点想要活下来,想亲眼见证一下这等绚烂而又传奇的新时代的诞生。

    这念头的生成不过是在刹那之间的事,而那水雾一样的冥冥之地亦是在那刹那之间,便消散了个全无踪迹。

    她感到大鄢——抑或该说是整个大鄢未来的命途——那东西在那瞬间与她产生了某种难以言明的、切割不断的微妙联系,原本捆绑在她身上的锁链自动碎裂,她下意识自那血迹斑斑的木椅子上站起。

    而在她面前,那方才还满面兴奋难自抑的老者,在这一瞬陡然发出了一声惊天动地的哀嚎。

    ——那叫声凄厉可怖,几近要把这地宫洞穿。(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我寄匡庐雪满头不错,请把《我寄匡庐雪满头》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我寄匡庐雪满头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