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8大门口的婴儿

    “谈嘛,咱跟人家谈,即便不能全都归咱家,也得分咱一部分。”听母亲这么说,唐植桐就知道人家这是相中了自家的菜园子,但这并不妨碍他安慰母亲,利益交换嘛,菜园子让出去也无妨,毕竟自己空间还有菜,李代桃僵供自家一年副食一点问题也没有。

    同时,唐植桐知道母亲不光舍不得院子里的蔬菜,其实更舍不得这套宅子。

    对于很多人来说,活一辈子赚出一套宅子就算成功,哪怕是事业小有所成,等上了年纪,老宅依旧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坎儿,唐植桐理解母亲的想法,但还是坚持了自己的想法。

    张桂芳看着儿子张嘴欲言,最终却只叹了一口气,没有再吭声。

    唐植桐将母亲的表情看在眼里,心里不落忍,笑着安慰道:“妈,即便真要换宅子,咱也是捡着院子大的换,到时候再给您开块地,您想怎么种就怎么种。”

    “好,好。”张桂芳强笑道,对于儿子的话,她并没有当真。

    张桂芳舍不得这里,这里有这她太多的点点滴滴和生活回忆,可儿子明天就要转正了,身为领导干部得发扬风格,自己这个当妈的在工作上帮不上儿子的忙,其他方面就不能再成为挡着孩子追求进步的绊脚石。

    “下次他们再来,您别松口,也别说不同意,就说让他们找我谈。”唐植桐在结束这次谈话的时候嘱咐道。

    至于邻里之间的那些闲言碎语,唐植桐没有说,说出来只会让张桂芳更加闹心。

    “咱妈不舍得,要不就算了吧,咱在这边也挺好的。”晚上再次照知了猴的时候,小王同学劝道,她知道丈夫一直想换一套离北图近一点的房子,好方便自己上下班。

    小王同学知道那边的条件会更好一点,但今天看到婆婆的表情后,她还是有些不忍心。

    “看化工原料公司给什么条件和地段吧,如果比这边差,咱肯定不会搬。”唐植桐笑笑,为了小王同学上下班方便是一方面,也是能拿到台面上最直接的理由,但他今天并没有把这个理由拿出来劝母亲。

    自家盖浴室可以用小王同学喜欢干净的名义当幌子,但换房子这种事就不合适了,省的张桂芳以后后悔联想到儿媳妇再心生埋怨。

    实事求是的讲,能在铁辘轱把这地方有这么一个独立院落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但凡事有利弊。

    老朱下午的话还萦绕在唐植桐耳旁,孟母之所以三迁,很多家庭之所以举债三十年购买学区房,不都是为了孩子能有个更好的环境吗?

    以前这边的街坊就因水费的事情闹腾过,等后面粮食定量一减,副食也供应不上后,唐植桐觉得就不会再是说几句酸话的问题了。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再说了,在这边生活能让自己孩子读北海幼儿园和景山小学吗?

    如果能趁这个机会换套房子搬走,唐植桐还是很乐意的。

    当然,这只是理想状态,能不能还是未知数,所以唐植桐并没有跟小王同学和盘托出自己的想法。

    第二天,7月1日,唐植桐要去参加转正仪式的日子。

    小王同学今天起的比昨天还要早,因为昨天下午丈夫去北图找她的时候,她发现衬衣已经褶皱了,她打算今天多熨一会,争取在丈夫最重要的时刻能让丈夫板板正正、衣着得体。

    “谁家的小奶猫走丢了?叫了老大一会了。跟孩子哭似的,扰人清梦。”听着窗外断断续续、柔柔弱弱的猫叫声,唐植桐伸个懒腰,起床穿衣服。

    “谁知道呢,也许是自己走丢的吧。”小王同学刷了牙,洗把脸,又开始重复昨天的工作。

    “桉子,桉子!”小王同学话刚落音儿,张桂芳慌张的声音从外面传来。

    “咋了,妈?”听着亲妈着急忙慌的动静,唐植桐套上自己的跨栏背心,连脸都没来得及洗,先把厢房的门给打开。

    “大门口有个孩子!”张桂芳隔着门帘儿往大门口的方向一指。

    “咱家大门口?”唐植桐一愣,总算知道了声音的来源,敢情不是小猫,一边问一边朝门口的方向快步走去。

    “嗯,一大早听着动静不对劲,我就想出去看看,刚开了一条门缝就看到了孩子。”张桂芳小跑着跟在儿子身后解释道。

    小王同学听见婆婆与丈夫的对话,衬衣也不熨了,撩起帘子跟在丈夫后面也出了门。

    西厢房离大门口并不远,大门的门栓是拉开的,门是虚掩的,刚才张桂芳并没有再次将大门关上。

    唐植桐将大门拉开,门口放着一个荆条编制的筐子,筐子里面垫着麦秆,麦秆上面是个被旧衣服包裹着的婴儿。

    唐植桐第一反应不是将孩子抱起来,而是躲过筐子,走到门外左右张望,看看有没有人向这偷偷观察。

    “哪个父母这么狠心?自家孩子也不要了?”情急之下,唐植桐甚至祭出了外挂,但外挂范围内没有异常。

    张桂芳没有吭声,毕竟是个母亲,看着孩子一直哭,心里不落忍,伸手将孩子周围的秸秆拿掉,抱了起来。

    “还没满月吧?”小王同学看着那张皱巴巴的小脸,心脏像是被攥了一下似的,脸上露出了不忍。

    “没满月,乳痂还贴在头上呢。”唐植桐往回走两步,探头看了一眼,柔软的胎毛中间夹杂着少量的乳痂。

    乳痂是皮脂腺分泌旺盛、死皮堆积形成的鳞屑状物质,生活条件好了以后,有的孩子脑袋上顶着一大片,但眼前的这个婴儿只有一点点,明显是出生前营养就不太好。

    “桉子,怎么办?”张桂芳想哄孩子,先止住哭再说,手轻拍着婴儿,但效果不好。

    张桂芳自然知道这是孩子饿了,但不敢喂除了奶以外的东西,自家老三当年就是因为没奶水,也找不到有奶水的,万般无奈喂了点小米油,窜稀没止住,就这么没了。

    “恐怕得喂点东西。”唐植桐挠挠头,婴儿明显是饿了,这时最好的哄法就是往婴儿嘴里塞个乳化制品输送器,可自家没有具备生产乳化制品的设备啊!

    “我能不知道喂点东西?问你这孩子怎么安置?算了,总归是条人命,你拿上两个鸡蛋先去后院贾家跑一趟,看能不能请你贾家嫂子过来奶孩子一顿。”张桂芳瞪了儿子一眼,吩咐道,求人就得有求人的态度,若是抱着孩子过去,那就成道德绑架了。

    “行。”唐植桐点点头,快步回屋拿鸡蛋。

    唐植桐认同母亲的做法,虽然不是自家孩子,但毕竟是条人命,不能眼瞅着不管。

    “文文,你去拿个马扎出来,我抱着孩子在这等一会。”张桂芳吩咐完儿子,又给儿媳妇指派了工作。

    初夏的清晨,外面的气温比屋里低一点,对孩子更友好。

    除此之外,张桂芳也有自己的思量,当娘的又有几个是狠心的?她希望孩子的娘没有走远,听到动静后能主动出来抱回去。

    唐植桐来去匆匆,手里抓着两个鸡蛋就去了贾家,两家隔着几个院子,中间还横了一条东花市大街。

    “贾大妈,有个没满月的孩子被扔胡同口了,孩子饿的很,一直哭,我妈看着不落忍,让我过来问问你家嫂子,能不能给孩子喂两口?”唐植桐到了贾家,站在屋门口,开口之前先把握着两个鸡蛋的手伸了进去。

    “哎呀,哪个当娘的这么狠心?碰上了,咱也不能干看着,你跟桉子去一趟。”贾大妈嘴上跟儿媳妇说不能干看着,手上却一点都没有犹豫,从唐植桐手里拿鸡蛋的架势跟抢似的。

    “嫂子,就在我家门口,你先过去,我找朱大爷说两句话。”出了大院的门,唐植桐伸手给贾嫂子指了指,自个却停在了铁辘轱把信息中心门口。

    “孩子?什么孩子?”老朱是个善于抓重点的,仅剩的那只眼冒着对八卦求知若渴的精光。

    “朱大爷,重点是今天早上有没有人拎着筐过来?”老朱关心的重点并不是唐植桐关心的重点,一听老朱这话,唐植桐的心就凉了一半,这多半是没有看到。

    “没看到。又有扔孩子的了?多少年没见到过了。”老朱摇摇头感慨道。

    “那我再打听打听。”听老朱这么说,唐植桐打算跑一趟派出所,这事冒着古怪,在四九城弃婴稀奇,但把孩子包裹好,放在自家门口更稀奇,仿佛是认定了自家能养而且养得起似的。

    唐植桐急匆匆去派出所去的时候,一旁正在打水的楚春雪看着他的背影若有所思……

    等唐植桐跟汪洋一同回到自家大门口的时候,大门口已经聚集了一圈围着看热闹的邻居。

    “看着挺可怜的,要不然就让桉子两口子养着吧,小两口结婚两年了还没动静,说不准这就是他们的送子娃娃呢。”

    “就是就是,怎么也是条人命。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救人一命比建七座塔还积德。发扬风格养个孩子不吃亏,这是个女娃,以后不争家产,养大了还能帮着带孩子呢。”

    两人说话的声音不小,唐植桐刚从东花市大街转进胡同,就听到了两人的动静。

    都是多年的邻居,唐植桐从音色上就能辨别出这两位是昨天老朱口中跟化工原料公司揭自己底的街坊。

    小王同学站在婆婆身旁,听完两人阴阳怪气的“好心建议”,柳眉倒竖,此时也顾不上养不养的了,张口就喷:“你这是宣扬封建迷信,我们能不能生,不劳你操心,真有能耐就先把自家日子过好。还有你,长了张缺德的嘴,要不你把孩子带回家积德?”

    如果这孩子早两个出现在自家门口,小王同学还没有这么足的底气。

    在怀孕之前,小王同学跟唐植桐提过领养,但被丈夫拒绝了。

    虽然她拿出李姨领养孤儿作为例子,可被丈夫一句“那是英烈的孩子,跟普通孤儿不一样”的说法熄了心思。

    “大家伙瞧瞧,怎么还开始骂人了?我缺德?我缺德我有俩儿!你一个都没有!真是好心当了驴肝肺!”这位也不是个怂的,梗着脖子跟小王同学对线。

    铁辘轱把这边有人说桉子的媳妇是什么领导家的闺女,这位也听说过,但她压根就不信。

    哪家领导猪油蒙了心会把自家闺女嫁给一个臭下力的?

    她看不惯唐家这个儿媳妇很久了,瞧那挺着胸脯子、扭着大腚的做派,哪个好人家能教出这样的闺女?

    这两年,唐家又是起房子、又是买自行车,还买了缝纫机,唐家对外说是小两口自己赚的,但她不信,年纪轻轻能赚这么多钱?

    谁知道这些钱是怎么来的?保不齐就是这儿媳妇……哼哼……

    唐植桐全都停在了耳中,他是真想用手术线给这两位来个物理绝育,但那么做才是真正的缺德,最终还是理智战胜了内心的黑暗。

    没必要跟这帮胡搅蛮缠的人说太多,唐植桐隐隐朝小王同学摇摇头,让她暂时别开口,自己接过接力棒,对着两人开火:“这事蹊跷,四九城这么大,怎么好好的孩子单单就扔我们家门口了?谁劝我们养,就算不是她扔的孩子,也跟这事脱不了干系。”

    “汪所长,派出所是不是朝这个方向调查一下?”唐植桐说完,看向汪洋。

    汪洋没有看唐植桐,眼睛一边在围观的街坊脸上扫来扫去,一边回应道:“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汪洋此话一出,围观的街坊神情各异,有的坦然,有的幸灾乐祸留意那两人的反应。

    “看我干嘛?我要是有个闺女,我才舍不得扔!”说积德的那位毫不心虚,瞪着眼跟其他人对视,倒是说唐植桐两口子两年没动静的那位眼神有些躲闪。

    “你不舍得扔,你倒是带回去养啊,就特么知道耍嘴皮子。”唐植桐刺挠了她一句。

    在汪洋的注视下,这位悻悻然住了嘴,汪洋的目光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开口将此事暂时画上了句号:“如果有谁知道线索,尽快到派出所说明情况,可以在年底五好院评比时加分。”

    说完,汪洋指着刚才目光躲闪的那位,开口命令道:“你,跟我到派出所走一趟。”

    “汪所长,我冤枉啊,这孩子不是我扔的。”对上汪洋的目光,这位怂了,眼泪都快流出来了,不知道是急的还是吓的。

    “甭管是不是你扔的,都去派出所说清楚。”汪洋的语气不容置疑,说罢摆摆手:“大早上的,家里男人得上班,孩子得上学,别看热闹了,都散了吧,回家做饭去!”(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不错,请把《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