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出来了!” 王石头望着眼前豁然开朗的景象,忍不住欢呼出声。连日来被大雾笼罩的压抑感一扫而空,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连骡马都加快了脚步,欢快地甩着尾巴。
李老栓却没放松警惕,他摩挲着飘林砚,砚台表面的纹路在阳光下泛着微光,原本清晰的山路线条旁,竟多了几道细密的红色纹路,像极了水流的轨迹。“不对劲,” 他眉头紧锁,“这砚台的红纹从未出现过,怕是要下大雨了。”
话音刚落,天空突然暗了下来,乌云像被打翻的墨汁般迅速蔓延,狂风卷起落叶,在山路上打着旋儿。陈二娘抬头望了望天,脸色骤变:“栓叔说得对,这是山洪的前兆!咱们得赶紧找地方避雨,前面那片竹林旁好像有个岩穴,以前走古道时见过!”
众人不敢耽搁,赵老三甩起响鞭,催促骡马加快步伐。可没走多久,豆大的雨点就砸了下来,密集得像断了线的珠子,山路瞬间变得泥泞湿滑。王石头牵着的骡马脚下一滑,差点摔进路边的沟壑,他死死拽着缰绳,手臂被勒得生疼。
“小心!” 赵老三冲过来,用鞭子柄顶住骡马的肚子,帮着王石头稳住身形。“这雨来得太急,山路要垮了!” 他指着前方,只见原本平整的青石板路被雨水冲得松动,几块碎石顺着山坡滚了下去,发出 “轰隆隆” 的声响。
李老栓看了眼飘林砚,红纹愈发清晰,甚至在砚台边缘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漩涡图案。“快往岩穴跑!再晚就来不及了!” 他带头转向,马队在暴雨中艰难前行,雨水模糊了视线,只能靠彼此的呼喊确认位置。
终于,在山洪暴发的前一刻,马队冲进了岩穴。刚躲进避风处,身后就传来震天动地的轰鸣声,浑浊的洪水裹挟着泥沙、断木,从山上奔涌而下,瞬间淹没了他们刚才走过的山路。王石头吓得脸色惨白,瘫坐在地上,大口喘着粗气:“好、好险…… 要是再慢一步,咱们就被冲走了。”
陈二娘递给他一块干布,叹道:“这古道就是这样,前一秒还好好的,下一秒就可能要命。我年轻时跟马帮走,见过整支队伍被山洪卷走的,连尸骨都找不回来。” 她的眼神里带着后怕,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 —— 那是她当年从洪水里救出来的唯一物件。
孙老根蹲在骡马旁,检查着它们的状况。有两匹骡马受了惊,不停地刨着蹄子,还有一匹的后腿被碎石划伤,渗出了血。“得赶紧处理伤口,不然感染了就麻烦了。” 他从背篓里拿出草药,熟练地捣烂,敷在骡马的伤口上,又用布条仔细包扎好。
李老栓坐在岩穴深处,借着微弱的天光研究飘林砚。刚才在暴雨中,他隐约感觉到砚台在发烫,红纹漩涡的中心,似乎藏着一个细小的图案。他用手指轻轻擦拭砚台表面,去掉水汽后,那个图案终于清晰起来 —— 是一个 “茶” 字,被一圈类似火焰的纹路包裹着。
“这砚台里,怕是藏着更大的秘密。” 李老栓喃喃自语。他想起爷爷临终前说的话:“飘林砚不止能认路,还能护着马帮找到‘茶魂’,只是这‘茶魂’在哪,得靠你们自己找。” 当时他以为只是老人的胡话,可现在看来,爷爷说的或许是真的。
王石头凑过来,看着砚台上的 “茶” 字,好奇地问:“栓叔,这字是啥意思啊?难道这砚台还跟茶叶有关?”
李老栓点点头:“咱们湖南的黑茶,之所以能在古道上走这么远,靠的就是独特的‘茶魂’—— 那是祖辈传下来的制茶手艺,也是茶马古道的根。我爷爷说,飘林砚能指引找到‘茶魂’,可我走了这么多年古道,还是第一次看到这‘茶’字纹。”
赵老三放下手里的鞭子,沉声道:“我小时候听我爹说,在雪峰山深处,有一座老茶坊,是最早做黑茶的地方。后来因为战乱,茶坊被烧了,只留下一个传说 —— 说茶坊主人把制茶的秘方,藏在了跟飘林砚有关的地方。”
这话让众人都来了精神。陈二娘眼睛一亮:“要是能找到秘方,咱们湖南的黑茶就能卖得更远,马帮的日子也能好过些!”
孙老根却有些担忧:“雪峰山深处危险得很,有瘴气,还有野兽,而且这么多年过去了,老茶坊的位置早就没人知道了,就凭一个‘茶’字纹,怕是很难找到。”
李老栓收起飘林砚,目光坚定:“不管多难,咱们都得试试。这不仅是为了马帮,更是为了守住咱们的根。等雨停了,咱们就往雪峰山深处走,跟着飘林砚的指引,一定能找到线索。”
岩穴外的暴雨下了整整一夜,第二天清晨才渐渐停歇。阳光透过岩穴的缝隙照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众人走出岩穴,只见山路被洪水冲得面目全非,原本熟悉的古道变得陌生。李老栓拿出飘林砚,砚台上的红纹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条蜿蜒的绿色线条,直指雪峰山深处。
“出发!” 李老栓翻身上马,这一次,他的心里多了一份期待 —— 或许这趟旅程,不仅能把茶叶送到集市,还能解开飘林砚的秘密,找到那失落的 “茶魂”。
马队沿着被冲毁的山路慢慢前行,一路上,他们看到了不少被洪水破坏的痕迹:倒塌的树木、断裂的岩石,还有一些马帮留下的废弃竹篓。王石头一边清理路上的碎石,一边问赵老三:“三哥,你以前走过雪峰山深处吗?那里真的有瘴气和野兽吗?”
赵老三叹了口气:“十几年前去过一次,那次是为了送一批紧俏的黑茶,走的是一条很少有人走的小路。刚进深山,就遇到了瘴气,有两个兄弟中毒了,差点没救回来。至于野兽,晚上能听到狼嚎,还有野猪在林子里拱土,得时刻提着心。”
陈二娘补充道:“除了这些,深山里还有‘迷魂林’—— 那些树长得一模一样,进去了就分不清方向,很多人就是在里面迷路,最后饿死的。不过咱们有飘林砚,应该能避开这些危险。”
说话间,他们来到了一处岔路口。左边的路相对平坦,但路面上有很多松动的碎石;右边的路陡峭难行,却长满了茂密的树木,看起来更隐蔽。李老栓拿出飘林砚,只见砚台上的绿色线条,正指向右边的路。
“走右边。” 他果断下令。众人牵着骡马,小心翼翼地往陡坡上走。这里的树木长得格外高大,枝叶交错,几乎遮住了天空,只有零星的阳光透过缝隙洒下来。空气里弥漫着潮湿的草木气息,还有一丝淡淡的清香 —— 那是野生茶树的味道。
王石头闻到茶香,忍不住说道:“这里竟然有野生茶树!咱们要是能采点茶叶,回去就能做成新的黑茶了。”
李老栓却摇了摇头:“野生茶树的茶叶虽然香,但口感太涩,做不成好茶。而且这深山里的茶树,说不定有野兽盯着,不能随便采。”
正说着,孙老根突然停了下来,指着前方的草丛:“你们看,那里有脚印!” 众人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草丛里有一串巨大的脚印,足有巴掌大,脚趾的痕迹清晰可见。
“是熊的脚印!” 赵老三脸色一变,赶紧把王石头拉到身后,“这附近肯定有熊,大家把刀拿出来,小心点!”
众人纷纷掏出腰间的砍刀,警惕地环顾四周。骡马似乎也感受到了危险,不安地嘶鸣着,紧紧靠在一起。李老栓握着飘林砚,手心微微出汗 —— 他知道,熊的攻击力极强,一旦遇到,后果不堪设想。
就在这时,前方的树林里传来一阵 “簌簌” 的声响,一只体型庞大的黑熊从树后走了出来,它的眼睛盯着马队,嘴里流着口水,显然是把他们当成了猎物。
“大家别慌,慢慢往后退,别激怒它!” 李老栓压低声音说道。众人一边往后退,一边紧紧握着砍刀,黑熊则一步步逼近,喉咙里发出低沉的咆哮声。
王石头的心跳得飞快,他紧紧盯着黑熊,手心里全是汗。就在黑熊准备扑过来的时候,李老栓突然拿出飘林砚,举在胸前。奇怪的是,当黑熊看到飘林砚时,竟然停下了脚步,眼神里露出了一丝畏惧,然后缓缓后退,转身钻进了树林里。
众人都愣住了,王石头惊讶地问:“栓叔,这黑熊怎么看到砚台就跑了?难道这砚台还有驱兽的作用?”
李老栓也有些意外,他看着飘林砚,只见砚台表面的绿色线条,在刚才黑熊出现时,竟然闪烁了一下。“或许吧,” 他若有所思地说,“这飘林砚的秘密,比咱们想象的还要多。”
逃过一劫后,马队继续前行。越往雪峰山深处走,周围的景象就越奇特:这里的茶树长得格外高大,有些树干甚至需要两个人才能合抱;地上随处可见掉落的茶果,空气里的茶香也越来越浓。
傍晚时分,他们来到了一处山谷。山谷中央有一片开阔地,地上铺着一层厚厚的茶叶,像是天然的地毯。李老栓拿出飘林砚,只见砚台上的绿色线条,在山谷中央汇聚成一个圆形图案,图案的中心,正是一个 “茶” 字纹。
“就是这里了!” 李老栓激动地说道,“这里肯定跟老茶坊有关!”
众人都兴奋起来,纷纷在山谷里寻找线索。王石头在一片茶树下,发现了一块刻着花纹的石板,石板上的花纹,竟然和飘林砚边缘的纹路一模一样。“栓叔,你快来看!” 他喊道。
李老栓跑过去,蹲在石板旁,仔细观察着上面的花纹。“这是老茶坊的地基!” 他肯定地说,“这些花纹是当年茶坊主人刻的,用来标记茶坊的位置。”
孙老根在旁边的土坡上,发现了一些烧焦的木头,还有几个破碎的陶罐。“看来这里真的被烧过,” 他拿起一块陶罐碎片,“这陶罐的样式,跟我爷爷收藏的老茶罐一模一样,应该是明清时期的。”
陈二娘则在茶树林深处,找到了一口古井。井台上长满了青苔,井壁上刻着 “茶泉” 两个字。她打了一桶井水,尝了一口,惊喜地说:“这水好甜!用这水泡茶,肯定特别香!”
李老栓走到古井旁,拿出飘林砚,放在井台上。当砚台接触到井水的水汽时,突然发出一阵微光,砚台表面的 “茶” 字纹,竟然和井壁上的 “茶泉” 二字产生了共鸣,形成了一道淡淡的光链。
“原来如此,” 李老栓恍然大悟,“老茶坊的秘方,就藏在这口井里!”
众人都围了过来,看着井里的水。王石头好奇地问:“栓叔,这井里只有水,秘方在哪啊?”
李老栓笑着说:“咱们湖南的黑茶,讲究‘以泉为魂’,这口‘茶泉’的水,就是最好的‘秘方’。当年茶坊主人之所以能做出独一无二的黑茶,靠的就是这口井的水。只要有了这泉水,再加上祖辈传下来的手艺,咱们就能做出最好的黑茶。”
赵老三感慨道:“原来‘茶魂’不是什么藏起来的秘方,而是这天然的泉水,还有咱们马帮守住的制茶手艺啊!”
李老栓点点头:“是啊,这‘茶魂’一直在咱们身边,只是咱们以前没发现。这趟探险,不仅让咱们找到了‘茶魂’,更让咱们明白了,茶马古道的传承,靠的不是什么神奇的物件,而是咱们马帮人一代代的坚守。”
当晚,马队在山谷里扎营。陈二娘用 “茶泉” 的水泡了一壶黑茶,茶香飘满了整个山谷。众人围坐在火堆旁,喝着热茶,聊着这趟旅程的经历。王石头看着飘林砚,心里充满了感激 —— 如果不是这砚台的指引,他们或许永远找不到这 “茶魂”,也不会明白茶马古道的真正意义。
第二天一早,马队准备离开山谷。李老栓在井台上立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 “茶泉重地,马帮守护”。他知道,这口井不仅是老茶坊的遗产,更是湖南茶马古道的根,他们有责任守护好它。
马队沿着原路返回,这一次,他们的脚步更加坚定。虽然接下来的旅程还有很多未知的危险,但他们心里多了一份底气 —— 因为他们找到了 “茶魂”,也找到了茶马古道传承的意义。
马队离开山谷后,沿着古道往集市方向走。一路上,天气格外晴朗,阳光洒在山路上,映得骡马身上的鬃毛闪闪发光。王石头哼着小调,手里拿着一根树枝,时不时驱赶路边的蚊虫,心情格外舒畅。
“再有三天,咱们就能到集市了。” 李老栓看着前方的山路,笑着说,“这次的茶叶要是能卖个好价钱,咱们就给马帮添几匹新骡马,再给大家置一身新衣裳。”
众人听了,都高兴地应和着。陈二娘笑着说:“那我可要好好挑块布料,给我家娃做件新衣服。上次他还说,别的娃都有新衣服,就他没有呢。”
孙老根则惦记着他的骡马:“要是添了新骡马,我得好好调教调教,让它们成为马帮的好帮手。”
就在大家说说笑笑的时候,前方突然出现了几个身影。他们穿着少数民族的服饰,手里拿着长刀,拦在了路中间。赵老三脸色一变,低声对众人说:“是山寨的人!大家小心点,他们可能是来抢东西的。”
李老栓勒住马,从马背上下来,往前走了几步,抱拳道:“各位兄弟,我们是路过的马帮,要去集市送茶叶,还请行个方便。”
为首的山寨头目,是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脸上带着一道刀疤,他上下打量着李老栓,冷笑道:“路过?这古道是我们山寨的地盘,想从这过,就得留下买路钱!要么把茶叶留下一半,要么就把你手里的那块砚台留下,不然别想走!”
王石头一听,顿时急了:“这砚台是栓叔的传家宝,怎么能给你们!还有我们的茶叶,是大家辛辛苦苦种出来、运过来的,凭什么给你们一半!”
“小子,别不识好歹!” 刀疤脸身后的一个小弟喊道,“我们寨主想要的东西,还没有得不到的!再敢多说一句,就别怪我们不客气!”
赵老三握紧了手里的鞭子,随时准备动手。陈二娘和孙老根也挡在了骡马前面,保护着茶叶。李老栓却拦住了他们,对刀疤脸说:“寨主,这砚台是我爷爷传下来的,对我很重要,不能给你。至于茶叶,我们可以给你们一些,但一半太多了,我们还要靠这些茶叶养家糊口。”
刀疤脸想了想,说道:“也行,那就给我们十篓茶叶,再给我们两匹骡马,不然咱们就动手试试!”
李老栓知道,山寨的人不好惹,硬拼肯定会吃亏。他回头看了看众人,见大家都点了点头,便说道:“好,我们给你们十篓茶叶,但骡马不能给,我们还要靠它们运茶叶。”
刀疤脸犹豫了一下,最终同意了。山寨的人搬了十篓茶叶,就离开了。王石头看着他们的背影,气愤地说:“这些人太过分了!凭什么抢我们的茶叶!”
李老栓叹了口气:“这古道上的山寨,大多是因为生活所迫,才走上这条路的。他们也不容易,只要咱们能平安过去,损失点茶叶不算什么。”
赵老三也说道:“栓叔说得对,以前我跟马帮走,遇到过更狠的山寨,不仅抢东西,还伤人。这次能只损失十篓茶叶,已经算是幸运了。”
虽然损失了茶叶,但马队总算平安通过了山寨的地盘。接下来的几天,他们一路顺利,没有再遇到危险。第三天傍晚,终于抵达了集市。
集市里热闹非凡,到处都是叫卖声。有卖粮食的、卖布料的、卖药材的,还有很多像他们一样的马帮,在集市上出售茶叶。李老栓找了个空地,让众人把茶叶卸下来,开始摆摊售卖。
湖南的黑茶在集市上很受欢迎,很多商人都围了过来,询问价格。李老栓报了个合理的价格,商人们纷纷下单,不一会儿,就卖出了大半茶叶。(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