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欲当许子远?

    双方在前线互相试探。

    洛阳的尔朱荣也已经第一时间便收到前方送来的战报。

    上党到洛阳只需要两天,野王到洛阳甚至一天都不需要,尔朱荣也是一个极其擅长用兵之人,自然清楚情报的重要性。

    他不亲临前线,不代表就不重视前线的情报。

    “莫贺咄大军行进如此缓慢……”

    尔朱荣放下手中的公文,面色有些凝重。

    行军速度慢只是表面上的东西,其内在含义不亚于两军对垒,对方突然拉出一支规模高达几千人,身披打磨光亮的明光铠,威风凛凛的精锐骑兵。

    打磨光亮的明光铠得耗费多少钱?

    能拉出这样一支精锐骑兵来,其家底得有多厚?

    眼下也是如此。

    高羽亲率十数万大军,人吃马嚼,而且还是冬天,消耗远比其他季节要更大。

    行军速度却依旧不急不慢,只能说明高羽手中的粮草十分充足,所以他压根就不着急。

    若是粮草不充足的话,即便是举兵来攻,肯定也是追求速胜,怎么可能在行军路上磨磨蹭蹭?

    “该死,他从哪里弄来那么多粮草?河北、河南此前饱受战乱,大量良田荒废……”

    粮草这玩意还能变出来不成?

    苏绰却提醒道,“此前我等在河北、河南撤军撤的过于仓促,田地虽荒废,然河北、河南终究是中原核心地带,我等并未毁坏其水利设施。”

    地荒废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连带着周围的水利设施也一并毁坏掉。

    尔朱荣表情一滞。

    此前他将河北、河南视作自己的囊中之物,怎么可能会兴师动众的在这两个地方搞破坏?

    河南、河北作为中原地区最膏腴的地方,水利设施发达,这才是最重要的。

    而且……

    当初尔朱荣是一片局势大好,差一点就要平推高欢的情况下,被高羽带兵前来突然击溃。

    他甚至都来不及收拢溃兵,便带着亲卫仓皇逃窜到并州。

    其他人能好到哪儿去?

    高羽几乎就是瞬间收复了河南、河北,尔朱荣就算是想搞破坏都没有机会。

    “况且……臣亦有所耳闻,自孝……先帝加封为山东道大行台后,其刚一到山东之地,便广纳工匠,令其改进铁质农具,还遣人研究农耕技艺。”

    苏绰本来想说孝庄帝,这是元恭上位后,给元子攸拟定的谥号。

    但又想到元子攸是怎么死的,这才匆匆改口。

    尔朱荣神情多少有些不自然。

    突然提及,他脑海中便浮现了那位‘风神秀慧’,捍卫了大魏皇室尊严,捍卫了天子气节的男人。

    尤其是其死之前,抓着自己的胳膊,说出最为怨毒的话,“今日朕便要让世人皆知,尔不过是一弑君篡逆之辈!”

    很显然。

    元子攸用自己的身死,确实做到了。

    哪怕尔朱荣昭告天下,将锅全部甩给了背叛自己的奚毅、朱瑞等人,也不会有人相信。

    甩甩头,尔朱荣理了理自己的思绪。

    “也不至于变出这么多粮食来吧?”

    苏绰却摇摇头接着说道,“丞相,推广铁制农具,推广更先进的耕种技艺,再加上河北、河南等地水利发达,恢复生产很容易。”

    “且……我亦听闻,高贼会奖励耕种优良者,哪怕其是府兵的部曲,亦能得到擢升、封赏,因而……河北、山东、河南等地之民,人人勤劳耕种。”

    尔朱荣闻言,默然不语。

    他在关中确实是抄作业,但也并非完全照抄。

    很多东西不是说想抄就能抄的。

    他上哪去弄那么多能工巧匠?

    他上哪去找第二个贾思勰?

    归根结底还是人缘差,明明他在洛阳的时候变主动结交各路英杰,可最终又收获什么成效?

    大家都不乐意投靠他。

    反倒是高羽。

    就算嫌弃尔朱氏祖上乃是羯人,但高家兄弟又能好到哪儿去?

    他也可以像高家兄弟那样,自认是汉人,但为何这些汉人世家偏偏就是不肯接纳他呢?

    原因嘛。

    尔朱荣其实心里知道。

    当他让军队在黄河边对满朝公卿、大臣们挥动屠刀的时候,就注定会是这样的结果。

    当时的高羽也劝过他,但在那种情况下,尔朱荣别无他法。

    眼见尔朱荣心情有些沉重,苏绰又连忙开口道,“丞相其实也不必过于着急,似这等技艺,只需抓些人回来便能清楚,我等日后亦能在关中推广。”

    “黑獭在关中组织民夫兴修水利,恢复田地,来年关中定然也能丰收。”

    “希望如此吧。”

    粮食能不能丰收,还得看老天爷赏不赏脸。

    万一来一场大旱,进而引发蝗灾,那才叫人间炼狱。

    “既然莫贺咄不急,那我等也无需着急,跟他耗着,他在并州、河东也有大军,后勤压力巨大,我等以逸待劳,耗得起!”

    “丞相所言极是!”

    说罢,尔朱荣又看向东面,“希望王相能够成功……能够让莫贺咄生疑,亦能缓解野王的压力。”

    前线战场两军对垒。

    但真正胜负不一定是在野王那边分出来。

    又不是双方要在野王打仗,就注意力全部都只放在野王,其他地方就跟时间暂停了一样。

    尔朱荣瞄准了一个人。

    被加封征西将军,替高羽坐镇河南的侯景!

    ………………

    荥阳城外东北方。

    高羽在兵出邺城的时候,便同时令人向正在围困上党的高昂等人以及在大梁城内驻扎的侯景都送去消息,让他们配合自己。

    侯景第一时间便领兵,步骑总共三万余人,兵出大梁城,向前一路推进到汴口。

    汴口位于荥阳东北方,乃是多条河流汇入黄河的口子。

    占据这个位置。

    能威慑荥阳城内守军,同时也能牵制黄河对岸怀县和平皋的守军。

    毕竟这里有渡口,若是怀县、平皋守军北上援助野王,侯景便能下令让大军渡过黄河前去攻城。

    安营扎寨的地方离黄河并不远,但冬季黄河水域的流量锐减,且这一段流速缓慢,若是在夏季定然能听到黄河水的奔腾之声。

    “将军。”

    一人冲进营帐内,侯景手上的动作稍缓,却还是用牛角尖刀切下一块肉放入嘴中,慢慢咀嚼,鲜美的肉质跟香料结合在一起,让他回味无穷。

    不急不慢的端起酒杯,将杯中珍贵的葡萄酒一饮而尽。

    这才抬头看向来人。

    此人唤作侯子鉴,乃是侯景的族亲。

    “何事。”

    侯子鉴左右张望了一番,凑到他跟前,俯身在其耳边低语了一番。

    侯景脸色微变,眼珠子滴溜溜的转了几圈后,又露出些许笑容,大手一挥,“我亦是念旧情的人,故友前来,岂有不见之理?”

    “将他带来吧。”

    侯子鉴迟疑了片刻,提醒道,“眼下这个局面,将军见他若是传到丞相耳中。”

    侯景却不以为意,“无碍,让慕容绍宗知道也无妨,大大方方的带进来。”

    “喏!”

    不一会。

    一身着儒袍的中年文士被侯子健带了进来。

    此人便是尔朱荣身旁的绝对心腹,王相。

    “哈哈哈,许久未见,万景风采依旧啊。”

    王相大笑着恭维道。

    侯景也跟着笑了,但却没有说话,也没有起身的想法。

    王相也不尴尬,反而主动接着开口,“丞相早年间便言万景乃是知兵之人,今我入你军营一看,果真如此。”

    侯景把玩着酒杯,露出一抹玩味的笑容,“巧了,丞相确实曾夸过我,就是不知你说的哪位丞相?”

    王相一脸正色,“自然是先帝与当今陛下所立的丞相!”

    “哦?这不巧了?我家丞相也是先帝与当即陛下所立。”

    王相一愣。

    元子攸在位时,尔朱荣便是丞相,元恭作为尔朱荣亲自拥立的皇帝,自然不会剥夺他的丞相之位,也没有这个能力。

    元修立了高羽为丞相,被废之后,自然也就成了先帝。

    确实巧了。

    “万景何故捉弄我?洛阳乃是国都!天子居于国都方为正统!”

    “可有传国玉玺?”

    王相冷哼一声,“传国玉玺在南朝岛夷手中。”

    侯景闻言笑了,他看向王相,“若你前来是欲与我逞口舌之快,还是请回吧,若有其他要事,便速速说来。”

    “还是你欲要效仿那许子远?眼下正值两军对垒,前来给我传递紧要军情?”

    王相略一拱手后,正色道,“既是故友,我自然是为你带来一场泼天的富贵!且非我欲效仿许子远,此番前来我是劝说万景效仿许子远之举,助我家丞相一臂之力。”

    “待到功成之时,丞相定然不会辜负于你。”

    “富贵在何处?”

    王相拍拍手,营帐外,他的随从顿时便抬进来好几个箱子,他笑着将箱子掀开。

    里面装着的是各种金银珠宝。

    “区区薄礼,乃是丞相令我特意送来。”

    侯景起身上前看了看,确实都是极为珍贵的珠宝,他却装傻道,“这些珠宝确实富贵,但却远远谈不上泼天富贵吧。”

    “这不过是见面礼罢了。”

    王相摆摆手,“似万景你这等知兵、用兵之人,丞相清楚你的才华,区区征西将军太屈才了,如明珠蒙尘啊!”

    “哦?”

    “我家丞相有言,若万景你为其效力,当加封车骑将军。”

    王相一看侯景没有动静,继续加码道,“且……当封王!河南王!”

    “封王?”

    侯景饶有兴致的打量着他,“这么看得起我?”

    “那是自然!在丞相眼中,万景可是不输高家兄弟的当世人杰!”

    “你,我乃是故交,你应当知晓,我与贺六浑、莫贺咄相识于微末,情同骨肉兄弟,我岂会轻易背叛他们?”

    王相却立马反驳,“非是背叛,我亦知晓你与高家兄弟的关系非同一般。”

    “今日,我便站在万景你的位置来替你分析一番。”

    “你将莫贺咄、贺六浑视作兄弟,他们是如何待你?”

    “莫贺咄依仗的乃是其麾下的汉人世家,汉人向来轻视我等,处处排挤,且你祖上是羯人,我家丞相族上亦是羯人,同宗同源啊!”

    “眼下莫贺咄势大,你助他如锦上添花,我家丞相式微,你助他如雪中送炭!丞相的性情你亦了解,你若雪中送炭相助,丞相定然绝不负你!”

    侯景笑了笑,“车骑将军,还封王,丞相倒是看得起我。”

    “那是自然!我家丞相不看出身只看其能力才华,当初莫贺咄身份卑鄙,丞相不照样欣赏其勇武,对其委以重任?”

    王相苦口婆心的劝说道,“万景这些年亦读史书,想必你也知,当初世人皆看好四世三公,雄踞河北、燕、幽之地的袁绍,然最终胜者是不被所有人看好的魏武。”

    “当年世人皆畏惧西楚霸王的勇武,然最终夺得天下的人乃是蛰伏关中的汉高祖。”

    “我家丞相有鲸吞天下之志,万景何不为自己寻一个更好的出路呢?”(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我的哥哥是高欢不错,请把《我的哥哥是高欢》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我的哥哥是高欢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