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开春了,没等到的丰收

    许峰听着,不置可否。等王铮说完,他才伸出手,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大圈,把好几个村子都圈了进去。

    “思路,错了。”许峰淡淡地开口。

    “错了?”王铮一愣。

    “你们总想着,一块地,就该种一种东西。沙土地就只能种红薯,水田就只能种水稻。这是老天爷赏饭吃,你们就只会被动地接着。”

    许峰的语气里,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平静:“但地,是可以改造的。人,也是可以改造的。”

    他指着那片被标记为“沙土地”的王家坪:“这里,挖塘蓄水,塘里的泥挖出来,掺进沙土地里。水养鱼,鱼肥田,沙土变沃土。水田旱田,都能种。”

    他又指向张家湾那片陡峭的山坡:“这里,不能顺着山坡种。要修梯田。把山坡变成一层层的平地。这样既能保水保土,又能多种粮食。”

    最后,他的手指落在了那片最大的药田上:“药田里,也不是只能种药。”他拿起一根铅笔,在代表药田的格子里,画上了另外的符号,金银花要搭架子,架子下面,可以套种喜阴的豆子。”

    “板蓝根行距宽,中间那点空地,正好可以种一季小白菜。这叫立体种植,向天上要地。”

    一番话,说得王铮和周大山目瞪口呆。

    他们感觉自己不是在听一个农民讲种地,而是在听一个军事天才讲解一场闻所未闻的立体战争。

    周大山张着嘴,半天憋出一句:“我的乖乖……这地还能这么种?又是挖塘又是修梯田的,这得是多大的工程?”

    “工程大,才要干。”许峰的目光,重新落回王铮身上,“政委,这又是你的活了。”

    王铮的额头,又开始冒汗了。

    但他这次的汗,不是愁出来的,是兴奋出来的。

    他看着许峰,感觉眼前这个男人,总能把一个看似无解的死局,变成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棋盘。

    “你把具体的章程写下来,剩下的,思想工作,人员调配,都交给我!”王铮猛地一拍桌子,那股子政委的豪情又回来了。

    时间像大别山里的溪水,悄无声息地流淌。

    转眼,便是初冬。

    整个基地,彻底变成了许峰脑中那张立体蓝图的现实模样。

    王家坪的村民们,真的在自家地头挖出了一个几十亩大的水塘。

    张家湾的男人,则把祖祖辈辈都懒得爬的野山坡,愣是用锄头和背篓,修成了一层层像绿色腰带似的梯田。

    而基地的核心,那两千亩药田,更是变了模样。

    金银花的藤蔓爬满了新搭的竹架,像一道道绿色的屏风。

    而在屏风之下,一排排矮壮的黑豆,已经结出了沉甸甸的豆荚。

    村口那个被称作“千层糕”的堆肥堆,已经扩建到了三个。

    石头现在是堆肥场的大总管,每天带着一帮半大小子,严格按照许峰教的“独家秘方”,一层草一层粪地码放,宝贝得跟炼丹似的。

    他现在见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懂不懂?这叫科学!许哥说的,这叫农业科学!”

    ……

    夜,已经很深了。

    耳房里,炭火烧得正旺。

    林雪正借着灯光,整理着一叠厚厚的卡片。

    那是她给基地所有人都建立的健康档案,上面详细记录了每个人的身体状况。

    自从陈院长派来的医疗队进驻后,她的工作变得井然有序,也更繁重了。

    许峰坐在她对面,没有看书,也没有擦拭他的武器。

    他手里拿着一截木头,正用一把小刀,专注地削着什么。

    木屑簌簌落下,在火光下像飞舞的金色粉末。

    “今天又有人来找我,说你坏话了。”林雪头也没抬,声音里带着一丝笑意。

    “嗯?”

    “李家坳的妇女主任,说你把她们村的男人都使唤瘦了。”林雪放下卡片,看着他:“还说你是个周扒皮,比地主都狠。”

    许峰手上的动作没停,嘴角却微微向上牵了一下:“那她有没有说,村里的大灶,这个月已经吃了三次肉了?”

    “说了。”林雪笑了起来:“所以她一边骂你,一边又托我问你,她家那块背阴地,能不能也学着药田里,套种点什么。”

    两人相视一笑,屋子里的空气,都变得温暖起来。

    “在做什么?”林雪好奇地凑过去。

    许峰摊开手,掌心里是一个已经初具雏形的小木梳。梳齿还没刻出来,但整体的线条流畅而温润。

    “看你那把旧的,都快秃了。”许峰的声音很低。

    林雪的心,猛地一软。她拿起那把木梳胚子,贴在脸颊上,能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

    她没有说谢谢,只是靠得更近了些,将头枕在他的肩膀上。

    “夫君。”

    “嗯。”

    “等仗打完了,我们就留在这里,好不好?”她的声音很轻,像梦呓:“我们就守着这片地,你种药,我开一间小小的医馆。谁家孩子病了,谁家老人生了风寒,就来找我。”

    许峰停下了手里的刀,伸出手臂,将她紧紧搂在怀里。

    他没有回答。

    但林雪知道,他答应了。

    因为这个男人,正在用他的方式,将她梦里描绘的那个未来,一锄头一锄头地,变成现实。

    这个在尸山血海里趟过来的男人,他那颗曾经被冰封的心,正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一点点地,重新长出根来。

    ……

    春天,总是在人不经意的时候,一夜之间就铺满了山野。

    大别山的春天,来得尤其生机勃勃。

    梯田上,麦苗返青,绿得像一块块翡翠。

    水塘里,投放的鱼苗已经长到了巴掌大,不时跃出水面,荡开一圈圈涟漪。

    药田里更是不用说,金银花抽出了新藤,板蓝根的叶子肥厚得能掐出水来,而被照顾得最精细的三七,也长到了半尺高,每一株都透着一股金贵的劲儿。

    丰收的景象,仿佛已经近在眼前。

    整个基地都洋溢着一种乐观的情绪。

    村民们脸上的笑容多了,干活的号子也更响亮了。

    就连周大山,都开始盘算着等粮食和药材下来,要怎么跟别的部队“炫耀”他们基地的富庶。

    只有许峰,脸上的表情,一如既往的平静。

    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雷打不动地巡视每一片土地。

    他看得比任何人都仔细,不是看长势,而是看那些最细微的变化。

    这天中午,日头正毒。

    许峰站在王家坪那片改造过的土地上。这里的红薯藤已经爬满了田垄,长势喜人。

    他蹲下身,没有去看那肥硕的叶子,而是轻轻拨开了一丛藤蔓,目光落在叶子背面。

    他的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起来。

    叶子背面,有一些针尖大小的黄褐色斑点。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他站起身,又接连检查了好几处。每一处,都能看到同样的斑点。

    跟在他身后的石头,看他脸色不对,也凑了过来,扒拉着叶子看了半天,满脸疑惑:“许哥,咋了?这红薯长得多好啊,叶子都快赶上巴掌大了。”

    “你看这里。”许峰指着那些斑点。

    石头凑近了,眯着眼看了半天,才不在乎地咧嘴一笑:“嗨,我当是啥呢。不就是几个虫眼嘛,年年都有,碍不着啥事。等结了红薯,一个能有三五斤重呢!”

    “这不是虫眼。”许峰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语气里听不出情绪:“这是病。叫黑斑病。”

    “病?”石头愣住了:“地还会生病,这庄稼……也会生病?”

    许峰没有再解释,只是对石头说:“去,把王政委和周连长叫来。就说,出事了。”

    石头看许峰的表情不像是开玩笑,心里“咯噔”一下,不敢再嬉皮笑脸,撒腿就往村里跑。

    半个小时后,王铮和周大山气喘吁吁地赶到了地头。

    “许峰同志,出什么事了?是不是有敌情?”周大山一只手还按在腰间的枪套上,满脸戒备。

    王铮也紧张地环顾四周,这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怎么看也不像出事的样子。

    许峰没有说话,只是蹲下身,翻开一片病叶,递到他们面前。

    周大山瞅了一眼,大大咧咧地道:“不就是几个斑点吗?我还以为是敌人摸进来了,吓我一跳。”

    王铮则要细心得多,他看着许峰凝重的脸色,心里渐渐沉了下去:“许峰同志,这……很严重?”

    “现在不严重。”许峰站起身,目光扫过这片看似繁茂的田地:“但如果不处理,半个月之内,这片地里的红薯藤,会全部烂掉。等到秋天,你们挖出来的,就不是红薯,是一堆发黑发臭的毒疙瘩。”

    “什么?!”周大山跳了起来,嗓门大得像打雷:“全烂掉?这怎么可能!”

    “这种病,会传染。靠风,靠水,靠人。速度很快。”

    许峰的语气依旧平静,但说出的每一个字,都像一块冰,砸在众人心上:“而且,不光是红薯。旁边的土豆,再远一点的苞谷,都有可能被传染。”

    王铮的脸,“唰”一下就白了。

    他比谁都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这几百亩粮食,是整个基地几千人的命根子。

    如果真的全烂在地里,那后果……他根本不敢想。(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重生40年代:开局送外国媳妇不错,请把《重生40年代:开局送外国媳妇》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重生40年代:开局送外国媳妇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