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章 闻名不如见面

    苏宸率军来到了陈留城外的大营内,派斥候向城内送去信函,提及关于议和的事宜。

    赵德昭、曹彬等人正在焦急等候,他们已经得到情况,苏宸率军二十万大军抵达城外,兵临城下了,加上林仁肇的先锋大军,足有三十万之众。

    而陈留城内不足十万禁军,屡战屡败,士气低落,要抵挡住吴军的疯狂进攻的确有些难度。再加上吴军有先进的火器在手,攻城略地变得容易,他们大宋将士面对火器的压制,表现的有些绝望。

    此时,信函送到,赵德昭有些激动,拿过来一看,发现里面寥寥数句,大概意思是要议和,需要赵德昭要亲自前往吴军大营,然后拿出诚意,否则,明日便攻城。

    赵德昭露出紧张之色道:“苏宸说,若我们不能拿出足够诚意,他们明天便攻打陈留城了。”

    曹彬捋着胡须说道:“这是苏宸的阳谋,以攻城胁迫我们就范,在谈判中处于绝对劣势。”

    “大宋本来就处于劣势,若能议和成功,大宋也会元气大伤,丢失半壁江山,但总比亡国强。若是议和不成功,能拖上几日,等待各路援军赶来开封府勤王,做最后一搏!”赵德昭忍不住叹道。

    “只怕这次去了吴军大营,大殿下会有危险!”张永德忍不住担忧。

    赵德昭摇头道:“苏宸名满天下,何等人物,肯定不会在意我这条小命,他时刻在意仁义之名,无非要拉拢人心,得到大宋百姓的好感,肯定不会对我下手,否则,反而破坏了他的形象。我在他眼中,应该是无足轻重之人。”

    此时的赵德昭忍不住自嘲,他如今二十岁的年纪,以前他是嫡皇子,自然身份尊贵,对大宋影响很大,不低于苏宸在吴国的地位,但如今的赵德昭只是一个没有父皇的皇子,还被新君忌惮,所以,他觉得自己在苏宸眼中应该不算什么了。

    “殿下这一去,关乎江山社稷,一定要保重自己!”

    “无妨,若是能为了这江山,我即便丢了姓名又如何!”赵德昭虽然年纪不大,但成人之后,被赵匡胤和翰林学士敦敦教导,倒是耿直刚正,心有大义,品行不错。

    “殿下说得好,大宋就需要殿下这般勇气之人!既然如此,那我们就速速出城去吴军大营谈议和之事吧。”程德玄在旁插话,他是赵光义的人,自然要为新君考虑,如何不能尽快促成和谈,大宋真的危矣。

    永庆公主化身一个不起眼的贴身侍卫,在账内安静听着赵德昭和几位大将军的对话,心中受到触动,所有人都在畏惧、害怕、忌惮苏宸,更是让她充满了好奇和期待,这个苏宸究竟长得如何呢?

    赵德昭点头,做出了决定,立即带着使节团的人出城议和。

    永庆公主自然也跟随在身边,她实在太想见一见名满天下的江左苏郎了。

    城外,吴军大营更加庞大,三十万大军,已经把陈留城围得水泄不通。

    越是接近了营地,越能感受到吴军兵强马壮,杀气腾腾,紧张压迫的氛围。

    营地周围有方阵在训练,步兵中的陌刀手、长枪手等,口中吆喝着习武操劳,还有骑兵队反复在练习骑术,弓箭区域有弓箭手练习射箭技术,总之,厉马秣兵,时刻为大战做准备。

    赵德昭看到这种场景,心头更是阴云密布,对比之下,宋军现在士气低落,根本无法跟外面的吴军士兵相比。

    “想不到南方的军队,也能如此训练有素,难怪能所向披靡了。”赵德昭坐在车厢内,通过车窗看到外面士兵训练场景。

    “这些应该都是吴军精锐吧,江南人虽然个子矮小,但在五胡乱华、永嘉之乱和黄巢起义后,中原不断大乱,也有不少北方人去了江南,加上淮南的人跟随南唐逃亡去了江南不少人口,想必通过融合,也有许多魁梧汉子,被应召入伍了。”永庆女扮男装,穿着侍卫服,在旁边解释。

    赵德昭微微点头,觉得小妹说的有道理,自己不能对南北差异理解过于教条,忽视实际情况。

    议和车队很快进入了大营内,被吴军亲卫队看押般,带到了中军大营的帅账前。

    这一次,赵德昭只能带少许人跟随,其中包括程德玄、永庆,以及五六个文官。

    而元帅大账内,苏宸坐在主帅位置上,并没有穿着铠甲,只是穿着一身习武之人穿的锦袍,头发扎着逍遥巾,看上去像是一个温润君子,但是,从他身上散发的威势却令人不敢小觑。

    苏宸,如今吴国的天下兵马大元帅、镇南王,吴主的兄长,皇亲国戚,可以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军中更是威望极高,谁敢不敬?

    “大宋议和使者到——”

    大帐门外侍卫高声唱喝一声。

    赵德昭、程德玄、永庆等人鱼贯而入,看到大账内坐着不少将领,有林仁肇、潘美、潘仁彻、沈虎子等大将军,以及太史昭、边展玉,李塞冬,柴嵩云,靳晖、荆泓等年轻将领,都是盔甲在身,散发着彪悍之气。

    “大宋议和使者赵德昭,携使团人员,见过苏元帅,以及各位将军。”

    赵德昭站在议和队伍最前面,感受到大账内所有武将虎目精光地打量,顿时有一股肃杀寒冷的气息,哪怕他是大皇子,见多识广,此时身在敌营,也有一些胆颤,别人更是感觉到压力巨大,双腿发抖。

    “宋使不必多礼!”

    苏宸淡淡说了一句话,表面客气,但却没有让众人落座的意思,因为地位不平等,吴国马上就要攻到大宋京城,消灭宋国了,对于所为议和使者,没必要过于客气,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形势危急。

    赵德昭站直了身子,目光看向了苏宸,发现面前的男子,剑眉星目,英俊不凡,虽然没有穿铠甲,却有一种特殊的威严,甚至有一股强大力量蛰伏他体内,如同一头巨狮在盘坐,虽然不发威,却没有人敢造次。

    “这就是苏宸吗?江左苏郎,光看上一眼,就名不虚传!”赵德昭心中暗叹,事实上,在几年前,他就品读过苏宸的诗词和,的确被他才华折服过。

    赵德昭都如此惊讶神色,身后的永庆公主更是目瞪口呆,芳心乱跳,激动万分,她终于看到了苏宸本人,有一种粉丝见到偶像的感觉,眼眸中尽是欣赏、着迷、爱慕、敬仰等神色。

    永庆公主真切地看到了苏宸的五官面容,英俊潇洒,虽然年纪不大,只有二十五六岁,但留着短胡须,处于武将之中,给人男人阳刚之气;但他没有穿铠甲,又有一种书卷气息,两种气质集合,魅力独特,看得永庆感觉心如小鹿乱撞,紧张万分,眼神都看直了。(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唐时明月宋时关不错,请把《唐时明月宋时关》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唐时明月宋时关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