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懿宗咸通初年的长安,春天总带着点让人发醉的暖。鱼幼微跟着温庭筠去赴宴那天,穿了件新做的浅粉色襦裙,头发上别着支素银簪子——这是温庭筠特意给她买的,说“见新贵人,得穿得精神点”。她不知道,这场宴会上,会遇到那个让她欢喜又让她心碎的男人——新科状元李亿。
刚进宴会厅,鱼幼微就被人注意到了。不是因为她穿得多华丽,是她眼里的灵气——跟那些规规矩矩的大家闺秀不一样,她的眼睛亮得像浸了水的星,看人的时候带着点好奇,又有点怯生生的。李亿就是在这时候注意到她的。
他刚中了状元,正是意气风发的年纪,穿件月白色的官袍,腰里系着玉带,长得眉清目秀,笑起来还有两个浅浅的梨涡。他本来在跟宾客喝酒,一转头看见鱼幼微,手里的酒杯都顿了顿,赶紧走过来,对着温庭筠拱手:“先生,这位姑娘是?”
温庭筠笑着把鱼幼微往前推了推:“这是我徒弟鱼幼微,诗写得好着呢。”
李亿眼睛更亮了,对着鱼幼微作了个揖:“久闻鱼姑娘才名,今日得见,真是幸会。”
鱼幼微赶紧回礼,脸却红到了耳根——她长这么大,除了爹和温庭筠,还没跟这么俊的男人说过话。那天宴会上,李亿总找机会跟她聊天,问她喜欢写什么诗,问她平时都去哪里玩,还跟她约着下次一起去曲江池看柳。鱼幼微看着他的眼睛,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跳得飞快。
没过多久,李亿就托温庭筠上门提亲了——他要纳鱼幼微为妾。那时候的鱼幼微,哪懂什么正妻妾室的差别,知道自己喜欢的人也喜欢自己,还愿意娶她,高兴得一晚上没睡着,抱着温庭筠送的诗集翻来覆去看。
成亲那天,没有大张旗鼓的仪式,几个亲近的朋友来贺喜。李亿给鱼幼微戴了只金镯子,笑着说:“幼微,以后我就叫你‘玄机’吧,‘玄机’二字,配你的才华正好。”
鱼玄机点着头,眼泪都快掉下来了——她终于有了个家,有了个能跟她一起写诗、一起过日子的人。
那段日子,是鱼玄机这辈子最甜的时光。李亿不用上朝的时候,两人就窝在小院里“赌书泼茶”——李亿拿本诗集考她,她要是答上来,李亿就给她泡杯好茶;她要是答不上来,就罚自己写一首诗。有时候李亿写了新诗,第一个就念给她听,她要是觉得哪句不好,敢直接说“这句太俗,得改”,李亿也不生气,反而笑着说“还是我家玄机眼光准”。
她还写了首《寄子安》(子安是李亿的字),里面有句“秦楼几夜惬心期,不料仙郎有别离”——前半句写的就是那段日子的甜蜜,说在秦楼似的屋子里,好几晚都过得称心如意,满是欢喜。那时候她以为,这样的日子能过一辈子,却没料到,“别离”来得比她想的快多了。
没等这甜日子过够三个月,天就塌了。
那天李亿回来得特别晚,脸色苍白,进门就坐在椅子上发呆,连她递过去的茶都没接。鱼玄机心里犯嘀咕,问他:“子安,你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李亿憋了半天,才开口,声音都在抖:“玄机,我……我娘子裴氏,要来了。”
“娘子?”鱼玄机愣了——她知道李亿有正妻,可李亿以前总跟她说“裴氏在老家,不管这边的事”,她还以为,能安安稳稳地跟他过下去。
“她不是在老家吗?怎么要来?”鱼玄机追问。
李亿低下头,不敢看她:“她家里人给她送信,说我纳了妾,她气不过,非要来长安找我。她爹是吏部侍郎,我……我惹不起。”
鱼玄机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她知道,在唐朝,正妻的地位比天还高,尤其是裴氏这种豪门出身的,要是不认可她,她连这个家的门都进不去。
果然,没过几天,裴氏就带着一群家丁,浩浩荡荡地闯进了小院。她穿着一身大红的锦袍,戴着满头的金饰,一进门就指着鱼玄机的鼻子骂:“你就是那个勾引人夫的娼家女?也不看看是什么身份,居然敢占我的位置!”
“娼家女”三个字,像一把刀扎在鱼玄机心上。她想反驳,说是温庭筠的弟子,是凭才华跟李亿在一起的,可话到嘴边,却被裴氏的气势压了回去。
裴氏又转向李亿,声音更凶:“李亿!我告诉你,今天你要么把这个女人赶走,要么我就回娘家,让我爹奏请陛下,撤你的官!你自己选!”
李亿脸色煞白,看着裴氏,又看着鱼玄机,嘴唇动了动,最后还是低下了头:“我……我知道了。”
那天晚上,李亿在书房写了一夜。第二天早上,他把一张纸递给鱼玄机,纸上的字歪歪扭扭,还带着点泪痕——是《放妻书》。
“玄机,对不起,”李亿的声音嘶哑,“我不能没有这个官,我也不能得罪裴家……你拿着这笔钱,找个地方好好过,以后……以后别再想我了。”
鱼玄机拿着那张纸,手抖得厉害,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掉在纸上,把“从此两清,各不相扰”几个字晕成了一团黑。她看着李亿,想问他“你以前说的一辈子呢?”“你说喜欢我的才华,都是假的吗?”可话到嘴边,却只变成了一句:“我知道了。”
她没要李亿的钱,收拾了几件衣裳和一叠诗稿,就离开了那个曾经让她觉得温暖的小院。走的时候是早上,长安街上的人还不多,寒风刮在脸上,像刀子割一样。她提着小包袱,漫无目的地走,不知道该去哪里——爹没了,娘也不在了,温庭筠最近去了外地,她在这长安城里,连个能去的地方都没有。
就在她走投无路的时候,温庭筠回来了。他听说了她的事,赶紧到处找她,最后在曲江池边找到了蹲在柳树下哭的鱼玄机。
“幼微,跟我走。”温庭筠把外套脱下来,披在她身上,声音很轻,却带着力量。
“师父,我该去哪里啊?”鱼玄机抱着他的胳膊,哭得像个孩子。
温庭筠道:“去咸宜观吧,那里的观主是我的老朋友,你去当女冠,不用受别人的气,还能安安静静地写诗。”
鱼玄机点了点头——她没得选,咸宜观成了她唯一的去处。
去咸宜观那天,温庭筠送她到观门口。观主是个慈眉善目的老道姑,拉着她的手说:“姑娘,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家了。”
鱼玄机看着观里的柏树,看着院子里的石桌,突然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她对着温庭筠鞠了一躬:“师父,谢谢你。”
温庭筠拍了拍她的肩膀:“好好照顾自己,有什么事,就给我写信。”
从那天起,长安少了个李亿的妾,咸宜观多了个叫鱼玄机的女冠。
鱼玄机不是普通的女冠。她受不了观里死气沉沉的日子,更不想一辈子打坐念经。没过多久,她就跟观主商量,在观门口挂了块木牌,上面写着四个大字:“诗文候教”。
这牌子一挂出来,长安的文人都炸了锅——一个女道士,居然敢公开“候教”诗文,这也太大胆了!可好奇归好奇,还是有很多文人慕名而来,想看看这个敢挂招牌的女冠到底有多大本事。
有人来跟她论诗,她张口就能背出《诗经》《楚辞》,还能指出对方诗句里的不足;有人来跟她唱和,她提笔就写,诗句又快又好;还有人想故意刁难她,给她出刁钻的题目,她也能从容应对,让对方心服口服。
渐渐地,咸宜观成了长安文人的聚集地。每天都有人来跟鱼玄机聊诗,有时候还会办个小宴会,喝酒、写诗、聊人生。鱼玄机穿着素色的道袍,坐在人群里,笑起来还是像以前一样灵动,眼里却多了点以前没有的东西——是清醒,是通透,还有点藏不住的苦涩。
有天晚上,一个邻居家的姑娘来找她哭诉。那姑娘跟心上人私定终身,可男方家里嫌她出身低,逼着男方娶了别人。姑娘哭着说:“我长得也不差,对他也真心,为什么他就不能选我呢?”
鱼玄机看着姑娘哭红的眼睛,想起了自己的经历——她有才华,对李亿也真心,可最后还不是被抛弃了?她拿起笔,在纸上写下了一首《赠邻女》:
“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
写完递给姑娘,她说:“你看,无价的宝贝还能求得到,真心对你的男人,却比宝贝还难得。不是你不好,是这世道,本就没给我们女子太多选择。”
姑娘看着诗,哭得更凶了,可哭完之后,却好像松了口气——原来不是只有自己这么苦,原来有人懂她的委屈。
这首《赠邻女》很快就传遍了长安。有人说鱼玄机写得太悲观,可更多的女子却觉得,她写出了她们的心里话——不管是大家闺秀还是贫家女子,不管是已婚还是未婚,谁没在感情里受过伤?谁没盼过一个真心对自己的人?可最后大多是失望。
鱼玄机也常对着这首诗发呆。有时候她会想起李亿,想起那段甜蜜的日子,心里还是会疼,可更多的是释然。她终于明白,靠男人的真心过日子,就像在沙地上建房子,风一吹就倒。只有自己的才华,自己的双手,才能靠得住。
有次温庭筠来咸宜观看她,看到她挂的“诗文候教”牌子,又看了她写的《赠邻女》,笑着说:“幼微,你长大了。”
鱼玄机也笑了:“是啊,师父,我长大了。以前总想着靠别人,现在才知道,靠自己最好。”
那天晚上,鱼玄机坐在观里的石桌旁,看着天上的月亮,手里拿着自己的诗稿。风一吹,诗稿哗啦作响,她想起了自己的名字——“玄机”。以前她以为,“玄机”是李亿给她的爱称,现在她才明白,人生的“玄机”,不是靠别人给的,是自己悟出来的。
她不再是那个需要依靠男人的鱼幼微了,她是鱼玄机,是咸宜观里敢挂“诗文候教”招牌的女冠,是能写出“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的诗人。她的爱情虽然幻灭了,她却在这场幻灭里,找到了真正的自己。(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