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工业国家对农业国家的降维打击

    大同历二十七年(公元1649年)11月14日,夜,京城张府。

    张献忠虽然是朝鲜将军,一年当中绝大部分时间都待在朝鲜,但他在京城还是留下了一座府邸,方便他在京城落脚。

    从元首府出来了之后,他就邀请自己在军中的老兄弟,来他家喝酒聚会。

    他派管家准备了一桌丰盛的晚餐,当晚高大壮,贺六,王二,高天赐,姜朝等相聚一堂。

    张献忠看着众人道:“怎么老杨,老赵,老田没有来?”

    高大壮道:“老杨,老赵在准备远征西班牙军务,没时间过来,托我跟你说一声。”

    张献忠骂道:“那西班牙国王也太没品了,战败了还不肯认输,竟然做起了海盗的勾当,就这样的人也配当国王,朝廷早该组建远征军,给他一个狠狠的教训。”

    王二没好气道:“西班牙王国距离我们有2万多里,你以为远征军是那么好组建的,这一仗打下来,朝廷又不知道要花费多少钱,要不是西班牙劫掠我国的海商,我是不大同意组建这远征军团,太不划算了。”

    张献忠道:“有些事情不光得算经济价值,不打这一仗欧罗巴人怎么会老是和我们做生意?”

    张献忠也有人在新大陆,他也了解新大陆的情况,知道那些欧罗巴人不老实,借着西班牙的手骚扰他们的殖民。

    贺六继续道:“田见秀在接见安南国的义军,安南义军被被郑氏打的只能躲在群山当中,现在请求我们大同社支持。元首的意思是打算派一支军官团,帮助义军训练军队,学习组织建立根据地。”

    大同社对南中各国态度一向就是,这些国家不干涉大同社的自由贸易,大同社也不会干涉他们国内的事务。

    这个态度让南中各国的国王是松了一口气,他们本以为大同社会入侵他们的国家。

    却没有想到,大同社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新大陆,虽然他们也羡慕新大陆有金矿,银矿。

    但在内心当中这些国王是庆幸的,要不是新大陆有金矿,银矿,也不至于吸引住大同社的目光。

    从这十几年的经验来看,在新大陆没有完全开发光之前,大同社不会把注意力对着贫瘠的南中地区的。

    但这些国王还是高兴太早了,不干预这些国家的内政,不代表完全不在意这些国家。这些国家如果出现了起义,大同社就会帮助义军,推翻这些封建王权的国家。

    毕竟工业化需要的是市场和原料产地,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天然对工业化是个巨大的阻碍。

    就像这次日本激战了13年,人口死了一半,但封建武士,贵族,大名也基本上死光了,这样一张白纸的地方,才好建立工业化的体系,纳入大同社的市场当中。

    人来齐之后,众人一阵谈杯换酒,回忆往昔,好不畅快。

    酒过三巡之后,他们来到大厅,张献忠拿了一张黑胶唱片出来,在留声机那里摇了几圈,一首抒情的歌曲就从留声机里面唱了出来。

    张献忠坐下笑道:“京城的变化倒是越来越快,现在听歌曲都能直接用机器来完成了。”

    他指着顶上的电灯道:“这玩意儿我想破了脑袋,也想不通它到底是如何发光的,还有这留声机居然能刻录人的声音。电报可能一日千里。”

    他摇头道:“这世界真是越来越看不懂。”

    高大壮道:“看不懂就多学习,不一定要精通这些事情,但要晓得他们的原理,这样才能跟上这个时代。”

    张献忠忽然小声问道:“听说几个月前元首和总理大臣斗的很激烈,现在怎么样了?”

    贺六严肃道:“没你想的那么严重,有社长在,斗不起来,总理大臣退了一步,成为远征军的统帅。下一届的总理大臣一个是胡益堂,这样的话,总理大臣府就能贯彻刘元首的想法。”

    张献忠松口气道:“那就好,只要大同社不出事,俺老张在朝鲜才能待的安心。”

    王二调侃道:“听说你今天在元首府,被刘元首骂的狗血淋头。”

    其他的老兄弟也是一副戏谑的表情,看着张献忠,他被刘永骂的消息,大家当然都知道。

    这两年朝鲜在民朝的名声可不怎么好,报纸上几乎天天在骂朝鲜,朝鲜的纺织作坊主,更是被骂的狗血淋头,个个成为了十恶不赦的大恶人。

    张献忠无奈道:“俺老张也知道做的不对,但没办法,朝鲜穷,国小民贫,土地还多是山地,这些年跟着我们大同社,勉强过了点像人的日子,但也最多饿不死了。

    元首说那是血汗工厂,我承认,但就那血汗工厂,一个月下来能赚一元多,这在京城可能算不得什么,但在朝鲜能买能买300来斤麦子,够一家人吃两三个月,在汉城居中的工匠偶尔能吃一顿肉食,这样的生活在朝鲜已经可以算是富农。这样一份这样的差事,朝鲜人都要抢着加入,这种事情我怎么阻止的了?”

    高大壮严肃道:“你还是要想办法限制这些奸商。”

    贺六道:“尤其是你明目张胆的挖直隶行省的墙角,这些年多少的纺织厂迁移到你朝鲜去了,你那朝鲜布又抢了多少直隶纺织厂的份额。

    我闺女都是在天天骂朝鲜,说你朝鲜布质量差,就靠打价格战,扰乱市场,是劣币驱逐良币,元首现在才骂你,已经是看到你是我大同社元老的份上。”

    姜超也跟着说道:“张大哥,本来我也想支持一下你的,但是买了朝鲜布,那真是一言难尽,想帮都帮不上。”

    张献忠苦笑道:“我这些年一直就是在想办法,一方面作坊,另一方面加大朝鲜人来民朝务工的额度,同时迁移一部分人去新大陆。”

    他无奈道:“民朝百姓嫌弃煤矿危险,但一个月15元的收入,我给朝鲜的低级官僚也没有这个收入。”

    “就这样一个要冒风险的挖矿差事,在朝鲜想要抢到这一份差事都要打破头,这些名额我每年都要努力平衡各方。”

    贺六惊讶道:“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差距,1元钱,在我明朝连老者都雇佣不到。”

    高大壮淡然道:“你把朝鲜看成几十年前的明朝这就合理了,我大同社发展产业几十年,现在我们一年收税3亿元,看税收就知道天下的财富增加了十几倍,只要把这些财富合理的分配给百姓两国自然有10倍的收入差距。”

    高大壮的话,让所有人恍然大悟,对呀,十几年前一个工匠不就赚个一两多的银子,也就是现在1元钱。

    王二无奈道:“终究是普通百姓太穷了。”

    11月15日,一年一度的公民义务再次召开。

    原总理大臣李文兵,表示组建远征军事务繁忙,他分身无暇,难以处理民朝的政务。不参与这一届总理大臣的推选。

    元首刘永提议胡益堂接任新的总理大臣,同时表示总理大臣府事务繁重,应当增加两个副总理大臣,分担产业发展和农田水利发展的事务。

    并分别推举了山东巡抚罗伟,水利部尚书陈子龙担任副总理大臣。

    在场议员以绝对的多数票认可了刘永的提名。

    公民议会之后,刘永开始大范围的调动民朝的高层。

    原直隶巡抚傅山调任水利尚书,金山总督陈子昂调任直隶巡抚,调督察御史蒋乡泉为远征军教谕,原殷洲都督赵胜为新督察御史。

    自此能贯彻刘永想法的总理大臣府自此组建成功。

    11月20日,金城,下湾村。

    征兵的文书下达到下湾春,春生这才知道自己儿子大头偷偷的报名参军了。

    春生勃然大怒,追着大头打那三条街,当年就是大同军在工地上把他救下来的,所以他并不反对自己儿子参军,他只是气愤自己儿子不和自己商量一下,还是参军文书下达,他才知道此事。

    不过打也打过了,骂也骂过了,这兵还是要当的,三日后,村里10个报名参军的家庭,摆了一桌丰盛的酒菜,宴请了家里的亲朋好友,来庆祝此事。

    朱由检带着朱慈良也来到春生家,春生诉苦道:“这事情弄得我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朱由检看着自己儿子安慰道:“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不过去新大陆也不算差,待在那里有500亩田地分,哪怕回来了也有一份好的差事,而且大同社组建了远征军,春生要是幸运的加入进去,立下战功,那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春生听到这话对自己儿子严厉道:“我也不指望你成为一个大英雄,但上了战场不能当逃兵,不能当孬种,你父亲我这条命就是大同军救下来的,没有大同军就没有我,也就没有你,你敢当逃兵,我就不认你这个不孝子。”

    大头不满道:“你就不能盼着我点好,我就不能在战场上立功,做大英雄。”

    春生大怒,想站起来教训大头,但被朱由检拉住道:“说的没错,到了战场要做大英雄。”

    11月25日,武装部派遣一辆披红挂彩的马车,来到了下湾春,而后大头为首十名参军的村民,也是个个披红挂,穿着武装部为他们提前发好的军服,个个精神,光彩照人。而后昂首挺胸的从家中走出来。

    “噼里啪啦!”这些新兵的亲人,点燃的爆竹,全村人都围观他们登上马车,羡慕的看着这些新兵。

    大同社建立不到30年,但已经彻底改变了这片土地上,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习俗。

    现在的民朝良家子就是要当兵,选择职业,最好的就是成为钢铁厂的职,收入高待遇好。

    对于农村的农户子弟,参军和读书,是两条并列改变命运的通天大道,甚至参军还在读书之上。

    读书相对来说农户子弟竞争优势没有城市子弟强,但在参军这条道路上,大同军的将领还是更喜欢踏实肯干的农户子弟,每年参军的名额七成是留给农户子弟的。

    农户的子弟参军三年了,锻炼了体魄,训练了纪律,再经过半年的培训,就是非常优秀的工匠学徒,关键是他们普遍比城市的工匠更加吃苦耐劳,大同社的官营作坊也乐意接受这些退伍的士兵。

    而对农户而言,自家子弟有本事在军中继续深造,那就是彻底改变命运了。

    次等,哪怕退役之后,也能在城市当中吃上一份铁杆的庄稼,这对农村子弟来说,已经算是鱼跃龙门了。

    就这样大头这批新兵,在全村人羡慕的目光,先坐马车来到武装部,集合之后去了火车站,一路来到了天津卫的新兵营,休息了1日之后,就踏上了前往新大陆的海船。

    大同历二十八年(公元1650年)2月24日,新大陆,望汉城。

    经过了近三个月的长途跋涉,这批运载着1万新兵的舰队,踏上了新大陆的土地。

    “带好自己的个人物品,一个一个下船。”新兵连连长大喊道。

    大头跟着自己的班长,背着自己的背包,走下了生活了近三个月的海船,刚一下床,整个人就不适应,一阵天旋地转,整个人好像倒了一般。

    新兵连长对这一幕太习以为常了,他大声道:“往边上走,不要堵着路,适应一下就好了。”

    与此同时,赵胜带着殷洲都护府高层前来迎接李文兵一行人进入都护府

    来到都护府之后,李文兵看到赵胜询问道:“殷洲大陆的情况如何?”

    赵胜对着庞大的殷洲沙盘道:“西班牙人在新大陆的势力,只剩下加勒比海的几个岛屿,现在进攻这些岛屿,唯一的麻烦是要越过葡萄牙人的殖民地。”

    吴亚军冷笑道:“这个麻烦快要解决了。我们武装本土的土著,不断袭扰葡萄牙人的殖民地,这些葡萄牙人本来就人少,在当地更是为非作歹,无恶不作,现在他们只敢躲在庄园和坞堡当中,我军只要派一个师足够夺下葡萄牙人所有殖民地。”

    民朝不是闭关锁国的封建王朝,对欧洲各国的情况不说是了如指掌。但也是大致了解的。葡萄牙国刚刚从西班牙人的控制当中解脱,本土的国民也不过百万上下,这在东方只能算是个小国,他们在殖民地的人就更少了。以前葡萄牙人靠着武器装备的优势降为打击土著人。

    但现在大同社同样用火枪武装土著,哪怕土著人的组织力差,战斗力差,但几百倍人口的优势,还是把葡萄牙人打的摇摇欲坠,现在殖民地都很难保得住了。

    李文兵想了想道:“没时间和葡萄牙人浪费时间,和他们谈判,只要交出殖民地,我们可以让他们带着私人财产离开,同时保障他们在民朝的商业利益,要是他们敬酒不吃吃罚酒,就先灭了他们。”(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不错,请把《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