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历二十七年(公元1649年)7月25日,京城,墨子学院,电器系教室
徐绍对着新一届毕业的电器系学子滔滔不绝道:“师兄,来我的商社吧,十五薪,二十薪那些都是虚的,经济好的时候才能拿,经济差的时候,最多给你发两袋米。
师弟我来实的,你们只要过来,月薪30元,做出了成绩,我直接给各位师兄配股,反正这些股份最后不会在我手里,我配起来不心疼,绝对比你们去的官营作坊大方。”
这一年多来,徐绍他们研发的留声机在整个京城大卖,虽然一台价格高达30元,对很多青年工匠而言,用三四个月工钱买这样一台留声机,追赶京城最时髦的潮流是划算的。
所以徐绍即便不断的扩充产能,每个月要生产上千台留声机,依旧供不应求,不管是黑胶唱片还是留声机,都算是高科技,高技术的,普通的人不经过一段培训是很难断工匠,更不要说,徐绍还要继续搞研发,那需要的人才就更多。
但现在整个天下懂电器方面知识的,基本上都在墨子学院,北方电器商社,电报商社这三个地方。他想要招优秀的人才,那只能招他这些师兄了。
电器学子郑源好笑道:“小师弟,你这是打算挖老师的墙角,老师可是招募了我们去北方电器商社当大匠,你不怕老师揍你吗?”
这个世界上最懂电力学的应该就是徐晨了,这些电器系学子上课的书籍读书徐晨编撰的。这些电器系的学生都听过徐晨的课,所以他们都喊徐晨的老师。
其他学子哄然大笑,他们在学院待了四年,可没少见他们老师揍这位小师弟。
平日那么有威严的老师居然会被小师弟弄的破防,以至于和普通的父亲一样,追着打自己的孩子,不过这倒让他们这些学生觉得老师更加亲近一些。
徐绍满不在意道:“商场无父子,更不要说我的商社也有大同社的股份,父亲凭什么揍我?”
玩笑开完之后,郑源带着一丝崇拜道:“我都已经答应老师去北方电器商社,建设电网,争取早日把整个电网铺满京城,铺满天下各个城市,所以就多谢小师弟的好意了。”
“比起赚钱,我等更希望看到这天下都有电网串联起来,让我民朝的城市即便是在夜晚,也如同光明之城一般。”
显然对这些电气学子而言,他们更看重事业的成就感,而非金钱。
徐绍暗道:糟糕,老爷子忽悠人的本事太强了,要动用一些盘外的手段。
徐绍招来自己的掌柜道:“这是我们声韵商社的掌柜项声,他是我们早几届的师兄。但你们知道他来我们声韵商社前在做什么吗?”
众人摇头。
徐绍揭开谜底道:“管理遵化钢铁厂的洗澡堂,专门为工匠发放洗澡票。”
众人一阵哗然,一位学院的师兄,按他们的想法应该到一个能发挥自己才干的岗位,发洗澡票显然有点超出他们的想象了。
徐绍乘胜追击道:“官营作坊就是这样,一个萝卜一个坑,有时候坑满了,那萝卜只能移位了,等待空出来,萝卜才能填进去,我们声韵商社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各位师兄只要去了,我还巴不得发挥师兄的才干,肯定不会做这样买椟还珠之事。”
“官营商社一身的官气,条条框框太多了,根本不能自由的发挥师兄你们的才干,我们就不同了。师弟我也是学习电器的,不存在外行,指导内行的情况,我肯定能发挥各位师兄的本事。”
这还真让不少人迟疑起来,最终在徐绍的这番忽悠下,有十五个电器系学长答应了加入他的声韵商社。
出了墨子学院,徐绍对项声道:“师兄,这段时间你就住在墨子学院,盯住答应了去我们声韵商社的15位师兄,把合同准备好,签了字就给半年的工钱,可以把我们的留声机也送一台给师兄们,再送一辆马车给他们,这些师兄弟们一定要拿下来,这关乎我们商社未来的发展。”
“我太了解这些师兄了,从小都在读书,虽然是读书的天才,但没见过什么世面。脸皮薄,不懂得拒绝人,我们这样解衣衣之,推食食之,他们即便有悔意也不好意思反悔。”
项声一脸无奈的看着徐绍道:“你想招人才也不至于拿我做台阶吧,还有我们遵化钢铁厂,没你说的那么官僚。”
项声也是高材生,不过他学的是钢铁专业,他去洗澡堂卖澡票倒是事实。不过却不是什么一个萝卜一个坑,而是因为他得罪了他们厂长,这才被贬到了洗澡堂去发澡票。
但他虽然只是一个小的技术人员,却有师兄,有老师,他们自然不会看着项声就这样被打压。就是通过关系,把他转到了声韵商社做掌柜。
徐绍马上双手合十,不断鞠躬道歉道:“师兄,这不是为了我们商社未来的发展,委屈师兄了,等这批电器师兄过来之后,我让账房给师兄多发一个月的工钱做奖金,要是你觉得还不够,我把我那辆马车也借给你,你带着我们的留声机去见见你老师和师兄弟,让那钢铁厂的厂长看看,什么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项声摇头道:“去显摆就算了。”
两人来到京城外的郊区,声韵商社的厂房,从扩大规模之后,他们的厂房就搬迁到,城外的电器工业区当中了,这里都是生产各种电子器械作坊,主要是生产电线,电报机,电灯,还有各种稳压变压的电器,属于明朝的高新科技区了。
回到作坊,他巡视了一圈车间的生产线,而后就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拿出一张胶盘,放在留声机上,他快动的摇动把手。
“是谁敲动我窗,是谁撩动琴弦~~。”一阵悠扬的歌声从留声机当中传出来,徐绍闭目享受着这悠扬的音乐。
忽然他办公室的大门打开。徐绍开眼询问道:“不是,给了你一个月的假期,怎么这么快回来了?”
李旭翻白眼道:“人家不需要我,我还是眼不见为净。”
“想着现在商社业务繁忙,我就回来了!”
现在他们弄出的声韵商社规模越来越大,原本的小作坊现在已经成为了一家拥有上百人的中型作坊了,但即便是现在三班倒的生产,依旧难以满足越来越庞大的市场,现在他们的留声机不但在京城产销,在整个北方也十分产销,甚至通过海运卖到南洋,江南等地。
这两个地方都是富裕之地,中产富户极多,留声机对这些家庭来说是一种非常好的精神产品,快速受到这些家族的追捧,现在他们商社外的作坊几乎每天都停满想要拉留声机的商人。
所以李旭知道商社在大发展,所以在知道自己父亲不需要自己安慰之后,马上回来。
“你这是从哪里弄来的歌,我怎么没听过?”
李旭就是负责刻印黑胶盘的,由他负责找歌手,戏班来刻录胶片,所以这段时间他几乎听光南腔北调的各种歌曲,他可以很确定,这首歌是他从未听过的,而且曲风也非常独特,好像是徐绍父亲的风格。
徐绍得意道:“这是我父亲编曲作词,由我母亲亲自唱的,天下独此一份,你自然不可能听到。”
李旭惊讶道:“社长也会弄这样的靡靡之音?”
徐晨也写过许多歌曲,像什么《团结就是力量》《英雄儿女》等歌曲,但这些歌曲都是让人慷慨激昂,使人振奋,和这首歌曲的气调来说完全是两种风格。
徐绍翻白眼道:“都说了这是我父亲写给我母亲的,难道你想让我母亲吼嗓子唱这歌。”
李旭佩服道:“单独为伯母作曲写歌,这不就和戏文当中才子佳人一样。”
徐绍也自豪道:“老爷子博古通今,很多本事连我的亲儿子都是刚发现,你以为只有这一首歌,但实际上这样的歌,我家有整整一柜,每个碟盘都是不同的歌曲。”
而后他叹口气道:“这也就不怪父亲把母亲迷的五迷三道,弄得我们在家里都没什么地位。”
都说女子虽弱为母则刚,但他知道自己和大哥在母亲心中的地位远远比不上父亲。
李旭听完马上抢过这张碟盘道:“既然你家有一柜子,那这张胶片就借我听听。”
“你拿走了,我怎么和母亲交代!”徐绍气的直跳脚。
8月25日,京城,福临戏院。
朱由崧驾着马车,停进停车场,而后带着周耀文走向西苑的2楼包间。
周耀文担忧道:“你说的这个土豪会投资我们的球馆吗?”
朱由崧道:“这就要看我们兄弟的口才,但就现在而言,投资球馆,稳赚不赔,我有一半的概率可以说服孙哥。”
两人走进了孙耀阳包下来的包间。
孙耀阳笑道:“朱兄来了,坐,戏曲马上要开始了。”
而后他询问道:“这位兄台是谁?”
朱由崧找一个近的位置坐下道:“他是锦秀球队主教练,也是球队的东家,锦秀球队是我们京城的乙级球队,前年还得过一次联赛的冠军,打进过甲级联赛。”
孙耀阳也看过几场足球赛,只不过经历了金山的打打杀杀,所谓的激烈足球赛,在他看来也不过是小儿过家家一般,所以比起足球赛他更喜欢听戏曲。所以听完这介绍,他也没变什么表情。
朱由崧察言观色马上说道:“孙哥,这足球赛虽然不怎么赚钱,但影响力大,周教练那是在顺天府都能说上话的人,甚至元首,尚书也会经常来看足球赛,拥有一支足球队,在京城那其地位和那些有钱的富商完全不同。”
这引起了孙耀阳的心动了,这一年多来,他考察了京城的各行各业,又知道了很多像他这样的金山客,被骗光了钱财,好一点的只能重新返回新大陆去挖金矿,差一点的直接被抓枪毙了。
所以现在他对投资极为谨慎,他手里只剩下4万多的养老钱了,这些钱要花光了,他可能再要返回金山,只是这次他没有把握自己能活着回来。
他在朱由崧的帮助下,花了上万元,在京城买了十几套房产,出租出去,每个月能收租六七十元,算不到很赚钱,但胜在稳当,加上其他存在钱庄里面的钱财,他每个月能有200元左右的收入,在京城也算是高收入,能让他过上富裕的生活,当然就是没什么地位。
孙耀阳道:“你想让我投资你的球队?”
周耀文道:“我是想让孙东家和我们共同建设一个足球场,现在我们景秀足球场借用的是中学的足球馆,每次都要分掉一半的球票钱,我们球队打算新建一个万人规模的足球场,按照乙级联赛,现在一场3分钱的球票钱,一场球赛我们就能赚300元,要是再加上球馆商铺租金,收益更高,我投资这个球馆只需要1万元。”
“一万?我考察考察再说。”孙耀阳虽然有点心动,但这毕竟不是一笔小钱,他还是决定先多了解一下足球赛的情况,再决定是不是投资球场。
“当当当当当!”这时候戏曲开幕的锣鼓声音响起来了,但让孙耀阳愕然的是,台上一个演员都没有出场,只有一个大喇叭对着观众。
很快,这个大喇叭把戏文唱出来了,但这还是引起了看戏观众的一阵哗然了。
孙耀阳气愤道:“赵老板,我一个月花10元,包你的戏院,你就给我看这种铁喇叭。”
戏院的老板马上出来解释道:“这是京城新的流行方式,已经有很多戏院用这种方式唱戏了。”
但台下的观众并不满意道:“人家喜欢用这种方式唱戏,只需要2厘,你收了我们1分钱,也用留声机来糊弄我们,退钱,退钱!”
台下的观众不满,纷纷要求退钱。
不过有一点,这个赵老板没说出来。这种赛博唱戏是京城最近的流行趋势。
留声机开始在京城大规模普及之后,有点是徐绍他们意料之外的,胶片反而成为他们最大的利润,现在的一张黑胶唱片,即便是两面都刻录,大概也就10分钟左右,最多就录两首歌,一段评书,一幕戏曲。
这就导致用留声机听歌还可以,但想要听一部完整的评书和戏曲,少的要刻录七八张唱片,多的要10来张。
留声机越来越多,唱片的需求反而越来越多了,尤其是那种客栈,酒楼这些服务场所,购买留声机对他们来说是小钱,但摆一台留声机在自己店里面,那档次就高了一层,可以鄙视没有留声机的店铺。
当然最重要有留声机的酒店,能吸引更多的客户,这种经济利益才是实实在在的,所以最开始留声机的客户,除了是那些富裕家庭,酒馆,客栈,甚至是说书铺才是主要购买。
几个月下来,京城开始流行起赛博说书的潮流,赛博听戏曲朝,那些说书铺子和戏院,不再雇佣说书先生或唱曲先生,而是直接在自家店的大堂,放一个这样的留声机,然后把唱片放上去,就可以听说书,听戏曲。
这种赛博唱戏对戏院来说太划算了,在京城这地界,30元连个草台班子都请不起,但现在只要买台留声机,再花个十几元,刻录一个《天仙配》《梁祝》等戏曲,就可以开门营业了,更关键的是,这些胶片可以反复用,一直到用坏为止,成本顿时降了十几倍,利润提升了好几倍,赛博唱戏,深受京城戏院的喜爱。
虽然没有画面,导致许多老戏骨不愿意听,他们还是喜欢去正规戏院,但他们的戏票便宜啊,只要正规戏院的五分之一,还是吸引了不少囊中羞涩的观众的。
这一年时间,靠着留声机的风潮,京城多开了上千家赛博戏院,赛博说书馆,他们以低廉的价格深受京城百姓的喜爱。
但任何一个新生事物,有人喜欢就有人讨厌,赛博唱戏连人都看不到,他们打赏,他们叫好也无人关注,虽然引起许多老戏迷的厌恶,这样看戏一点互动性都没有。
福林戏院的观众大部分都是不喜欢赛博唱戏的保守派观众,福临戏院的动作自然引起了他们不满。
还有就是赵老板把他们当傻子耍,哪怕你真赛博唱戏,提前通知下,把门票的价格降下来,大家意见也不会这么大。
但结果却是大家花着看戏的钱,看的却是一个留声机,门票的费用比其他的地方贵了五倍,这不是赤裸裸的耍人。
孙耀阳道:“赵老板,给你一刻钟时间,要不让戏班上来唱戏,要不然你就给我退钱?”
“没错,我们要看真人唱戏,不是看这个大喇叭唱戏。”
“我这就是请戏班,请各位稍等片刻。”赵老板只能冷汗直流,不断的鞠躬道歉。(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