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拉贡上将虽说板着个脸,但对于长子回到巴黎心里还是高兴的,让阿迪莱准备食物,“现在你有自己的家,我不留你在家里住,一家人吃顿饭好好聊聊,法属印支那边也比较辛苦……”
说到这德拉贡上将目测了一眼,似乎是觉得有些不太对,除了肤色好像有些变暗之外,科曼还真没什么辛苦的样子。
坐在一起询问了一些在法属印支的收获,以及回到法国对未来的展望。
尊敬的陆军总参谋长阁下,确实不是什么沽名钓誉的人,他是很重视家庭的,对任人唯亲并不排斥。
“这是在坐船的时候,写的关于法属印支安全形势的报告。”
科曼拿出来了自己三十五天,不算靠岸休息时间的成果,放在了德拉贡上将面前道,“法属印支的安全局势不在本身,而在于东亚美国和苏联支持者的战斗结果外溢效应。我在西贡以及香江观察的结果来看,亲美的政党形势不容乐观,要比希腊的情况恶劣的多。”
“美国救不回来么?”德拉贡上将的脸上满是严肃的询问,法国本土对常公的消息接收的比较少,但没想到美国作为唯一一个没有受到世界大战波及的主流强国,竟然斗不过苏联?
“除非美国不会算账。”科曼还是坚持从前的判断,就常公的情况,超出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扶持的极限,杜鲁门和马歇尔,虽然在几十年后总是被身份不明的人士内涵,但抛弃常公绝对没有错。
同时期的希腊内战,这个一千万人口,十万出头面积的国家,美国就花了七个亿。东方大国人口是希腊的四十倍,面积是近九十倍。
光是帮助稳定战线,花费的援助都要远远超过马歇尔计划,更别提打赢。
常公的对手可比希腊共强大太多了,开战之后的任何时期交换比都是一比五,常公又不是美国人的爹,让一亿多美国人起早贪黑供应这么一个无底洞。
“怎么会这样,从地图上面一点都看不出来。”巴黎接受东方大国的信息很少,但基本信息还是收到一些,从地图上看着形势没这么恶劣,但在科曼口中,常公的败亡已经是时间问题了。
“因为现在正是战略相持阶段,在一九四四年之前,德国面对苏联好像也占据了绝对优势。但是在随后的一年,十次斯大林突击就把战线推到了边境,此时的情况和一九四四年的东欧类似。”
科曼用苏德战争的战线作为例子,证明常公的形势远不像是地图上表现出来了那样安全,而是要走到马上要闪崩的前夕。
苏德战争现在是战后欧洲国家军事领域研究的核心,至于美国才是抗德主力,苏联游而不击的论调,刚一九四八年没几个欧洲人相信。
德拉贡上将一直就在巴黎,现阶段对一个遥远的国家情况,不可能掌握的这么清楚,但他已经明白了科曼的意思,“科曼,你要公布自己的报告,让军队内部知道?你要知道,一旦署名的话,你就要负责。”
现在可不是赢学泛滥的二十一世纪,苏联近在眼前,欧洲各国还是在拼绩效。
科曼一旦署名,交由这一份报告在法军内部讨论,英美当然不一定会知道,但光是法军内部知道了,一旦未来局势和报告当中的分析结果相反?
那科曼也别想要做超天才了,军旅生涯注定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这其实是没有必要的事情,不提交这一份分析报告,科曼都已经在这个年龄成为了少校,未来的前途注定一片光明。
“父亲,你相信我吗?”科曼忽然问出了这么一个问题,就好像在一九四一年的大马士革,他同样也分出了这么一句话。
那个时候德拉贡还是少校,法属叙利亚外籍军团的一名指挥官,即将面对英联邦军队对叙利亚的攻势,就是在那个时候,科曼开始为其做出了一旦抵抗玉石俱焚,还会成为法奸,应该及时跳船的结论。
“当然,我不相信自己的孩子,难道相信别人么?”德拉贡上将做出了和当时别无二致的回答,然后用手指点了一下法属印支的安全报告道,“我看完了,就让你署名下发给总参谋部作为参考资料。”
既然科曼能够承担处在舆论中心的风险,德拉贡上将当然不会阻止,让事情自然演变就行。
离开了巴黎一年多的科曼,第一天不能刚回来就把艾娃加德纳扔一边,吃完饭便打车前往雨果大街,“还要为军衔努力。”
科曼现在这个级别的军官,是不会配车的,战后法国还在困难时期,像是英国将军卸职后开帕加尼离开的事情,在这个时代只能想想。
虽然他和妻子同等地位的女士艾娃加德纳,确实有一辆布加迪可以在巴黎开着代步。
“我以为你不会回来了。”听到敲门声小跑过来开门的艾娃加德纳,伸手把科曼迎进来,眼中波光流转的哀怨着。
“怎么可能,这是我们的家。”科曼带着灿烂的笑容伸手挽住了蛇蝎美人的后腰,用汇报的口吻道,“我最近就等着消息,看看能不能活动出来一个不错的岗位,你感觉怎么样?”
这话基本上就是说,科曼现在有足够的时间陪着艾娃加德纳在巴黎,好好过一下二人世界。
一夜无话,经过了一天的休息,正处在人生最美好年纪的科曼,上午带着艾娃加德纳在巴黎逛了一圈,下午两人一起去德拉贡上将的住处等待。
下班时间,德拉贡上将回家,看到两人也没有什么反应,艾娃加德纳是美国人,就算现在两国关系不错,他也不会直接在美国人面前提及这种有着军事信息的报告,哪怕这个报告和法国看起来无关。
“报告很大胆,对美国盟友的贬损,和对法属印支的悲观,一旦署名发布,你会在未来一段时间面临很大的压力。”德拉贡上将实话实说道,“尤其是你把局势巨变定在大概一年后,让不少人看来,是很可笑的。”
在二战爆发的时候,像是一些政客也预测战争会在哪年结束,但那种预测是戴高乐级别的人公开做出的。科曼就是一个少校,哪怕只是在军队内部流传,少校做出的预测,可能也会被当做是一个笑话。
“那我可以做出另外一个分析报告,这个大概半年就能实现,这样不就可以分担压力了么?”
科曼听了德拉贡上将的爱护之语,不但没有退缩,反而还更进一步道,“巴以分治不是会在英国托管之后开始么?基本上可以确定,当天战争就会爆发。父亲甚至可以这么做,用自己的名字写一份巴以战争迫在眉睫的报告,这样就很有意思了。两份报告一个上将一个少校,一个时间早一些一个时间晚一些,如果都最终成立,我们都可以塑造一波正面形象,树立在军中的权威。”
“我已经是上将总参谋长了,没有必要。”德拉贡上将笑了一下道,他这个级别的将领要爱惜羽毛。
“用另外一种办法,叙利亚军队大量出自于第一集团军,你作为第一集团军的前司令,关注一些之前的部下是很正常的。”科曼拒绝之后也不介意,马上提出了另外一个迂回办法,“就可能爆发的战争进行讨论,是一个总参谋长的分内之事,兵棋推演在正常不过了。”
总参谋部本来就做这个的,德军的首次在欧洲各国面前技惊四座,就是一群纸上谈兵的参谋所创造,从此之后欧洲各国都开始建立参谋体系。
德拉贡上将根本不用署名,完全可以借着一场可能爆发的战争,做自己的本职工作,不用像是科曼署名发表分析报告。
谁让人家是上将,科曼就只是一个少校呢,军衔低就只能搏一搏单机变摩托。
计划这个东西对科曼这种键道中人来说,从来都不是问题,他在回来的航行就想了一堆计划,其中不乏马上就要推动的,比如说提交进入军校进修的名额。
这其中还有艾娃加德纳角色,对于这个周薪大明星,他设计出来了一个法国第一恋爱脑的形象,主要是因为名义上艾娃加德纳很有钱。
科曼自己虽然也很有钱,但他是军人,花钱的地方不能用自己的名义。
这一次花钱的地方,就是他要在阿尔及利亚海外省修建大学了,这是在地中海铁路项目之后的第二个重大项目。
之前在海外省的时候,战争才刚刚结束,当地又刚刚发生暴动,安全局势都很差,建立大学的想法没有实施基础,现在嘛,至少表面上阿尔及利亚很安全。
“我想要建立三个理工科大学和一个军校,面对整个法语非洲进行招生。”科曼从来都觉得,吹牛的时候绝对不能避着自己的女人,他一直以来也都是这么做的。
“要我怎么做?”艾娃加德纳给出了一个令人满意的反应,光是这句话就能够让科曼感觉到,两人是一条心。(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