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里斯本丸号(二)

    话虽然这样说,余切还是希望事情不要发展到特别极端的地步。

    “黑色星期一”并未彻底打击到日本人,而只是其经济危机的预演。大概在两年后,索尼的创始人和右翼政客,就写出了一本奇书——《日本可以说不》。

    书中嘲笑美国的制造业惨淡,快成空壳,离不开日本高科技产品,日本应当有实力说不。

    在现实的商业街中,也开始有日本人在外用餐时,嫌弃白人的体臭,至于其他地方的人,更是臭要饭的,可见这个民族的自信心已经高涨到不可思议的地步。

    搞笑的是,仅仅在此书出版的一年后,日本奇迹就结束了,东京街头到处是空中飞人,幻梦破灭,让此书成了笑话。

    历经一星期,讲谈社、角川出版社和岩波出版社三家的负责人都抵达伦敦。

    余切爱查成分的事情已经名扬海外,根据到访过中国的小平邦彦所说“余先生只和那些承认历史的人进行结交”。

    于是,这三人都自我宣称是“对华友好人士”,都有“不得不为余切出版的理由”。

    余切这边只有代理人卡门,但她够用了。

    其中,讲谈社是社长野间省一亲自前来,诚意很足。73年11月,他曾到访中国,将《燕子花图》屏风复制品赠予中国博物馆。

    “复制品?”

    余切摇头道,“为什么不送一个真的?”

    钱忠书在旁边忍不住说:“《燕子画图》是日本的国宝,这个企业家恐怕没有资格赠予这样的宝物!”

    “复制品就是复制品。”余切还是很不满意。

    卡门有意卖弄她的专业性,介绍道:“讲谈社在日本被认大众型的出版社,这个人想要扭转掉他们出版社的大众印象,所以他们看中了你。”

    “下一个!”余切说。

    仅仅就这一个原因,野间省一就被放到了最后一位。

    下一个是角川出版社,出版人角川春树曾和作家森村合作,出版了反映731人体实验的作品《恶魔的饱食》,当时角川书库冒着极大的本国压力,角川春树也是刚上任不久。

    他扛住了舆论,努力把这本书出版。随后此书风靡全日本,几年时间卖出三百万册。

    “这个人的成分没问题。”余切说。

    角川春树因此最先和余切谈话。

    在卡门的安排下,余切有意在一家酒店顶层的最后一间房等待他。角川春树乘电梯往上,又踱步到走廊的最里面,打开门后,他才看到了余切背对他的身影。

    “余先生!”他保持不卑不亢的面色。

    余切缓慢的转过身。

    这就是“无上的天才”啊!

    他长得真高大!样子也堪比时下流行的硬朗影星。

    角川春树不禁感慨。

    在日本,社长的地位自然要比作家高。不过到了余切这样的层次,情况就大为不同了。

    余切开门见山道:“我正在追查一桩陈年旧闻,涉及到你们对英国战俘的屠杀,事实的真相会对日本国很不利,此外,我也不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能收集到所有证据。”

    “但是我知道事情是真的。”余切以毋庸置疑的口气道,“这是你们做得出的事情!你敢不敢在本国出版?”

    角川春树直接懵逼了,豆大的汗水在几秒钟内凝结而出。

    他就憋出一句话:“您的意思是,在出版《2666》等著作的同时,必须对这本书进行宣发吗?”

    “是的!”

    “我能否有幸了解事情的经过……”

    “不能,我还无法信任你。”

    “那么,我是否能加入到您的追查当中来,这样我至少能对国民……”

    “——不能!”余切有点不耐烦,“我无法信任你,我不想重复第二遍了。”

    “那么,请容许我再考虑一番。”

    余切笑了,也没说话,挥手示意角川春树可以离开。

    完蛋!

    角川春树顿时明白,他决不能离开这间房间,余切不会给他第二次进来的机会。他当即道:“我会按照您所说的出版。但日本出版业也有相关审查委员会,这不是我一个人能决定的。”

    “请您见谅!”角川春树深深鞠躬,等待余切的回复。

    余切走到他面前,忽然笑得如沐春风一样:“我希望你能完全的配合我,我也保证,我完全的出于良心和公义行事。”

    随后,余切主动和角川春树伸出手,两人的手握在一起。

    这还没结束!

    剩下的岩波书库代表是绿川知佳子,她是绿川社长的女儿,是个大美人,曾和余切有过几次合作。

    绿川知佳子来到房间的时候,看到角川春树也在这,心里暗道一声坏了。

    余切也提出了同样的要求,绿川知佳子答应了。

    最后一个人是讲谈社的野间省一,他和余切的谈话就不太愉快了。野间省一仅仅在房间内保持了基本礼仪,出了门后就忍不住大骂:

    就算是这样的作家,也不能这么无礼吧!

    要出版一本书,却什么也不让我知道,谁会愿意做这样的事情呢?

    太瞧不起人了!!!

    房间里就只剩下了两个人。卡门建议选择角川书库,因为这家发行量更大,而且在青少年中很有影响力。

    所以他们在过审这件事情上才很有经验。

    “里斯本丸号”沉船事件,本质是一次未能见报的战地新闻式事件,发生于四十多年前,它需要的是传播性,而不是文学性。

    余切被说服了。

    而且余切不愿意自己的书籍只在某一家出版社出版,这会导致出版社倒过来要挟作家的情况。

    卡门做了这个恶人,向这两人告知结果。

    绿川知佳子明白余切的苦衷,很有风度:“我希望下一次还能和您合作。岩波书库始终为最一流的世界名家服务!”

    “我很抱歉,替我向绿川老先生问好。”余切道。

    获胜者角川春树也没有特别高兴,他不知道余切会写到什么样的程度。

    今天的日本,已经和七八年前不太一样了。

    当时的日本刚刚在经济上崛起,正在谋求历史和解,又碰到中美建交……诸多因素促成《恶魔的饱食》出版。

    实际上,这本书出版后不久,就遭受到了打压。在印制的库存全部销售完毕后,新一批书籍不得不删除部分内容,此后更是改得面目全非。

    今天是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呢?

    中国大陆的蜜月期快要结束,北方的老大哥败相尽显,双方已经在多个层面上,发现那种亲密关系是无法长久维持的,日本是最先感知到这一变化的邻国之一。

    角川春树感到忧心忡忡。

    余切和西语作家的会面则加重了他的担忧!

    为了庆祝余切获得福门托奖项,并且重新回到西语大家庭中来,卡门在巴塞罗那举办了作家聚会,除了正在筹备竞选的略萨之外,大部分西语作家都来了。

    余切也抽出两天时间,远赴巴塞罗那赴会。

    英国和西班牙虽然是两个国家,实际却并不远,大概为一千公里出头,相当于从沪市到京城的距离。

    时隔一个月,余切又一次见到了马尔克斯。

    “你的身体怎么样了?”

    “还不赖,兄弟!”

    众人调笑马尔克斯和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的奇妙友谊:

    前不久,马尔克斯在墨西哥的机场和卡斯特罗相遇,他把《迷宫中的将军》部分稿纸拿给卡斯特罗看,为了看他的故事,卡斯特罗命令飞机停飞,他待在贵宾室和马尔克斯为了剧情激烈争论起来。

    足足六个小时后,卡斯特罗才不得不和马尔克斯相拥而别。

    马尔克斯很感慨:“那真是一段难忘的时光,卡斯特罗是一个特别好斗的人。”

    现场就有另一个好斗的人——余切嘛。

    于是,有好事者问在这两个朋友当中,马尔克斯更喜欢哪一个?

    这难倒了马尔克斯,因为他不愿意在两人之间分个高下。

    余切也好奇马尔克斯怎么选:“无论你选择谁,我都不会责怪你,我们还有很多时间来培养友谊。”

    马尔克斯思忖一番,最后说:“我认为卡斯特罗是个不死鸟,风流倜傥的人物;而余切是一团火焰,他生来就是要发光发热的。”

    “这是个什么鬼比喻!”墨西哥作家富恩斯特很不满意,其他人也附和起来。

    马尔克斯不得不道歉。“他们之间本来就是毫不相干的人物,使你们让我非要来比较的!”

    众人在巴塞罗那一家叫“小鸟之家”的餐厅吃饭,寻欢作乐到天亮,所有人都在回忆过去。

    在场的老人曾经都是左翼立场,在六十年代的十多年间,他们团结起来为了社会议题而发声。现在他们虽然不如当年那样亲密无间,但仍然很怀念那一段时光。

    富恩特斯提到,大概是在1971年的时候,当时大家也在这家餐厅吃饭。由于交谈得过于热烈,以至于没有人点餐。

    餐馆老板等待很久后,终于忍无可忍,推门而入道:“你们这里谁会写字?”

    原来,老板以为这些拉美人是因为不会写字,才不点餐的。众人当时都呆住了,不知道如何回答,最后马尔克斯的妻子主动说“我会写字,我来点菜”,才算把尴尬结束。

    要知道,这一群人当中,可有好几个大文豪级别的人物。

    马尔克斯拍手笑道:“你看,西方对我们的歧视是深入骨髓的;无论我们谈论的话题有多么高雅,只要我们还是拉美人一天,他就会以为我们是一群没有文化的乌合之众。如果当时坐的是一群欧美白人,哪怕是一群农夫呢?餐馆老板就不会这么无礼!”

    余切听到这个故事很受触动。

    自他成名以来,这种拉美人碰到的隐性歧视,其实他也碰到了不少。

    譬如沃森谈论“中国人的智力最高,其他人智力更低”会被批判,如果事情倒过来,“中国人是东亚病夫,其他人体魄强健”,沃森就不会受到那么大的批判。

    里斯本丸号事件不也有相同逻辑吗?

    中国渔民冒着枪林弹雨,拯救了英国战俘——当这种好事情是中国人做的时候,国际媒体就失声了,假装看不见。

    而反过来怎么样?

    英国人总是在强调他们打得稀烂的滇缅战役,强调他们在亚洲战场上的贡献,忘记支援过他们的中国远征军;美国人无时无刻不在要求,中国人应当对“驼峰航线”上美国飞行员的壮举感恩。

    这虽然是应当的,可他们的行事太双标了。

    好事是他们做的,就大力宣扬;好事是中国人做的,就一语不发。

    这种默契的打压,就连老莫利这样的当事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各位!”余切拍了拍手,吸引到大家的注意力。

    他主动感谢之前在《朝闻道》的发表上,这些作家表现出的帮助。

    随后,余切提到“里斯本丸号”事件。众人都明白了,他想要宣传这件事情。马尔克斯带头承诺,一定会替余切发声,其他人也一个接着一个答应:“战斗的年代又回来了,如果我这把骨头还有用处的话,我希望能帮到你。”

    又有人说:“还好略萨不在!他需要争取日裔的选票!”

    马尔克斯听到这话后,对余切笑了一下。

    他在聚会结束后,详细了解了“里斯本丸号”事件的内幕,然后道:“这显然是一件真事!为什么?因为他们极度害怕你的文章发表,千方百计的阻拦你。”

    “如果不是他们做的,他们就一定有坏的心思,否则为什么不愿意让真相大白?”

    ——一切都发生的特别快。

    两天后,当余切回到伦敦的时候,墨西哥作家富恩斯特已经在杂志上谈论到“里斯本丸号”事件:“我确信这里有一桩真相被默契隐藏了,他们不想听见沉船下的声音。”

    马尔克斯也在报纸上说:“1942年,在西太平洋的中国沿岸,曾经发生过一起不为人知的沉没事件……”

    余切和角川书库签订了正式的协约。他要求“里斯本丸号”事件,必须一字不差的发表在日本,否则他便会随时收回。(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文豪1983不错,请把《文豪1983》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文豪1983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