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五章 对调回京

    回到阔别多年的汴京,甄庆的心情很激动。

    作为大宋潜伏在辽国上京的一枚暗子,甄庆早在十年前便离开了汴京,以及家中的妻儿老小。

    十年来,甄庆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大宋故土,和家中的亲人,可职责在身,他不能回去。

    世人蝇营狗苟,钻营名利,但不能否认的是,确实有一些人活得很纯粹。

    比如甄庆,这些年潜伏上京,说他是为了升官发财也不现实,作为大宋皇城司的三大勾当公事之一,甄庆原本有更好更舒适的选择。

    可甄庆还是决定为大宋留在了上京。

    因为那一年,大宋仍然积弱,军事上仍然挡不住辽军的进攻和袭扰,繁华的中原犹如空中楼阁,危若累卵。

    十年后,甄庆风尘仆仆地赶回了汴京,他终于回来了。

    来到皇城司官署,甄庆恍如隔世,盯着庄穆的门楣牌匾,甄庆久久不语。

    没过多久,赵孝骞骑马赶到,他也是刚从永泰陵回到汴京。

    甄庆上前行礼,赵孝骞下马将他搀了起来。

    “老甄啊,你我不过数月没见,为何黑了许多?回来若没有腰牌告身,汴京的人牙子都要把你当昆仑奴卖了。”赵孝骞含笑道。

    如今的大宋也是有昆仑奴的,不过没有唐朝那般风靡而已,主要是朝廷并不提倡买卖昆仑奴的行为,而且宋人如今的审美和务实之风也比唐朝强了许多。

    宋人的整体喜好是“素雅”,家里养几个黑不溜秋的玩意儿,不见得是多么光彩的事。

    甄庆笑了笑,露出一口白牙,在他黝黑的肤色衬映下,显得犹为反差,半夜出门不能笑,不然旁人只见两排白牙在空中飘,吓死人。

    “下官奉殿下之命,上月去了一趟女真部,代表咱们大宋朝廷给女真部又提供了一批粮草和军械,黑山白水钻来钻去,下官难免被晒黑了。”

    赵孝骞眉梢一挑:“女真部如今发展得如何了?”

    “女真部起兵叛辽后,发展颇为壮大,东北诸族大约是苦辽久矣,纷纷起兵响应女真部,如今的女真部占领了黄龙府以东,辽军几次围剿,都被女真部打败。”

    “后来辽国不得不默许女真部的存在,耶律延禧还给完颜颇剌淑封了官儿,以示安抚。”

    甄庆顿了顿,又道:“不过上月女真部发生了大事,首领完颜颇剌淑突然病故,在他病故的当天夜里,他的侄子完颜阿骨打继承了首领之位,如今女真部已是完颜阿骨打做主了。”

    赵孝骞怔忪半晌,喃喃道:“果真是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啊,这人终究还是出头了……”

    甄庆好奇道:“殿下,有何不对吗?”

    赵孝骞摇头,沉声道:“从即日起,停止对女真部提供粮草军械,但仍保持盟友关系,你跟完颜阿骨打解释说,我大宋官家驾崩,朝堂生变,一时无法顾及女真部,待我大宋处理了内部事后再说。”

    甄庆点头应了。

    赵孝骞却仍皱着眉。

    女真部壮大的速度,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也许是自己的出现改变了历史,这几年在他的指挥下,宋军杀了不少辽军精锐,以至于女真部反叛后,辽军竟镇压不住,所以女真部发展的速度才这么快。

    还是要尽快把汴京的事情办妥,早点结束内乱。

    当皇帝从来不是赵孝骞的理想,他只是不想在他北伐西征之时,被朝廷掣肘束缚。

    解决了汴京的事后,赵孝骞还是要亲征辽国,就在这几年里,把辽国,西夏,女真全平了。

    一个国家四五个政府,这难道不是对秦始皇的背叛吗?

    都统一一哈!

    拍了拍甄庆的肩,赵孝骞笑道:“走,进去说话,你是皇城司三大勾当公事之一,今日算是回娘家了。”

    二人走进官署,皇城司内许多部属对甄庆竟有些陌生,赵孝骞不厌其烦地对每个人介绍甄庆的官职。

    官员下属们听闻这位竟是多年潜伏在辽国,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甄庆,顿时肃然起敬,纷纷朝甄庆行礼。

    一圈走下来,皇城司里的人基本已认识了甄庆,而甄庆也基本对官署的官员属下熟悉起来。

    带着甄庆走到正堂落座,甄庆好奇地四顾,道:“殿下,为何不见魏节?”

    赵孝骞淡淡地道:“魏节,与你的职权调换了,如今他已被派往辽国上京,接替你的职务。你回汴京后接替魏节的职务,用心辅佐我。”

    甄庆感激地道:“多谢殿下栽培之恩,下官定为殿下赴汤蹈火。”

    赵孝骞道:“你不好奇为何要将你和魏节对调?”

    甄庆道:“殿下自有考虑,总之只要是殿下的安排,下官一定遵令,至于原因,殿下想让下官知道时,下官自然会知道的。”

    赵孝骞笑了:“老甄,你是个人才,比魏节强。”

    甄庆陪笑,但心中却并不如表面这般平静。

    他与魏节的突然对调,显然汴京发生了什么事,准确的说,是皇城司内部发生了什么事,多半便是殿下与魏节之间可能产生了某种不合,于是殿下才将他发配遥远的辽国上京。

    甄庆不敢问具体的情况,但心中隐隐有些猜测。

    殿下用人,能力倒是其次,重要的是忠心,想来魏节在“忠心”这方面可能出了问题。

    不得不说,甄庆确实很聪明。

    赵孝骞一句话都没解释,但他却仅靠猜测,便将事情的真相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此时赵孝骞也不想解释,皇城司内部的事,瞒不住内部的人,他不需要多说什么,三天之内,甄庆便能清清楚楚知道他与魏节的事。

    “甄庆,召你回京,是有事要交代你办。”赵孝骞缓缓道。

    “殿下尽管吩咐。”

    “你马上接手魏节留下的事务,包括曾经直属他的眼线,暗探,情报网络,人脉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马上接手安排在汴京朝臣府邸和身边的眼线。”

    “从今日起,皇城司密切监视汴京朝臣,我要每天知道他们的一举一动,跟何人来往,何人串联,何人投靠哪一方阵营,是否有不为人知的密谋等等。”

    “你能做到吗?”

    甄庆躬身一礼:“三日内,下官便可全盘接手皇城司诸事。”

    说完甄庆语气一顿,小心地试探道:“殿下这般布置,莫非已有……争位之意?”

    “不该问的少问!”赵孝骞呵斥了一句后,随即笑了:“……不过你可以照着这个方向去做事,将来若事成,整个皇城司或许都要交到你手上。”

    甄庆大喜。

    没想到当初在真定城与赵孝骞聊过后,如今竟真有成功的希望。

    殿下既然当面露了口风,说明他对争位一事的把握越来越大了,也就是说……殿下很有可能是未来的“陛下”。

    而他甄庆,终归也算是从龙拥戴之功,前途一片光明。

    “臣……啊不对,下官定为殿下死而后已!”甄庆喜极,差点说漏了嘴。

    赵孝骞瞥了他一眼,道:“不必搞这种形式,我喜欢务实的人,把事情办好比什么都强。”

    “今日你刚回汴京,赶紧回去看看你的妻儿老小,分别多年,你的小蝌蚪怕是都长成青蛙了,这些年实在是苦了你……”

    甄庆愕然:“呃,殿下如果说的是男女之事,下官不敢隐瞒……真没苦过。”

    赵孝骞一呆,随即恍然。

    自己都有七八个女人了,这根上梁都歪得不成样子了,难道还指望属下官员守身如玉?

    天真了啊!

    “看来这些年你很懂得善待自己,还以为你十年未尝肉味,结果你吃得脑满肠肥……”赵孝骞斜眼嗤笑道。

    甄庆黯然道:“下官何止是尝肉味,下官在上京已购了一座宅子,纳了四房妾室,孩子都生了仨,四个婆娘还不满意,轮着班儿折腾我,嘴上说为我老甄家开枝散叶,可下官总觉得她们拿我当配种的牲口……”

    赵孝骞同情地看了他一眼,随即赫然一惊。

    我有什么资格同情他?

    当初袅袅怀孕,汴京的婆娘们急了,全杀来真定城,那段灰暗的日子里,他也如同一头牲口,不,比牲口还不如,简直像半掩门的暗娼,接完这个恩客,紧接着便是下一个恩客。

    不仅生理上被她们折腾到疲软,就连人格上也仿佛每日被无情地侮辱……

    拍了拍甄庆的肩,赵孝骞叹道:“你在上京的四房妾室可都安顿了?我把家里的婆娘都送去了日本,你要不要参考一下?”

    …………

    甄庆回京,赵孝骞省了很多事,皇城司的一切可以放心交给他打理,而赵孝骞,则仍然站在发号施令的位置上,他只要动动嘴,下面的人跑断腿,很理想的状态。

    当天夜里,楚王府的后门,章惇穿着一身非常低调的黑色便服,头上还戴着一个斗笠,就这样藏头露尾地闪身进了楚王府的后门。

    赵孝骞与他约定今夜见面小聚,章惇情知事关重大,于是单独前来,穿着更是低调得离谱。

    楚王府后门内,赵孝骞在等着章惇,见到章惇的那一刻,赵孝骞惊呆了,半晌没吱声儿。

    良久,赵孝骞长出一口气,道:“章相公您这装扮简直……”

    章惇颇为得意地捋须笑道:“事以密成,语以泄败。老夫这装扮,就算走在汴京大街上,也没人认得我。”

    赵孝骞点头,真诚地赞道:“确实认不出,刚才我见了您,都以为是来我家偷大粪的……”(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世子稳重点不错,请把《世子稳重点》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世子稳重点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