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你们真的是在找死啊!

    嘉兴府城,城郊的一处宽大空地上,此刻正是一派热火朝天之景。

    来自湖州府的家奴青壮们,经过几日的简单列阵行军和训练,已经渐有了几分模样。

    此刻正在互助会首领伍青、董世忠等人的带领下,化身钦差大人的帮手,帮忙整编着嘉兴府家奴中挑选出来的青壮。

    在齐政看来,这就跟带孩子一样,第一个孩子确实难带点,但第二个孩子很多时候就可以由第一个带了,等到后面那基本就可以是他只负责“生”,完全不用再操心带的问题了。

    这也是他敢搞这一手的底气所在。

    民意、民变这种东西,就像一条凶兽,你敢把他放出来破局,就必须要有能把它关回去的本事。

    否则那就跟养虎为患没什么区别。

    有了湖州府的收伏经验,齐政在嘉兴府的如法炮制,并没有遇到什么阻拦。

    不管这些当地官绅认不认可越王就是幕后黑手的推断,但奴变的风险是实打实的。

    你平白无故让他们释放家奴,还他们自由,而且还要花钱雇佣这些本来可以肆意压榨的家奴,他们铁定是一万个不愿意,齐政就是舌灿莲花也不行;

    但如果在家奴闹事,破家杀人,基业无存的可能下,让他们雇佣家奴,齐政以钦差之尊再去说和双方,他们就乐意了。

    而且,很乐意。

    就比如之前齐政收拾好了湖州府的收尾,安顿好了绝大多数恢复自由身的家奴们,看着整个湖州府恢复了往日的安宁,满意离开之时,竟是湖州知府邵承志领着满城士绅,齐齐十里相送。

    那姿态,哪儿还有一点抵触与防备,就差跪下喊一声义父别走了。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了嘉兴府。

    因为都是人烟稠密的富饶之地,又蓄奴成风。

    就湖州、嘉兴这两府已获自由身的家奴中,竟然总共挑选出了将近五千各方面都合格的青壮,大大出乎了齐政的意料。

    原本他以为,以他这相对严格的标准,一府之内,能挑出几百上千人就很好了,没想到竟然有这么多。

    果然还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啊!

    眼下的他,已经让互助会的人搜集了嘉兴这些家奴们的情报,其中一些重要的内容,都挑选出来,通过百骑司的渠道先送去了中京。

    之所以还没动身,是因为嘉兴府还在按照交叉法,让辖境内的士绅们认领着雇佣数量,分配着雇佣人手。

    另一方面,他则是要等一个人。

    正想着,张先匆匆赶来,“公子,张将军来了。”

    齐政眼前一亮,登时起身,迎了出去。

    而另一边,苏州卫指挥使张世忠也没有一点拿大,快马赶来的他,在远远瞧见齐政的身影之后,便立刻翻身下马,一路小跑过来,在齐政面前单膝跪地,“末将张世忠,拜见齐侯!”

    对于眼前这位年轻人的了解与佩服,整个天下或许都没有几人比他张世忠更深。

    当初苏州商会会长洪成与苏州知府林满勾结倭寇,私放倭寇进入苏州城中的那场倭乱,早就彻底折服了他的心。

    在齐政的谋划下,以流民为主,训练出的军队,以近乎零伤亡的战绩,真真切切地全歼了上千实打实的倭寇!

    要知道,等闲的卫所兵,要歼灭这些倭寇,哪怕在成功合围的情况下,也至少要数千人,而且伤亡绝对过千。

    齐政打出的这等战功,放在当前这种倭寇为患的情况下,绝对是实打实的大捷了。

    也就是因为一些更深的政治原因,不能公开宣扬,但他张世忠可是亲眼目睹了的。

    不仅如此,齐公子还将几乎所有的战功让给他了。

    那战功大到,让他不往自己身上砍两刀的话,收下心里都发慌。

    所以,他本身对这位齐公子就是钦佩有加,更何况还有先帝和现在陛下先后两任皇帝对他的密令。

    不然凭借当初齐政分润给他的抗倭功劳,他早就该升了,何至于钉在这苏州卫指挥使的任上这么久都不挪窝。

    此番齐政下江南,最激动的人中,就有他一个。

    因为他知道,他终于要升了。

    飞升的升!

    所以,接到齐政的传信,他几乎是马不停蹄地赶了过来。

    齐政笑着将他扶起,“张将军辛苦了。”

    张世忠慨然道:“齐侯说的哪里话,能为朝廷,为齐侯分忧,乃末将的福分。”

    他没胡说,齐侯这种又有本事,还不吃独食的高人,能跟着他做事,还真是他的福分。

    齐政哈哈一笑,“张将军,你这么说话,可太抬举我了。走吧,咱们进去说。”

    进了帐篷坐下,齐政也顺势收起了寒暄的架势,收敛神情,开口问道:“上次抵达苏州,人多眼杂,未得细细询问,张将军的兵练得如何了?”

    张世忠坐镇苏州城,既有朝廷要将苏州彻底纳入囊中的考虑,也有让他以卫王和凌岳当初的练兵场所,悄悄练出一支能支持朝廷江南后续行动的精兵的用意。

    张世忠抱拳道:“有当初小公爷留下的练兵之法,末将又借助沈家提供的水泥,将观音山中的练兵场扩大了一大片。最近一年,苏州卫一月一轮训,别的不敢说,以末将麾下将士目前的战力,能打十个以前的苏州卫。”

    说起这个,他昂首挺胸,显然颇为自得。

    而齐政这会儿认真端详也发现,张世忠的确比以前更干练锐意了些。

    齐政缓缓点头,陆十安执掌的南京,尤其是苏州这个曾经拿下的根据地,就是他此番的重要倚仗。

    就算越王真的掀了桌子,他也有把握应对最坏的情况。

    可以冒险,但不能毫无准备地冒险。

    齐政又问道:“你带了多少人过来,沿途情况如何?”

    “末将按照侯爷密信的吩咐,带了一千五百精锐前来。一路疾行军,沿途并未遇见阻拦,但肯定消息已经传到了那些士绅的耳中。”

    齐政缓缓点头,“那就按照计划,交一千精锐于本官,本官这儿有五千青壮,你亲自带三百精锐将他们领回苏州,好生锤炼,我有大用。练好这批人,你封爵有望!”

    张世忠激动地点了点头,接着询问道:“那这五千人的身份?”

    齐政想了想,“先不入编,暂时以民兵编队,此事本官向陛下请了旨意的。他们的首领,本官会额外给他们官身。”

    张世忠松了口气,看来齐公子果然还是懂军伍的,不然要让他来解决这五千人的编制,那人都得麻了。

    “至于剩下的两百人,还有另一项任务。”

    “请侯爷吩咐。”

    齐政起身,踱着步子,缓缓道:“江南的奴变,自湖州、嘉兴、严州三地始,逐渐蔓延,盖因江南士绅盘剥太甚,必将引动众人效法,勃发于江南各省。”

    “此事虽于我等有利,但若是控制不好,便可能由奴变而至民变,届时破家毁屋,杀人越货,血火处处,便非我等本意,本官这个钦差也愧对江南百姓。”

    “故而本官纠合湖州、嘉兴奴变领袖,成立互助会,赶赴各处,既可帮助这些饱受压迫的家奴,有组织有章法地挣脱枷锁,同时也能将这场奴变控制在不流血,不乱民,斗而不破的程度。”

    “这些摆脱了奴籍的人,可按照湖州嘉兴两地的手法,与士绅谈判雇佣,解决其生计问题,至于一些无法成为雇工的老弱妇孺,则由地方官府暂时设法安置。”

    “同时从他们处搜集情报,以待后续彻底肃清江南。”

    他看向张世忠,“这些,本官会派人随队主持,不劳张将军的人手费心。你这剩下的两百人,只需要办好一件事。”

    “保护好本官派出去的使者和互助会的头脑们,让他们不至于被人截杀或者伤害。”

    “另外,抵达地方之后,可以从家奴群体中,挑选部分青壮进行整编,不需要多强的战斗力,强化他们的组织纪律性,让他们在局势反复的时候,有基本的自保能力即可。如果遇到特别好的苗子,在征得他们同意的情况下,本官做主,准许你可以挑选其充入苏州卫。”

    张世忠默默体会了这一番话,大致明白了其中的种种关窍,点头答应。

    既然没有异议,齐政便将伍青等人都叫了进来。

    随着嘉兴互助会与湖州互助会的合并,互助会核心层的人数也扩大了不少。

    但在齐政的主持下,还是以伍青为首,嘉兴方面虽然略有不甘心,但也没办法。

    齐政此刻就看着嘉兴互助会的几个人,“两家合并,还是伍青做了头儿,你们心里可是有不服?”

    那几人连忙说着不敢。

    齐政也不与他们争辩,“服不服,问题都不大,本官给你们一个争取的机会。接下来你们要继续,以互助会的名义去往浙江,去往整个江南,去帮助更多未被解救的家奴,最主要的是,让他们的斗争,既有组织能力,又不能犯错出事。这个不用本官多说了吧?”

    众人齐齐点头,齐政接着道:“眼下谁是领头人,不重要,一切等大局彻底定下来之后,还会有一次论功行赏,但在这之前,我希望你们不要干出那种争权夺利的事情来,否则本官定不会饶了他!明白吗?”

    众人一听这个,紧迫与期待都起来了,当即沉声答应。

    接着齐政便又向他们介绍了张世忠,以及接下来的安排。

    众人方才已经看见了张世忠麾下的雄雄精兵,被震慑了个十足,此刻一个个都老实得很。

    对齐政接下来的安排自然更没有异议。

    让他们各自下去准备之后,齐政看着张世忠,“张将军,那两百人的人选你需要好生斟酌一下,挑选些机灵的,必要时候,也算是帮本官多一双眼睛嘛。”

    张世忠立刻明白,重重点头,“大人放心!”

    旋即齐政写了一张调兵文书,盖上了钦差大印,交给张世忠,补上了抽调这一千精兵的手续。

    而后,齐政便叫来两个护卫,让他们先行前往杭州府城通报,自己已经动身前去的消息。

    看着齐政的吩咐,张世忠犹豫了一下开口道:“侯爷,末将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说吧。”

    “末将愚见,杭州那是虎狼之地,侯爷没必要再以身犯险啊!”

    齐政先是点了点头表示收到了这份关心,而后笑着道:“这话确实有道理,但是陛下以江南之事托付于我,我又岂能畏首畏尾。杭州虽险,但只要越王不掀桌子,本官不会有什么危险。”

    张世忠沉声道:“但就怕越王掀桌子啊!”

    他能说出这句话,显然是真关心齐政的安危,也是真的在表忠心了。

    齐政微微一笑,言语之间充满了霸气。

    “本官去杭州,就是不让他掀桌子的。”

    一个时辰之后,齐政领着一千苏州卫精锐,动身去往了杭州。

    这一千人,虽然气质还是差了以前凌岳训练那一批流民军少许,但也比起寻常禁军都要强悍,让齐政对张世忠的能力有了更清楚的定位。

    翌日,清晨。

    齐政抵达了他并不忠诚的杭州城。

    当队伍来到城外,眼前的景象让随行的众人都有几分惊讶,就连跟着齐政见识过不少大场面的田七和张先都忍不住挑眉。

    只见城门外,杭州知府及其佐贰官员、杭州卫指挥使及麾下将领、杭州织造局织造太监、杭州监察御史、以及江南总督行辕的一众属官,在城门外站了个满满当当。

    那叫一个群贤毕至,人满为患。

    而且,地上甚至还铺上了红毯,一旁的树上也挂上了彩带,比起齐政第一次抵达杭州城的寒酸样子,简直是仿若云泥。

    身后队伍中不明就里的苏州卫将士并不觉得有什么,他们苏州当时就是这么迎接钦差大人的。

    但田七等经历了上一次情况的,几乎是下意识地便警惕了起来。

    田七扭头对齐政道:“公子,这不对劲啊!”

    齐政神色平静,没有任何自以为是的喜色,也没有什么慌乱的表情,淡淡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走就是了。”

    众人便这么朝着城门走去。

    不料就在距离城门不到五百步的时候,前方三百余步的小路之中,竟直接冲出一队人马。

    惊得齐政身旁的队伍抽刀声一片,如临大敌。

    好在这队伍只有十余人,而且他们是直奔城门而去。

    当这队伍出现,城门口的众人立刻恭敬行礼,“拜见总督大人!”

    这整齐的动作,响亮的声音,就像一记耳光,扇在了身后钦差一行众人的脸上。

    而这时候,那支队伍中,领头之人才“后知后觉”地回过头来,瞧见了身后的钦差仪仗。

    旋即他扯动缰绳,打马上前,迎上了走近的钦差队伍,远远拱手,朗声道:

    “齐侯!久违了啊!”

    江南总督俞翰文爽朗地笑着,就好似真的老友重逢一般,与齐政拱手为礼。

    齐政并没有拿捏姿态,同样笑着道:“俞大人,久违了。”

    齐政挥了挥手,队伍自动给俞翰文让出了一条路。

    俞翰文打马上前,和齐政并肩而行,笑着道:“先前外出巡视,听说齐侯来过杭州,未曾得见,刚刚才回来,不知齐侯驾临,可绝对不是要跟钦差大人抢道,下官万万没那个胆子,齐侯可千万不要怪罪啊!”

    齐政摇了摇头,“俞大人尽忠国事,本官佩服还来不及呢,岂有怪罪之礼。”

    “本官也这么觉得,这不都是分内之事嘛,你看这些人,居然还”

    俞翰文指着前面的迎接队伍,扭头看着齐政,“齐侯不会以为他们是来迎接你的吧?”

    如果说,先前的举动,是挑衅。

    那俞翰文此刻的话,就无异于是贴脸输出了。

    齐政眯了眯眼,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是齐公子准备整人的前兆。

    田七和张先等人也是立刻面露愤慨,甚至有人都已经将手摸到了刀柄上。

    便是砍了你这个江南总督,你看陛下会不会真的处置公子就完了!

    “哈哈哈哈哈!”

    俞翰文蓦地一阵大笑,“跟齐侯开个玩笑,这必然是来迎接你的啊!下官听说了之前的事情,虽然杭州府说,他们知道齐侯一向不喜排场,又值国丧,故而简单安排了,但本官当即就写信狠狠地训斥了他们一顿!”

    “那不喜排场归不喜排场,必要的礼节还是要有的嘛,而且都是久在官场的,还能听不懂什么叫客套,什么叫场面话吗?所以下官当即就让他们做好准备,没想到今日刚好与下官返程碰上了。”

    说话间,队伍也来到了跟前,俞翰文开口喊道:“来,拜见钦差大人!”

    随着他的话音,面前的大小官员、将领,几乎是齐齐地跪下,朝着齐政发出了整齐的问候,“拜见钦差大人!”

    这动作很规范,这声音很整齐,但落在钦差队伍众人耳中,无异于一场示威。

    偏偏你还挑不出毛病。

    俞翰文甚至在这一刻,都扯动缰绳让到了一旁,没有去抢齐政的风头。

    这位封疆大吏中的顶级选手,对尺度的拿捏,可谓是极其精准。

    此刻就连苏州卫所的精锐们也都瞧出了几分不对,而田七等人的脸上更是显而易见地挂上了怒色。

    齐政却不见任何愤怒,甚至下马,主动伸手虚扶最前方的几人,笑容温和,“诸位不必多礼,都起来吧。”

    但众人一动不动,直到几个呼吸之后,俞翰文轻哼一声,“钦差大人让你们起来,你们还愣着做什么,还不赶紧谢恩。”

    众人这才齐齐起身,“多谢钦差大人。”

    啪!

    仿佛又一个巴掌声,响亮地扇在了齐政的脸上。

    这位年轻的钦差,依旧不见喜怒,“俞大人这江南总督,果然是御下有方啊!”

    俞翰文也下了马来,走到齐政身旁,笑着道:“下官哪儿敢跟齐侯比啊,齐侯当初随陛下征战山西,剿匪战功赫赫,那才叫御下有方呢!”

    一个粗豪的声音笑着道:“齐侯也是咱们行伍中人,知晓咱们这些大老粗听军令听习惯了,有时候外人喊一嗓子不一定能反应得过来,想来肯定不会介意吧?”

    齐政看了一眼这人,看着俞翰文明知故问道:“这位是?”

    俞翰文佯怒道:“谭勇,还不给钦差大人自己介绍一番!”

    “是!”谭勇肃然领命,看向齐政就又带着几分嬉皮笑脸,敷衍地抱了抱拳,“钦差大人,末将杭州卫指挥使谭勇,总督大人开口了,那咱俩认识一下。”

    这态度,将他的傲慢与张狂,显示得淋漓尽致。

    田七此刻已经在思考,如果自己拔刀砍了这泼皮,能否为公子出一口恶气了,但终究还是齐政长久以来的积威稳住了他。

    齐政却依旧不见喜怒,微微点头。

    这时候,杭州知府杨志鸿又挤上前来,笑着道:“齐大人,当初您星夜离京,让下官一顿好找,后悔不迭,此番再来,一定要让下官好好向您汇报一下工作啊!”

    嚣张与挑衅,依旧在持续,贯穿着今日这场迎接的始终。

    仿佛在这些人眼里,眼前的钦差,不是侯,而只是猴。

    齐政似乎也终于失去了耐心,虽然依旧不见喜怒,但在朝着杨志鸿点了点头之后,转头看向俞翰文,开口道:“俞大人,走吧。”

    俞翰文嘿嘿一笑,倒也没拒绝,“齐侯请。”

    二人当先而行,众官跟随在后,再往后便是钦差仪仗和一众护卫。

    当城门口再度安静下来,远处的一处山头上一辆马车缓缓驶来,马车里坐着的荀先生放下车帘,收回遥望着城门前的目光,嘴角勾起。

    穿过长长的门洞,走入城门,出现在眼前的便是繁华的杭州街巷,以及站在两旁懒懒散散的几个城门守卫。

    瞧着他们那懒洋洋的样子,杭州卫指挥使谭勇快步上前,挥起马鞭就是劈头盖脸地几下。

    “他娘的,让你们值守城门,你们就是这般懒散的吗?你们的头儿呢!让他给老子滚下来!”

    齐政皱了皱眉,本能地察觉到了一丝不对。

    而很快,城门守将匆匆而来。

    瞧见对方的面容,齐政的眼睛再度微微眯起。

    因为这人,正是当日自己离开杭州府城,被自己提拔,为自己开门的那个士兵。

    谭勇的咆哮声在众人的耳畔响起,“他娘的,老子平日里是怎么吩咐的?你手下的人值守城门,就是这样的面貌吗?你对得起朝廷的俸禄?”

    那城门守将抬起了头,嗫嚅道:“末末将仔细吩咐过.”

    啪!

    他的话音未落,一记马鞭就抽在了他的身上,“还敢顶嘴!军中自有军法,你以为谁能保得住你?”

    说完,他好似想起了什么,扭头看向齐政,“齐大人,你不会质疑我们军中军法,阻碍末将管教部众吧?”

    齐政冷着脸,寒意已经弥漫在了整张脸上。

    谭勇见状,竟然狞笑一声,挥动马鞭,继续朝着那城门守将抽去。

    这一鞭,竟是直接对准了对方的脸。

    一鞭下去,必然破相。

    而这便是他们打在齐政脸上的重重一击。

    手臂挥动,马鞭破空,但却戛然而止。

    一只手,强有力地抓住了谭勇的胳膊,让这一鞭落了空。

    田七的大手似铁钳一般,在杭州卫指挥使谭勇的挣扎下,纹丝不动。(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寒门权相不错,请把《寒门权相》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寒门权相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