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钓鱼?

    入冬以后的第一场大雪,来的特别突然,毫无预兆。

    虽然这个月已经飘了两次小雪花,可都不及今天的雪大,相差悬殊。

    夜里李学武便听见窗外的大树发出痛苦的呻吟,嘎嘎作响,是还没有做好过冬的准备,便披上了一层白色的铠甲,迎战寒冬。

    你看那天空飞舞的雪花轻如鸿毛,可当它们积少成多,郁积在一起,便重如泰山了。

    “呀,大雪——”

    早晨一起来,李姝便从隔壁跑了过来,也不管爸爸是不是在睡觉,爬上床头往外看。

    李宁到什么时候都是跟随姐姐的脚步,姐姐做什么,他便要跟着做什么。

    小姐弟两个一左一右,扒拉开窗帘,趴在窗台上叽叽喳喳,诉说着对冬雪的惊讶和意外。

    李学武看了看左右,面对顾宁的提醒,无奈地叹了一口气,心里默念亲生的,亲生的。

    不是亲生的也胜似亲生的,还能如何,忍一忍算了。

    李姝姐弟两个还不知道自己得了多大的面子,竟然让红星钢铁集团的秘书长忍了。

    “爸爸,我要玩雪!”

    “爸爸,我也要玩!”

    ……

    一个吵嚷都不够,已经开始冒话的李宁也跟着喊了起来,很怕姐姐和爸爸不带着他。

    这种情况太多了,爸爸送姐姐去幼儿园就不带着他,妈妈带姐姐去商场也不带着他。

    在这个家里,要说最没有行为支配权的,就属年龄最小的李宁了。

    所以他处处都要学着姐姐,就连学说话都没用大人教,全是复述姐姐的话。

    “谁先帮爸爸找来衣服和袜子,爸爸就带谁出门去玩雪……”

    “啊——哈哈哈——”

    李学武的话还没有说完,这种竞赛游戏已经玩过很多遍的小姐弟两个便出发了。

    李宁可能反应的慢了一点,但身体的反应是很快的,姐姐都跑了,他跟着跑绝对不会有错。

    姐弟两个冲进衣帽间,也不管三七二十一,看见什么抓什么,先拿出来再说。

    “哎呀——”已经起床的顾宁伸手拦住了李姝,无奈地提醒闺女道:“这是爸爸夏天的衣服啊。”

    “这个不行,这是妈妈的袜子——”

    李宁比他姐姐好不到哪里去,见姐姐都选好了,他也不甘落后,抓了最轻便的往外跑。

    他都还没学会跑利索呢,刚刚出门便被母亲堵在了门里,落了一个大屁股墩儿。

    就算是摔了,小屁孩也没觉得疼,抬起头看了眼妈妈,还想从母亲腿空钻出去。

    顾宁实在没办法,一个李姝就够闹腾的了,再加上一个不说话直蛮干的李宁。

    她转身对躺在床上看热闹的李学武招呼道:“你不打算穿这身衣服出门吧?”

    面对媳妇的威胁,李学武只是笑,他就喜欢看闺女和儿子胡闹,这是孩子最活泼的时候。

    “这个、这个——”

    顾宁没有办法,从衣柜里找了李学武今天要穿的衣服,一一递给了闺女和儿子,由着他们赛跑似的冲了出去。

    姐弟俩最喜欢同父亲玩游戏,喜欢他的豁达和亲近,比较母亲,父亲更理解他们的思维。

    “谁帮爸爸穿袜子,爸爸给他堆个雪人。”

    李学武在顾宁的白眼中从被窝里伸出大脚丫子,就摆在姐弟俩的面前。

    李姝才不管那个,抓过弟弟手里的袜子,也不看反正,咧咧巴巴就往上套。

    “哈哈哈——”

    李宁不甘示弱,要学着姐姐的样子给爸爸穿袜子,可怎么都比划不上去。

    袜子没穿上,倒是挠了李学武的痒痒,看着儿子的窘态,更是忍不住发笑。

    李姝是爱闹的,见爸爸笑大声,袜子也不穿了,使劲挠爸爸的脚心,她自己也咯咯咯地笑。

    直等顾宁换了衣服,梳洗结束出来,爷仨儿还在床边嘻嘻哈哈呢,没有一点着急的样子。

    “今天谁上幼儿园啊?”她故作严肃地提醒道:“今天谁去奶奶家啊?”

    李姝和李宁齐齐回头看了看母亲,而后又看向了爸爸。

    顾宁才不会惯着他们呢,又提醒道:“今天谁需要上班啊?”

    “今天谁没有听妈妈的话啊?”

    李学武反过来逗了顾宁一句,惹得姐弟俩嗤嗤地偷笑起来,不敢看要生气的母亲。

    顾宁才懒得搭理他们,提醒过后,把姐弟两个要穿的衣服找出来放在了床边。

    每天早晨她都想着给闺女梳洗穿衣,李学武则是负责更小的李宁。

    但这种工作分配往往得不到有效的执行,因为就算她再怎么催促,两个孩子也要跟爸爸玩个痛快,才会由着爸爸给穿衣洗漱。

    就李学武那个技术,李姝经常散着头发戴个帽子就着急忙慌的去上学了。

    等晚上从幼儿园接回来,她的头发又梳成了各式各样的小辫子,是幼儿园的老师帮了忙。

    李学武也知道自己宠孩子惹了祸,不敢跟顾宁顶嘴,更是偷偷让李姝给老师带水果礼物。

    倒也不是小贿赂,完全是出于感激之情。

    不得不说,就算顾宁梳的头发,也比不上幼儿园老师的心灵手巧。

    本来还很厌学的李姝,现在已经完全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还能比较出哪个老师更和蔼。

    她从小便人小鬼大,做什么都特别有主意,老太太说她很像她小姑姑小时候的模样。

    说起李雪,这一走就快要半年了,大院没有了小姑姑,李姝可谓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爷爷李顺几次回来,李学武带着全家回去吃饭,她更是得意,因为爷爷给她撑腰呢。

    说李学武宠爱孩子,那是没看见李顺对孩子是什么模样。

    蹦提哥仨小时候挨过的打了,就算是现在,李学武要管教孩子,但凡抬起手,李顺都要瞪眼睛。

    孩子都是自己的孩子,李学武可舍不得真打真踢,只是吓唬吓唬,李顺都紧张的不行。

    大孙子有两个,大孙女可只有一个。

    所以每当爷爷回来,李姝便有了主心骨,淘气起来那是无所顾忌,根本不管回家会不会挨揍。

    她倒是很聪明,真闹腾的厉害,当天晚上会赖着爷爷不回家,不给爸爸妈妈收拾她的机会。

    直熬到爷爷走了,爸爸妈妈的气也消了,就算找后账,也不会太严肃。

    什么叫人小鬼大,天真烂漫的性格又有着古灵精怪的想法,能说会道,还能看得懂大人眼色。

    ——

    “哈哈哈——”

    “咯咯咯——”

    海运仓一号院的院子并不小,菜园子被分成了几块,秋收之后便平坦了。

    大雪过后,除了果树周围有浅浅的一层灰色,能看清是土层,其他地方便都铺上了白色。

    早晨二丫醒来的早,用昨晚准备好的扫帚将门厅到大门这一块的甬路清扫了个干净。

    所以孩子们穿着厚厚的小棉袄跑出门,只能往两边的菜园子里去堆雪人。

    二丫是勤快的,菜园子收拾了一季,整个夏天和秋天都不愁青菜和葱姜蒜。

    只秦京茹讲给她一次,这园子便成了她的小天地,什么都拾弄了点,竟然足够一家人吃用。

    土豆今年丰收,接茬种的白菜竟然长的也很好,沈国栋来送菜的时候还说她真有能耐。

    其实这菜园子的土地没什么肥力,这年月又缺少使用化肥的经验,种什么蔬菜都很一般。

    秦京茹其实也很有能耐,她这两年总是让韩建昆去大湖里挑淤泥回来恢复地力。

    二丫比她的办法更直接,厕所化粪池里的农家肥不用白不用,她可没有秦京茹的谨慎心喜。

    秦京茹不知道用农家肥?

    她是怕顾宁和李学武嫌弃,所以宁愿使唤韩建昆,也不愿意惹恼了家里的两位领导。

    其实顾宁是嫌弃农家肥有味道的,这周围的邻居应该也嫌弃,只是没有人说出来而已。

    顾宁不想说是因为二丫做事很认真,更不想给她很多压力和规则。

    有些人已经在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了,再说给他各种压力和规矩反而要起反作用。

    李学武反正不嫌弃农家肥作物,后世吃的那些瓜果蔬菜是不用农家肥了,可都用科技与狠活啊。

    反而是心里嫌弃的农家肥作物套上了纯天然绿色无污染产品,竟然价格更高了。

    不过说起来,农家肥的味道也就三四天便散开了,农作物的长势却很喜人。

    李学武那一阵早晨起来,或者下班回来后,看见二丫浇园子,也会带着儿女出来看一阵。

    比李宁还要高的大白菜看见过没有?

    菜叶黑绿黑绿的,做菜剩下的菜叶子小鸡吃着都很欢腾,可见这营养和水分多足。

    白菜、胡萝卜、土豆、大萝卜……凡是二丫能找到的菜种子,她都找地方种了一片。

    等到霜下来的时候,菜窖里已经储存了不少过冬的蔬菜和菜干。

    二丫看见沈国栋来送蔬菜,还很惊讶,因为她从来不知道城里是如何过冬的。

    买菜要用副食本、粮票和钱,她还以为菜市场永远都有蔬菜可以售卖。

    这倒是没有猜错,菜市场确实不会断供蔬菜,只是很多人家都买不到,也舍不得买。

    比较沈国栋送来的蔬菜,她自己种植的种类更多,摆在餐桌上的菜品更丰富。

    早晨,李学武带着孩子们在院子里玩耍,堆了雪人,打了雪仗,还在雪地上写下了祝福语。

    顾宁收拾着昨晚学习的资料,从二楼书房的窗子里看见爷仨的欢闹,也是不由得一笑。

    厨房里,二丫做了南瓜粥和馒头,给两个小的煮了鸡蛋,又盛了咸菜,炒了一个大白菜。

    她不太懂城里的早中晚都吃什么,是秦京茹写了每周的菜谱,又帮她做了可选的菜单。

    包括她能做的,或者可以学着做的,李学武和顾宁想吃什么,都可以从菜单上点。

    只是那份菜单钉在墙上,无论是李学武或者顾宁都没有用过一次,她做什么家里便吃什么。

    “吃饭了——”

    顾宁从楼上下来,二丫叫了吃饭,她从门厅里出来,看见两个小的一身雪,不满地瞪了李学武。

    刚出门,她便瞧见李学武用一大块雪砸在了李宁的头上,差点连他整个人都埋起来。

    真是满满的父爱啊。

    “看看,袖子都湿了吧。”

    顾宁抱了闺女和儿子,帮他们整理了身上的雪花,嘴里还在埋怨着李学武的荒唐。

    都多大的人了,哄孩子,自己玩的比孩子更欢腾,也更投入。

    爷仨儿悄悄地对视了一眼,不敢顶嘴妈妈,只能偷笑着进了屋。

    吃早饭的时候,李学武看了眼二丫,问道:“来家里几个月了,都没有给家里写信吧?”

    “嗯——”二丫低着头应了一声便没有下文。

    李学武是知道她不仅没有给家里写信,就连他给的工资都没有邮寄回家里。

    倒不是二丫鬼道,不给家里支援,其实是她太过于小心,也得了大强子的叮嘱。

    大强子在这的时候,李学武便同二丫说过,每个月工资20块钱,一个月一结算。

    从京城往家里汇钱,不仅汇的时候麻烦,家里取钱也很麻烦。

    邮递员上一次山需要很久的时间,送到家里的也不是钱,而是提款单。

    家里还要有人拿着单子下山去信用社或者银行提钱,费了不知道多少劲。

    大强子给她说了,在这赚的钱由着她自己留着,每个月他会往她家里送15块钱。

    兄妹两个就这么约定,等大强子什么时候来京,或者她什么时候回吉城,再一起算账。

    二丫没见过什么世面,可也知道是她哥哥照顾她,所以在家里几乎不怎么花钱。

    李学武每个月给她工资,还会给她一些零花钱,由着她去买个人用品。

    不等换季节,顾宁便找了自己的衣服,或者李学武从一监所那边要了些衣服给她。

    连这些花费都没有,钱也不用邮寄,这几个月她只一门心思地熟悉家里的工作。

    忘不了家里,一样会有担心,只是不知道该怎么联系,对于她来说,从吉城到京城,好像来到了另一个世界。

    “我教你写信吧。”李学武好似不经意地说道:“从京城到吉城你家里,信件也许半个月就到了。也可以邮寄给强子,请他帮你转交。”

    “真的可以吗?”

    或许早有这份心思,二丫第一次抬起头看向他,主动问道:“会不会很麻烦?”

    “不麻烦,我教给你一遍,你自己就可以完成。”李学武微微一笑,道:“邮箱街道口就有。”

    “我看见过,买菜的时候。”

    好像想起了什么,二丫又低下了头,不再接话,脸色有些红了起来。

    小姑娘也是有很多心思的,只是不善于表达。

    李学武看了顾宁一眼,继续说道:“你读完了小学,应该会写信,不用我帮忙。”

    见二丫点了点头,他又讲道:“信封我下班后给你带回来,不用去供销社买。”

    “我可以自己买的。”二丫知道供销社里信封和邮票都需要钱的,她不想麻烦李哥。

    李学武却微微摇头,道:“信封没必要,我们单位自己生产的,有的是,用不完。”

    “邮票你可以自己购买,去供销社也可以,去邮局也行,你应该会买吧?”

    “嗯,我知道怎么买。”二丫点点头,说道:“等我买菜的时候一起问,我不知道家里的邮编……”

    好像丢了回家钥匙的孩子,二丫的语气有些低沉,又有些无助。

    李学武很是理解地点点头,讲道:“去邮局就可以查的,顺便多买一些邮票。”

    “每个月都可以给家里写一封信,告诉他们你在京城的情况,也省的他们担心。”

    二丫很希望能这样,所以今天的早饭吃的很好,只是情绪波动的厉害。

    家里有电话,她也曾听过李哥打长途电话,可这不是她能用的。

    电话对于农村孩子来说,依旧是遥不可及的东西,即便她每天收拾屋子的时候都会接触到。

    写信,成了这个年代最适合她纸短情长,思乡思亲的媒介,还是顾宁昨晚提醒了李学武。

    “我也可以给小姑姑写信。”

    听见爸爸和小姨说话,李姝不知道怎么想起来要给小姑姑写信了。

    两人是冤家,见了面不出三分钟便要吵起来,可许久不见面,她又想念小姑姑了。

    第一次想要写信的对象竟然是小姑。

    “小姑姑的地址爸爸不知道啊。”李学武看向闺女,笑着说道:“不过再有两个月不到,你小姑姑就要回来了,到时候你可以一起把写好的信交给她。”

    “那还是算了吧——”李姝果断放弃了这个想法,道:“我还以为她要去很久很久呢。”

    这么说着,她有些苦恼地捏了捏手指头,茫然地看着爸爸问道:“不到两个月是多久?”

    “很快的,也许再下两场大雪,你小姑姑就要回来了。”李学武给闺女解释道:“你是不是很想念她啊?”

    “啊?就下两场大雪她就要回来了?”

    李姝好像很不情愿似的,看着爸爸问道:“那她什么时候再走啊?”

    “你什么意思?”李学武搞不懂闺女的心思,好笑地问道:“你到底是想小姑姑啊,还是觉得她回来的太早了啊?”

    李姝用手指按在了下嘴唇,想了想,说道:“我想小姑姑不要这么早回来。”

    ——

    时间进入到十一月份,京城和钢城的小型火力发电站相继投入运营。

    钢城工业园区有了独立的供电系统,工业用电得到了充分的保证。

    从董文学反馈上来的情况看,这两年大学习活动的开展,电力系统受到的影响颇为严重。

    很多发电站出现了外行指导内行的情况,发电机组和设备出现了不同情况的损毁。

    按照供电政策,优先保证工业用电和城市用电,一些乡镇或者乡村,虽然通了电,可经常会出现停电的状况。

    这是供电所调控的行为,以致于到了九十年代,有些乡村还会出现间歇性停电。

    小型火力发电站投入运营以后,有力的支持和保证了工业园区的用电需求。

    在钢城工业园区开发第三年这一关键时期,越来越依靠电力发展的工业,是很需要这份保证的。

    同样的,亮马河生态工业区虽然享受着京城优先供电系统,可也难保不会出现问题。

    独立供电不仅节省了集中供电的用电成本,也让新投入项目用电需要得到了缓解。

    工业系统,煤炭、钢铁等等原材料供应是有指标的,电力供应也是一样。

    红星钢铁集团每年的用电量都在持续增长,可电力给出的指标每年都不够用。

    这一次小型火力发电站的投用,算是大大地缓解了这一尴尬局面。

    按照工程部门,以及能源总公司给出的测算结果,预估十年之内生态工业区不会缺电了。

    李学武却是没有太足的信心,未来无论是工业还是科技,对用电的需求都是成倍增长的。

    现在看十年之后,完全没有科学的测算依据,往后看十年如此,往前看十年依旧如此。

    越是到了依靠科技发展创新来突破和完善人民生活需要的时代,越是无法估量这种变化。

    联合工业报率先报道了钢城火力发电站实现了与冶金工业炼钢热能的并轨。

    联合设计,联合施工,节能环保,成了钢城工业园区发展的核心和主流。

    而在亮马河生态工业区,从一开始布局火力发电站,法国和国内的设计团队便琢磨着如何保证在充分供电的前提下优化节能减排,消除火力发电造成了的污染弊端。

    方案还没有完全实施,但供电系统已经与园区工业和生活供电系统做了连接。

    同样的,热能和科学院实验体系也做了连接,今年全生态园区都实现了管网供热。

    第一场大雪不仅仅是对集团职工的考验,更是对热能供应的考验。

    李学武上班的途中,特别观察了道路两旁的绿植情况,这下面可都铺设着热力和排水管道。

    也就是说,在布局管网的时候,就考虑到了整体规划,上面的绿植也能得到供热保暖。

    再看东方红广场和城市公园,这里有很多即将建成的办公建筑和河畔花园小区。

    热能和供水、供电管网一样穿梭于这里,公园里绿植部分的积雪已经在熔化了。

    这就说明雪覆盖的土地温度要高于零摄氏度,有效地保证了绿植顺利过冬。

    后世也有这种系统化的设计,只是比较少见,因为城市绿化和管网设计根本不是出自一个团队或者组织之手,相互之间甚至没有沟通联系。

    亮马河生态工业区几乎从零开始,法国设计团队加入进来以后,直到今天都还在做设计。

    没办法,这块土地从地图上看很小,但放在实际却很大。

    能亮马河环绕而过,天然地形成了孤岛一般,任由设计者发挥聪明才智,创造未来之城。

    亮马河生态工业区投入如此之大,系统化设计如此完善,京城市相关领导来没来调研?

    可以这么说,从红星厂立项申请以来,市里的领导,上面的领导,几乎每个月都会来。

    一方面是离得近,来往很是方便;另一方面则跟红星厂本身有关系,这是上面重点关注对象。

    红星厂的发展,一切的变化和成绩,都可以作为参考依据。

    上面给足了发展所需的空间和自由,就是想看看自由经济,或者说市场经济能否与计划经济相互融合,总结出一条适合内地的发展之路。

    这也是上面“纵容”红星钢铁集团屡次触碰红线的主要原因。

    李怀德以前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便是接待各方面的调研和来访。

    为什么要筹建国际饭店,为什么他支持秦淮茹在城里支起三处饭馆。

    红星厂向集团迈进的过程中,会吸引到很多目光,这是一把双刃剑。

    李学武有同李怀德讲过,畏惧解决不了问题,只有直面问题才能看到机遇。

    所以来调研的领导说了什么,李怀德都没有懊恼和着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你就当现在这些领导来调研讲的话都是真知灼见,高屋建瓴,是真理,是真言?

    甭说李学武不信,就是李怀德也不信。

    红星厂始终抱着怀疑的态度,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做管理,做生产,做服务。

    所以人是来了一拨又一拨,屁话说了一次又一次,红星厂该是怎么做还是怎么做。

    用李学武私下里说给老李的话讲,他们真要是明白,还用得着来咱们这调研?

    这话太在理不过了,真正想来参观学习的领导,几乎不会发表什么个人看法。

    刚来就像调研招待所,吃完就像写毛笔字的那个,李怀德也懒得招呼了。

    他倒是能躲出去说开会,可把一堆事丢给李学武忙活。

    李主任能躲,李秘书长躲不了。

    临近冬季,很多系统和单位的生产工作进入到了最后的冲刺环节,出来潇洒的时间少了,李学武的接待工作也少了。

    到了单位,李学武先是看了工作简报,随后又叫了综合管理部相关负责人开会。

    别看他现在有了卜清芳做副手,可该做的工作一样都不会落下。

    卜清芳在综合管理部两个多月了,可她的威信距离李学武还差的很远。

    “武哥,我回津门了啊——”

    刚回到办公室坐下,他便接到了周小白打来的电话。

    电话那头,周小白的声音依旧是清脆悦耳,只是这一个多月的“任务”让她有些百无聊赖。

    演戏嘛,最开始还挺有意思的,可时间长了她便失去了耐心,有些不自在了起来。

    做什么事都有人跟着,她能自在起来才怪了。

    得了李学武的应允,她便咋呼着约了罗云在京城来了一次大采购,然后收拾行李架准备滚蛋。

    至于说家里,她爸妈最近忙的很,没怎么搭理她,不过也提醒她过年一定要消停的回家。

    什么叫消停的回家过年?

    很简单,秋后算总账,这一年她都做了什么,惹了多少祸,有什么收获。

    消停的既是要求她的态度,也是规范她的时间。

    周小白一听父母的话就知道,最近演戏有点过火,让她爸妈有所察觉了。

    或者说更直接点,有人已经查到了她的身份背景,被提醒到了她爸妈那里。

    到底是亲闺女,这么大的篓子,两人都没有立即叫停她的工作,反而只约了过年算账。

    也就是说,这一点点风雨已经被两口子遮挡住了,完全没有必要影响到闺女的心情。

    再一个,在其他人看来是风雨,在两口子那里也许只是一阵凉风,或者几滴毛毛雨罢了。

    李学武得了周小白的汇报,便已经了然,所以安排她跑路去津门,省的惹更多麻烦。

    上一次于德才来他这里汇报,他便已经有了布局,于德才按照正常程序介入调查。

    既然周泽川不怕死,于德才还怕辛苦埋?

    这些不开眼的想要周小白的信息,那他就做主查个清白交给对方。

    这既不给纪监转移问题的机会,也是给周泽川加加压力。

    周小白凑巧在那一次津门之行亮相是为了什么。

    他这招叫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看样子老苏是学会了阴人,老谋深算,推了周泽川出来当探路先锋,他躲在背后等结果。

    可李学武又怎么可能如了他的愿,让他作壁上观。

    既然想要下场试一试身手,那就别怕挨打。

    你要问那一次去津门,李怀德明明也在场,他更了解关于周小白的情况,他为啥不讲清楚,或者提醒苏维德别做的太过分?

    很简单,跟李学武谈崩了,老李也有了不满的情绪。

    既然李学武要在离开之前摆众人一道,他稳坐江山,就等着下面人掐起来,他好站出来做好人,收拾旧河山。

    “小光,去送一下小白。”

    李学武撂下周小白的电话,又打给了小车队。

    聂小光听到是这个任务,眼珠子翻了翻,可嘴上答应的还是很痛快。

    他都要烦死周小白了,这半个多月经常会遇到她,或者是关于她的消息。

    周小白自己的事都没处理明白呢,反倒是关心起了他和韩露的诡异爱情。

    爱情都用上诡异了,那还能叫爱情嘛。

    韩露最近显怀了,小肚子鼓起,是个人只要眼睛不瞎都能看得出来她怀孕了。

    给孩子找个爸,这个项目恐怕是要难产,因为老李发现了她的秘密,严肃警告她去做掉。

    老李何曾遭遇过如此威胁和算计,他关照韩露真的只是玩玩而已,可从来没有撤掉红旗换上彩旗的想法,更不可能让她给自己生个孩子。

    李怀德是经历过特殊年代的人,就算没有很高的文化水平,可也是有丰富生活经验的。

    他很清楚,孩子都是一样的孩子,关键还是要看孩子的母亲如何。

    他并不缺少儿女,更不希望自己的儿女母亲是韩露这样随便的姑娘。

    如果他真的想要孩子,当初也就不会拒绝周苗苗,任由对方找对象结婚了。

    韩露玩的太狠了,哪有给雨伞开洞算计老李的阴暗手段,这不是开国际玩笑嘛。

    她这一次玩的太过火,又想起了前辈周苗苗的落地办法,试试看想要找个接盘侠。

    这也不仅仅是完全学习周苗苗,因为周苗苗并没有给老李怀个孩子。

    她想到的是跟程副主任交往的那个,据说程副主任现在每个月都会给对方生活费。

    虽然那个孩子不是程副主任的,这就让韩露有了鱼和熊掌兼得的想法。

    有了李怀德的孩子,又不用认亲爹抚养,只需要让李怀德知道就好了。

    她一边应付结婚对象,得到家庭的包容和保护,一边又能享受到李主任的福利照顾。

    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听说李主任喜欢人7超过喜欢姑娘,她完全可以满足李主任对生活的所有幻想。

    周苗苗都可以做到副主任科员的级别,她韩露如此舍得,凭什么就不行?

    如果一个孩子不行,那以后就再生一个。

    韩露想过了,只要糊弄了结婚对象,保证孩子是老李的,这种刺激足以满足老李的需要。

    坑是越挖越多,老李陷得也越来越深,机关里都知道李主任的爱人身体不好。

    嗯,给李主任生了两个孩子,她难道没有资格扶正吗?

    到时候找个理由甩掉结婚对象,光明正大地嫁给李主任,她一点都不嫌对方老。

    仅仅是这一年多的接触,她便看到了李怀德的权势和实力。

    津门之行,她在房间里感受到了周苗苗留下的气息,那是一种失败者的无奈。

    她不想做失败者,也不能失败。

    所以,海选个孩子他爹,就成了这几个月来,韩露最主要的任务。

    聂小光,一直追求她,又为她所看不起的小痞子,要不是他给秘书长开车,她连正眼都不会看他。

    可事到如今,关于她的风言风语传开以后,曾经的追求者纷纷划清界限,免得沾惹风尘。

    唯独聂小光执着,坚持来嘘寒问暖,好像不在意白捡个孩子。

    这让韩露既欣慰又心虚。

    好人做坏事胆战心惊,坏人做坏事理所当然,可生活中哪里有明确的好人和坏人啊。

    所以普通人做坏事,总有愧疚感。

    最近身体的变化愈加明显,李主任的态度也愈加冷漠严肃,让韩露必须做出选择了。

    要么放弃幻想,接受现实,要么选择聂小光,生下孩子,回头再求得李主任原谅。

    在她想来,李主任不得不原谅她,这孩子既是恩情,也是证据,她想要更多。

    要不要选择聂小光,让她犹豫的是这小子曾经对老李做过的狠事与仇隙。

    防备聂小光有别样的心思,她更怕这一切都是那位秘书长的算计。

    她不是周苗苗,接触不到那么多层面,但她还记得当初李学武为了王亚娟对她们的狠厉。

    所以在津门的时候,她选择疏远李学武,宁愿饿着也不去李学武家里吃早饭。

    再一个,她也知道了李学武的一些“情况”,在心里更是鄙夷这种行为。

    李学武和李怀德这种老色皮有什么区别?

    老李都不敢弄出个孩子,他的孩子都已经一岁多了,还敢说自己是正人君子。

    “你干什么去?”

    韩露刚刚来到小车队,手里拎着从家里带来的羊肉馅饺子,是她母亲包的。

    看见聂小光在准备汽车,便走过来问道:“领导要用车吗?”

    “临时有任务,你怎么来了?”

    聂小光还是第一次见着韩露主动,尤其还带了东西过来。

    以前都是他去主动接触韩露,送花送礼物,这还是破天荒头一次呢。

    “我不能来?”韩露有些傲娇地看了他,做转身状,道:“那我走好了。”

    “哎,我就是惊讶问一句。”

    聂小光胆子可大,丝毫没有在意值班室方向的眼睛,伸手便拉了韩露的胳膊。

    韩露虽然不在意这种接触,可毕竟要钓着聂小光呢,清纯还是要装一装的。

    这会儿甩开了他的胳膊,却也没再提要走的事,而是将手里的饭盒塞到了聂小光的手里。

    “我妈包的,我不爱吃。”

    聂小光眼眉一挑,心里想道,你特么不爱吃才给我送来,那你傲娇个屁啊。

    幸好他不是完全的西格玛男人,这会儿还知道理智地思考问题。

    端起饭盒闻了闻,嬉笑着说道:“得,以后这种不爱吃的东西多往我这送,我不嫌弃。”

    “德行吧你——”

    韩露既然选择聂小光下套,便要舍得一点投入,至少要制造“意外”的接触。

    没有意外接触,孩子哪来的?

    她能用早产来解释,可也不能早产四五个月吧,样子总要装一装的。

    所以意外得趁早,最好是你情我愿的,她觉得给聂小光也不亏。

    老李终究是老了,上半场缺乏技术,下半场缺乏体力,最多也就能逞口舌之欲。

    从老李那得不到的,年轻的聂小光一定能给到,女神带着身孕嫁给舔狗,不是很便宜他了嘛。

    “晚上有时间没有?”

    韩露很是难得地提议道:“我想去看电影,你陪我去吧,晚上我不想回家了。”

    “不回家了?”聂小光都准备收拾好饭盒上车走人了,这会儿突然听到了什么有趣的事。

    他有些意外地看着韩露问道:“不回家你住哪?”(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四合院之饮食男女不错,请把《四合院之饮食男女》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四合院之饮食男女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