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敲山震虎

    设备处的日子,表面按部就班,底下却暗流不息。陈锋借着审核年度计划的机会,初步树立了威信,但也把以吴副处长为首的一批人得罪得不轻。

    吴副处长暂时隐忍,但他手下的几个亲信科长,却没那么多顾忌,尤其是指派去审核小组“沟通”碰了一鼻子灰的供应科长老赵,更是憋着一肚子火,时不时在处里阴阳怪气几句。

    陈锋心知肚明,光立规矩不够,还得敲打一下具体的“刺头”,让其他人看清楚风向。他选中的目标,不是跳得最凶的老赵,而是计划科的钱科长。

    这老钱,是个典型的老油条。之前想给陈锋“划圈子”未果,在审核计划这事上又首鼠两端,既不敢得罪陈锋,又怕惹恼吴副处长那边,审核意见写得含含糊糊,试图蒙混过关。

    这种摇摆不定、试图左右逢源的人,在陈锋看来,比明目张胆的对手更可恨,也更容易突破。

    这天,陈锋把审核小组的初步报告仔细看了一遍,重点圈出了几个由计划科负责初审、但问题被刻意淡化的项目。

    其中一个,是某机务段申请批量采购一批新型润滑油的计划,理由是“提升机车运行效率,降低故障率”。计划科初审意见是“符合设备更新方向,建议列入备选”。

    陈锋拿起电话,直接打到计划科:“钱科长,带上润滑油脂采购项目的全部原始资料,来我办公室一趟。”

    几分钟后,钱科长抱着一摞文件进来了,脸上堆着惯有的谨慎笑容:“陈处长,您找我有事?”

    陈锋没让他坐,指了指办公桌对面的椅子,自己拿起那份润滑油脂计划,语气平淡:“钱科长,这个项目,计划科的初审意见是不是太简单了?”

    钱科长心里一紧,忙解释:“陈处长,这个项目是下面段里强烈要求的,新型润滑油确实能改善机车工况…”

    “改善工况?”陈锋打断他,从文件夹里抽出一份技术参数对比表,“这是技术处提供的资料。你申请的这种新型润滑油,主要指标和我们现在普遍使用的‘长城’3号油脂相比,提升并不明显,但单价高出近三成。而且,据我了解,这种新型油脂对现有机车油路密封件兼容性存疑,搞不好还会增加泄漏风险。这些情况,你的初审报告里为什么只字未提?”

    钱科长额头开始冒汗:“这个…下面段里反映效果很好…技术处的数据可能有点保守…兼容性问题,可以让他们试用嘛…”

    “试用?”陈锋声音冷了下来,“用高出市场价三成的产品,去试一个不确定的风险?钱科长,计划科的职责是审核把关,不是当传声筒!下面段里说什么就是什么?技术处的权威数据你不采纳,却轻信口头‘反映’?你这初审意见,是基于专业判断,还是基于别的什么考虑?”

    一连串的质问,像鞭子一样抽过来。钱科长脸涨得通红,支吾着说不出话。他确实收了下边段里一点“意思”,又碍于吴副处长那边暗示过对这个项目的支持,所以才想把水搅浑,蒙混过去。

    【完了…新处长这是要拿我开刀啊…他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连兼容性问题都摸透了…】钱科长的心声充满了恐慌。

    陈锋看着他慌乱的样子,知道火候差不多了。他放缓语气,但内容更重:“钱科长,你是处里的老同志了,应该懂得规矩。设备采购,事关重大,一分一厘都是国家财产。审核不严,甚至有意放水,是什么性质的问题,你清楚。”

    他拿起笔,在审核报告上刷刷写下意见:“计划科初审意见含糊,未能严格履行审核职责。该项目技术经济性论证不足,存在不合理溢价及潜在技术风险,不予通过。退回重新论证,并请计划科就初审环节存在的问题做出书面说明。”

    写完,他把报告推给面如死灰的钱科长:“拿回去。书面说明,明天上班前交给我。”

    钱科长接过报告,手都有些抖,喏喏地应了声,几乎是踉跄着出了办公室。

    陈锋这一手,看似只处理了一个项目,批评了一个科长,实则敲山震虎。消息很快在处里传开。那些原本观望、或者心里有小九九的人,立刻掂量出了分量。陈副处长不仅业务门清,下手也狠,连钱科长这样的老油条都吃了瘪,一点情面不讲。

    供应科长老赵听到消息后,在办公室里骂骂咧咧,但声音明显低了不少,没再敢公开说怪话。吴副处长脸色阴沉了一天,却也没法直接为钱科长出头,毕竟陈锋占着理,程序上挑不出毛病。

    第二天一早,钱科长果然把一份写得战战兢兢的书面说明送到了陈锋办公室,深刻检讨了自己“审核不细、责任心不强”的错误。

    陈锋扫了一眼,没多说,只是淡淡道:“吸取教训,下不为例。回去把科里的审核流程再严格梳理一遍。”

    “是是是,一定一定!”钱科长如蒙大赦,擦着汗走了。

    经过这番敲打,处里风气为之一肃。陈锋后续推动的几项工作,阻力明显小了很多。他知道,在机关里,有时候处理一个具体的人,比讲一百遍道理都管用。钱科长这只“鸡”,儆了处里那些心思活络的“猴”。

    他也明白,吴副处长那边绝不会善罢甘休,更大的冲突还在后面。但眼下,他需要在设备处真正扎下根来,把分管的业务牢牢抓在手里。下一步,该考虑如何做些实实在在的业绩了。他想起自己带来的那份调车作业优化方案,或许,可以在设备处找个合适的试点,把它推动起来。

    窗外,秋意渐浓。陈锋拿起电话,要通了电务处的一个老熟人。新的棋局,已经开始落子。(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四合院:从列车员开始进部不错,请把《四合院:从列车员开始进部》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四合院:从列车员开始进部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