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军抵达汉中,汉中之战即将开始!

    画面来到另一边张献忠的营帐中。

    此刻营帐内的气氛压抑而沉闷,张献忠正借着微弱的灯光喝着闷酒。

    那酒不是什么好酒,而是最劣质的烧酒,喝下去苦涩难咽,还辣嗓子,仿佛一把火在喉咙里燃烧。

    但是此时此刻,能有酒喝就不错了,因此张献忠也没敢挑剔。

    在他旁边,还放着一碟炒豆子以及一只烧鸡。

    炒豆子是军队里的物资,虽然不多,但也算是给张献忠的一点慰藉了。

    至于那烧鸡,则是之前他手下的一个亲兵在林子里打来的,然后他毫不犹豫地留给了张献忠。

    不得不说,这烧鸡现在也算是一等一的稀罕物了。

    估计除了张献忠之外,也就只有李自成能吃上一口了!

    没办法,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粮食紧缺得厉害,甚至都不能保证最底层的农民军每天两碗稀饭了。

    最底层的农民军每天只能靠着一些稀薄的粥水来维持生命,许多人都已经饿得面黄肌瘦,走起路来都费劲!

    为此,农民军每到一处地方都会自发地挖掘草根、树皮,以及所有一切能吃的东西来充饥。

    他们如同饥饿的野兽一般,在这片山林之中搜寻着食物。

    这就导致他们所过之处,整片山林都是光秃秃的。

    张献忠撕下一根鸡腿咬了一口,虽然肉质已经有些发柴了,但他还是吃得津津有味。

    然后他又喝下了一杯烈酒,那酒如同火焰一般,在他的胃里燃烧着,带给他一丝温暖和慰藉。

    但即便如此,他的心中却满是无奈和苦涩。

    说实话,他是真的越来越后悔之前为什么非要来投奔李自成了。

    他要是不去投奔李自成,而是等个一两个月的时间再去投奔朝廷,那说不定他现在也能当朝廷的官了!

    也不至于搞到现在和李自成一起困在这十万大山里,也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出去!

    更要命的是,他知道自己现在的处境非常危险,因为李自成对他并不完全信任,他随时都有可能被李自成抛弃或者杀害。

    想到这些,他的心中就充满了恐惧和不安。

    不过现在后悔已经没用了,毕竟世上可没什么后悔药。

    张献忠知道自己已经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无法回头了!

    如今,他只希望他们能够顺利活着走出这秦岭山里,然后到达汉中。

    至于之后的事情,他已经不敢想了!

    现在的他,只想活下去,就是他最大的愿望了!

    只不过,他也不知道李自成会不会给他这个机会.

    哎!

    一时间,张献忠又是无奈地叹了口气,那叹气声中,充满了无尽的苦涩和无奈。

    时间如同白驹过隙,匆匆流逝,转眼间,就来到了三天之后。

    而就在今天,朱慈烺的大军也终于顺利抵达了汉中!

    出现在他们视线之中的,就是汉中和秦岭山之间唯一的一个关隘了,名为武休关!

    武休关如同一条巨龙盘踞在那里,守护着汉中的大门,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而此时此刻,所有的汉中官员、武将全部都在武休关外等候着。

    这一刻,所有人的都脸上洋溢着期待和兴奋的神情,毕竟朝廷的大军一到,他们就再也不用害怕李自成的农民军了!

    “快看,大军到了!”

    突然之间也不知道谁喊了一句,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前方。

    紧接着,他们便看到不远处的地方,一支庞大的军队正缓缓而来,如同一条巨龙一般,蜿蜒曲折地向前延伸着。

    为首的赫然便是以关宁铁骑为首的骑兵先锋!

    他们骑着高大的战马,穿着闪亮的铠甲,气势汹汹地向前冲来。

    那马蹄声如同雷鸣一般,震得大地都颤抖起来,让人心生敬畏。

    虽然出发的时候,朱慈烺只带了五千关宁铁骑,但是这一路上他不断吸纳当地的守军扩充自己的队伍。

    因此时至今日,已经有一万骑兵了!

    这一万骑兵,在大明的其他地方或许算不上什么,但在四川一带,却绝对算得上是百年难得一见了!

    因为四川一带多山地,根本不适合骑兵作战,所以一直以来,四川一带都没有什么大量的骑兵!

    全部加起来的话,可能连五千都没有。

    可是如今却来了一万骑兵,这阵仗当真是把所有人都看呆了。

    特别是那些来自于贵州的土司将领们,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更是一个个吓得呼吸都变得急促了起来。

    要知道,他们的那些土司老爷们家里也就最多几百骑兵而已,如今出现在他们面前的,那可是一万骑兵啊!

    这一万骑兵摆开阵仗,简直宛如一条游龙!

    而且那些骑兵个个人高马大,身体强健,根本不是他们这些土司兵能相比的!

    骑兵过后,出现在众人面前的便是朱慈烺的龙辇了。

    那龙辇如同一座移动的宫殿一般华丽而威严,由六四匹高大的骏马拉着,缓缓向前行驶着。

    龙辇之上,朱慈烺端坐其中。

    此时的他早已换上了一身华丽的龙袍,头戴翼善冠,脸上洋溢着从容的神情。

    当看到龙辇出现的瞬间,四川总兵刘佳胤率先反应过来,然后立刻俯身下拜,动作干脆利落,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

    “臣四川总兵刘佳胤,率汉中文臣武将恭迎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刘佳胤身后的一众武将也纷纷反应过来,他们如同多米诺骨牌一般一个接一个地跪了下去,整齐划一的动作就像是一场精心排练过似的。

    紧接着,他们齐声喊道:

    “臣等参见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那声音震耳欲聋,仿佛要冲破云霄。

    与此同时,朱慈烺的龙辇缓缓停了下来。

    紧接着龙辇上的帘子轻轻掀起,露出了一张年轻而英俊的脸庞。

    他的眼神深邃而坚定,透露出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成熟与稳重。

    朱慈烺先是打量了一下众人,随后淡淡的说道:

    “诸位都平身吧。”

    那语气平淡而威严,仿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听到这话,众人这才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

    与此同时,朱慈烺也走下了龙辇。

    紧接着,众人便看到了朱慈烺的模样。

    当看到出现在眼前的竟是一位少年时,一些人难免感到有些惊愕。

    毕竟这其中的一些人并不了解朱慈烺,也不知道朱慈烺的年纪,而且自古以来哪有尚未成年的太子带兵打仗的?

    只有刘佳胤等人知道实情,因此泰然自若,脸上没有丝毫的惊讶之色。

    下了龙辇,朱慈烺看向眼前的文臣武将笑道:

    “诸位,多余的客套话本宫也就不多说了,此战关乎我大明的国运,希望诸位都可以全力以赴。”

    “等打完这场仗之后,本宫一定会为诸位请功。”

    众人听到这话,赶忙再次拱手。

    “请太子殿下放心,臣等一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紧接着,朱慈烺也不再多说,而是让人牵过来一匹马,随后独自翻身上马。

    坐了一路的轿子,他实在是不想坐了!

    眼见如此,众人也不好说些什么,只能各自骑马跟在了朱慈烺身边,一行人直奔汉中而去。

    后方的十几万军队如同一条蜿蜒的长龙,缓缓向前推进。

    人群中,有一个人看起来似乎毫不起眼,并且还跟在了最末端的位置。

    而这个人就是李定国!

    作为太子爷指定派来汉中的人,李定国肯定是要来迎接太子的。

    然而眼下的这种时刻,他的官职确实有些拿不出台面,因此也只能站在最后面了。

    不过当然,李定国其实还挺喜欢这样的,毕竟要是走在最前面的话还要和那些高级官员和武将阿谀奉承,这事儿他实在是干不来!

    朱慈烺这个时候也没留意到李定国,他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和四川总兵刘佳胤以及贵州总兵林兆鼎了解如今汉中一带的局势上。

    他们一边骑着马,一边交谈着,朱慈烺认真地倾听着两人的汇报,不时地提出一些问题。

    刘佳胤和林兆鼎则详细地回答着朱慈烺的问题。

    聊着聊着,朱慈烺突然想到了什么,他的眼神在身后的人群中扫视了一圈,然后问道:

    “李定国何在?”

    周围的人听到这话,目光齐刷刷地看向了跟在最后面的李定国。

    李定国也是微微一愣,他没想到朱慈烺会突然提到自己。

    但很快他还是反应了过来,赶忙策马追了上来,然后在马上拱手道:

    “臣在。”

    朱慈烺笑着说道:

    “你也来了啊,刚才没看到你,本宫还以为你没来呢。”

    李定国赶忙回道:

    “回太子殿下,臣一直都在,只是站得远了些。”

    朱慈烺点了点头,随即说道:

    “那便在一旁随驾吧。”

    李定国应道:

    “臣遵旨。”

    随后策马跟在了一旁。

    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四川总兵刘佳胤心中大大的松了口气。

    同时心中暗自庆幸:

    还好自己之前没有得罪李定国,他说的事情也都全部答应了下来,要不然这个时候要是被李定国在太子面前穿小鞋,那他可就真的吃不了兜着走了!

    不过此时此刻,朱慈烺可不知道刘佳胤心里在想些什么,而且他也不在乎。

    他一边骑马前行,一边继续问一旁的李定国道:

    “听说你最近一段时间从那些投降的农民军中挑选出一些人组建了一支军队?”

    李定国自然知道这种事情是不可能瞒过朱慈烺的,因此当下便说道:

    “回太子殿下,确实如此,臣打算用农民军来劝降农民军,就算将来要把他们迁移到辽东,也可以直接转化为辽东当地的守军。”

    顿了顿,李定国又说道:

    “不过太子殿下放心,他们是绝对忠于朝廷的。”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定之色,仿佛在向朱慈烺保证。

    朱慈烺自然明白李定国的担忧,随后淡然一笑道:

    “这种事情不用再强调了,之前本宫已经说过,只要投降的人都是我大明的子民,以前的事情本宫也不会再追究了,只要他们以后忠于朝廷就好。”

    李定国没有再说话,只是骑在马上对朱慈烺深深的行了一礼!

    朱慈烺又再次问道:

    “李自成那边如今到底是什么情况?”

    李定国回道:

    “之前根据一些投降农民军的讲述,如今李自成那边的人数已经不足十九万了,又过了这么些天,臣估计现在应该已经不足十八万了,甚至有可能会更少。”

    朱慈烺听到这话,心中不由得叹了口气。

    因为他知道,这代表着已经有十万左右的百姓死在了秦岭山里。

    说实话,如果可以的话,朱慈烺倒是希望李自成没有入川,然后双方在河南大地展开一场最终决战。

    要是那样的话,是不是那十万百姓也不用死在这秦岭山里了?

    不过当然,现在说这些也已经晚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无法再回头。

    很快,一行人便来到了汉中,军队在汉中城外驻扎,朱慈烺只带着净军、锦衣卫和亲兵入城。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明朝在汉中其实也有一位藩王。

    这位藩王叫朱常浩,是万历皇帝的第五个儿子,封号瑞王。

    瑞王府坐落在汉中城的中心位置,是一处宏伟壮观的建筑群。

    高大的围墙将王府与外界隔离开来,围墙上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烁着五彩的光芒。

    王府的大门庄重而威严,门前的石狮子栩栩如生,仿佛在守护着这座王府的安宁。

    不过话说回来,这位瑞王总共在汉中也没待多少年,而且早在去年的时候,就带着全家一起来到了京城,并且留在了京城。

    大概他也知道伴随着农民军开始向陕西发动攻击,汉中这个地方有可能也保不住。

    与其在汉中等死,还不如乖乖去京城待着,然后等着去海外!

    总而言之,现在汉中的瑞王府是空置的,刚好可以作为朱慈烺的临时住所。

    而且因为早知道朱慈烺要来,所以如今这瑞王府也早已经被收拾得妥妥当当了。

    府内还留着一些原本的仆人,他们穿着朴素的衣服,眼神中透露出一种紧张和期待。

    等到朱慈烺来到瑞王府之后,一群人黑压压地便跪了下来:

    “奴婢参见太子殿下!”

    朱慈烺看到这些人点了点头,随后他突然又想到了什么,然后看向一旁的唐王问道:

    “唐王叔,这次的朱家军中有没有瑞王的子嗣?毕竟咱们这也算是到了瑞王的封地了,总不能反客为主。”

    唐王显然也做过这方面的功课,听到这话赶忙说道:

    “回太子殿下,此次朱家军中并没有瑞王一脉的人。”

    哦?

    听到这句话,朱慈烺多少有点惊讶。

    毕竟他当时可是说了要召集所有的宗室子弟组建朱家军,怎么偏偏就没有瑞王一脉的人呢?(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不错,请把《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