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亚瑟在四年前造访巴黎时,就对日索凯的倒台有所预见。
众所周知,1832年的六月,受到霍乱影响和自由主义风潮冲击的伦敦和巴黎同样爆发了大规模的动荡事件。
只不过相较于伦敦塔事件,巴黎的六月起义要闹得更加声势浩大,如果不是处置及时,法国国王路易·菲利普也第一时间赶回巴黎稳定军心,那说不准七月王朝的统治就要从此终结了。
但是,两国政府虽然都是很快平息了事态,但是相较于英国方面的冷处理,法国方面对待六月起义的态度就颇有些赶尽杀绝的意味了。
在六月起义结束后,大巴黎警察厅厅长日索凯立马就下达了命令,要求巴黎所有的内外科医生、药剂师等医疗人员必须在24小时内向当地警察局申报其所救治伤者姓名、住址和身份。
至于他这么干是为什么?
结合巴黎警察一贯的行事作风,大伙儿除了秋后算账已经想不出第二种可能性了。
这一措施刚一颁布,就立马招致了社会层面的普遍谴责,相关从业者纷纷拒绝执行该项命令。
迫于压力,日索凯只得放弃强力推行这一命令。
但是转过年,1833年,亚瑟抵达巴黎那会儿,日索凯再度引发舆论注意,不仅仅是因为路易·菲利普遇刺事件,更是因为他在此事发生后,颁布法令禁止报贩在街头叫卖未经官方许可的报刊、出版物和版画。
这项法令虽然在经过一审和上诉程序后被司法部门撤销,但很快,在日索凯的主导下,他们旋即又推动通过了要求街头报贩必须获得行政许可资格才能从业的相关法律。
日索凯的这一系列行为,自然让共和派和波拿巴派很难给他好脸色。
然而,这不代表在奥尔良派那边,日索凯的风评就有多好。
因为在1830年七月王朝刚刚建立时,日索凯曾经受政府委托采购30万支步枪,而最终,日索凯通过商业谈判成功从英国购入了56.6万件英制武器。
这件事乍看上去,好像日索凯完成的不错,但一年之后,发现事情不对劲的《论坛报》忽然公开质疑首相佩里埃和陆军总司令苏尔特疑似在军火与呢绒贸易中各自收取百万法郎回扣。
没过几天,《革命报》也发出了类似的质疑。
而日索凯对此的回应居然是:“两家报社均遭查封,相关负责人已被送上重罪法庭。”
但事后议会组织的调查证实,日索凯在采购过程中以私人名义经办此事,并且用高价购入了存在缺陷的英国步枪,而其中部分被时任战争大臣热拉尔元帅拒收的武器,竟然在几个月后,被热拉尔元帅的继任者苏尔特元帅照单全收了。
可即便调查结果已经证实了《论坛报》和《革命报》的质疑有理有据,可是在日索凯的指使下,法庭依然判处了《论坛报》主编阿尔芒·马拉斯特六个月监禁,并对其处以3000法郎罚款和25法郎给予日索凯的名誉赔偿金。
虽然这件事当时并没有动摇到日索凯在大巴黎警察厅的厅长职位,但社会影响实在是太恶劣了,以致于奥尔良派中以教育大臣基佐为首的温和左翼都在事后与他刻意保持了距离。
而巴黎报界更是恨不得把日索凯挫骨扬灰,以致于他们不惜成天拿着放大镜盯着日索凯的一举一动。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维多克当年被迫从保安部离职,其实也是受到了日索凯的牵连。
记者们对待维多克这样的小虾米尚且如此,当他们发现日索凯在贝尔吉尔街事件上栽了大跟头的时候,那还不得宣扬的人尽皆知?
甚至于,如果把事情想的阴暗一点,那些假情报就是他们提供给日索凯的也说不定呢。
所有关于巴黎警察制度的负面舆论都借着这一件事爆发了出来,而无论是共和派、波拿巴派还是奥尔良派,都不愿意站出来力挺日索凯。
而此时新首相梯也尔也才刚刚上任,这位身材矮小的年轻首相太阳不愿意为了与他非亲非故的日索凯,去牺牲自己的政治前途,因此他很快就把日索凯从大巴黎警察厅厅长这个实权职位上拿下,并给了他一个特别国务顾问的头衔。
通过拿下日索凯,梯也尔摆明了新一届内阁的执政纲领,正如他在国民议会的演讲上说的那样:“我们的国家正陷入空前危机,必须全力遏制混乱局势。要挽救革命,就必须防止其走向极端。无论这些过激行为是来自街头暴动还是制度的滥用,我都将动用强硬的手段予以回应。”
就这样,好巧不巧的,日索凯成了梯也尔杀鸡儆猴的那只鸡,帮助他博得了一片喝彩声,赢得了巴黎报界的拥护,以及251票对99票的议会支持率。
当然了,梯也尔的首相梦其实也没做多久,因为半年之后他便匆匆下台了。
原因是,梯也尔建议国王路易·菲利普效仿英国的立宪君主制,允许首相和内阁全权处理外交与军事事务。
而对于梯也尔异想天开的建议,原本只是打算把他当成傀儡的路易·菲利普不出所料的断然拒绝,并且他还坚称法国不是英国,两国国情不同,法兰西特色的立宪君主制规定了:国王才是外交政策的制定者和军队的最高统帅。
谈过恋爱的人都知道,这种问题只要一问出口,那不管结果如何,都意味着两个人感情的破裂。
自觉别无选择的梯也尔只能辞去首相职务,把好不容易到手的首相职位拱手让给保守派的君主主义者路易-马蒂厄·莫莱。
维多克说到这里的时候,还禁不住笑了笑:“我听说,塔列朗亲王之前就告诉了国王陛下,他说:‘你永远无法真正成就梯也尔,但他会成为绝佳的工具。不过他是那种唯有满足其欲望才能加以利用的人,而他却永不满足。对于你和他而言,最大的不幸在于,你无法封他为红衣主教。’现在看来,真是让他老人家说中了。”
亚瑟顺着二楼的阳台向下看了一眼,他们来的时间刚刚好,维多克带着他们走上二楼时,剧场的弦乐已经起了个低沉的引子。
台下烛台一盏盏点亮,反射在穹顶的壁画上,把整座意大利歌剧院照得像是个精致的珠宝匣子。
“今晚可算是赶巧了。”维多克压低声音,眉毛一挑,带着那股子熟悉的得意态度:“这才是真正属于巴黎的排场,格里西小姐唱的《诺尔玛》,门票炒到了天价,不过不打紧,咱们手里有预留的包厢票。”
维多克推开包厢的那一刻,浮华的气息扑面而来。
厚重的天鹅绒帘幕隔开了喧嚣,里面却是另一番天地。
铺着金边的靠椅,银烛台反射的光芒,正好映在几只准备好的冰桶上。
“来嘛,先压压惊。”维多克手腕一抖,开了两瓶波尔多,琥珀色的酒液在杯中旋转着,散发出甜腻又浓烈的香气。
他把酒杯递给亚瑟和埃尔德,自己则仰头灌了一口,随后满意地呼出了一口气:“要我说,忙了一天之后,再没有什么能比一杯冰镇的波尔多更能解乏了。”
埃尔德忍不住用手抹了抹脸:“见鬼的巴黎……在伦敦,顶多也就是剧院酒吧里点上几杯啤酒和烤肉,哪能在看戏的时候就喝上这种东西。妈的,连灯火都点得这么招摇,亚瑟,你瞧那几个妞儿。”
亚瑟往沙发上一靠,抿了一口酒,目光转向维多克:“老兄,你今天把我拉到这儿来,该不会只是让我们俩听格里西小姐唱歌吧?”
“对啊!”埃尔德在来的路上一直强行按捺着躁动的情绪,眼下他见到亚瑟开口提了,忙不迭的追问道:“难道就没有点儿余兴节目吗?”
维多克眯起眼睛,笑呵呵的开口道:“果然,我就知道瞒不过二位老弟。”
亚瑟身体微微前倾,话锋一转:“你刚才一直在提塔列朗先生……是不是他让你来的?”
维多克哈哈一笑:“没错,他身边人多眼杂,再加上现在身体也不好,所以不方便自己来请你,于是就想起了我这条替他办过几件腌臜事的老狗了。放心,不是坏事。你想必也知道,他现在没有多少干坏事的能力,更没有那份心了。您或许不知道,他现在又开始信上帝了,所以……他只是想请你去他那间位于协和广场的宅邸里,尝尝全巴黎最好的厨师安东尼·卡雷姆的手艺。”
塔列朗说他想请亚瑟吃个饭,亚瑟对此倒是不怀疑。
毕竟塔列朗当年还在伦敦任职的时候,就时常对亚瑟吹嘘他的瓦朗塞城堡和城堡主厨安东尼·卡雷姆。
当然了,这倒也不完全是吹嘘,因为卡雷姆除了担任过塔列朗的主厨以外,还曾经担任过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以及英国国王乔治四世的御厨,哪怕是隔着一个英吉利海峡,亚瑟也听说过他“御厨之王,厨师之皇”的声名。
甚至于,抛开吃饭这件事以外,说塔列朗没能力干坏事,更没有那份心思,亚瑟也可以勉强能理解。
但是,说塔列朗居然又开始信上帝了,这可就有点……
毕竟谁不知道,塔列朗,这位曾经的主教,当年可是被教皇亲自开除了教籍。
他甚至还说出过无数关于宗教的不和谐言论,像是什么,宗教是为了让无知的人守规矩。又或者是,主教身份对我来说就是一件衣服,无论穿上还是脱下都无所谓。
“如果真像是你说的那样,塔列朗先生又开始信上帝了。”亚瑟轻声笑了一下:“那我或许真的该去见他一面,毕竟他都已经预感到自己马上就要下地狱了。”
“你确实得去见他一面。”维多克放下酒杯:“毕竟亲王阁下也说了,这可能是你们最后一次见面了。”
“但是除此之外呢?”亚瑟可不相信半开玩笑道:“他有没有提还钱的事?他还欠了我七十镑的打牌钱呢。”
维多克笑着回道:“你们之间的欠账那就不是我能管到的了,毕竟我对于亲王阁下来说只是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不过,老弟,为了你好,也是为了我好,在你去见亲王阁下之前,你给我交个实底,你和共和派或者波拿巴派的人,应当没有什么牵连吧?”
“你哪怕是猜我和正统派有关系呢。”亚瑟耸了耸肩膀:“维多克先生,你总不能因为我和路易·波拿巴关系不错,便以为我想在法国煽动波拿巴派起义吧?”
“波拿巴派倒是无关痛痒,毕竟情报来源上不是这么写的……”
亚瑟知道维多克的这段碎碎念是故意说给他听的,毕竟这位全世界最杰出的侦探可干不出这么业余的泄密行为,他无非是想要借着泄密来观察亚瑟的脸上有没有出现表情变化罢了。
维多克没能得逞,于是只得话锋一转,试图套话道:“但是,虽然你没有,但是英国外交部那边存不存在……”
“维多克先生。”亚瑟看起来很不高兴:“你大概是忘了我是被从什么地方一脚踹出来的了,如果你不清楚我和我国外交大臣帕麦斯顿子爵的关系,你可以去问塔列朗阁下。”
维多克被亚瑟的话噎了一下,像是被戳中心思似的嘿嘿笑了两声:“好了,好了,都怪我多嘴问了一句,老弟。你别误会,我可不是在替巴黎警察问话,你也知道的,我那帮老同事巴不得我早点进棺材去。只是如今巴黎的局面,你比谁都清楚,街上嚷嚷的是共和派,暗巷里盘算的是波拿巴派,咖啡馆里头叽叽喳喳的是掌权的奥尔良派。有些心理话,老兄我也就是能和你在这包厢里聊聊。到了大街上,谁要是敢随便表个态,那就等于把自己脑袋端上了餐桌。”
他端起杯子,狠狠灌了一口波尔多,抹嘴时神情忽然又收敛了几分。
似乎是为了挽回他在亚瑟心目中的形象,毕竟现如今他在伦敦也有生意呢,维多克压低声音补了一句:“亲王阁下请你去,当然不仅仅是为了卡雷姆的鹅肝和松露……他想见你,是因为去年我们的国王这几年遭遇了太多次行刺,最近一次动手的是一个名为家族社的秘密革命组织……”
维多克把“家族社”这个词儿说得极轻,几乎要被台下合唱的乐声盖过去:“这些家伙自称要继承雅各宾的火种,骨子里却混杂了许多大革命的暴力元素,行事极端,常常一刀子下去连政治口号都来不及喊。虽然他们那次来不及动手就被警方侦破逮捕了,但是拔出萝卜带出泥,案件破获后,警方才发现他们并不是那种三五成群的小组织,如果说没人在背后资助,那实在是说不过去……”(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