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跨文化协作,教学新启发

    叶菲是在周日的清晨收拾好行李的。阿妹帮她把晒干的槐花装进行李箱 —— 那是前几天她和孩子们一起在山上摘的,说是让她带回北京,给王剑和念菲尝尝山里的味道。院子里的梨树在晨光下泛着淡淡的绿意,几只母鸡依旧在墙角啄食,一切都和她刚来的时候一样,却又好像多了些不一样的温度。

    “叶老师,真的不再多待几天吗?” 阿妹帮她拉上行李箱拉链,语气里满是不舍,“等下周梨熟了,我还想让你尝尝我们家的梨呢。”

    叶菲蹲下身,抱了抱阿妹的小女儿妞妞 —— 那个前几天被她系上围巾的小女孩,此刻正攥着她的衣角,大眼睛里满是依恋。“下次我一定来,” 叶菲笑着说,“等新学校建好了,我还要来给孩子们上课呢。”

    村长牵着老黄牛送她到村口,孩子们也都来了,手里拿着自己画的画,有的画着新学校,有的画着向日葵,还有的画着叶菲和他们一起放风筝的场景。“叶老师,你一定要回来呀!” 扎羊角辫的小女孩仰着小脸说,手里还拿着一个用草编的小兔子。

    叶菲接过小兔子,小心翼翼地放进包里,眼眶有些湿润:“我会的,你们要好好读书,等我回来的时候,要看到你们的好成绩。”

    车子缓缓驶离村寨,叶菲从车窗里看着孩子们的身影渐渐变小,直到消失在山路的拐角。她拿出手机,终于有了稳定的信号,赶紧给小张打了个电话:“小张,我今天回北京,下午就能到公司。那个想资助我们公益基金的企业,你把联系方式发给我吧,我回来就和他们联系。”

    “叶姐,太好了!” 小张的声音很兴奋,“对方是一家做教育科技的公司,叫‘启智教育’,他们的负责人说想和你聊聊资助的具体事宜,还说可以提供一些教学设备给山区的学校。”

    挂了电话,叶菲靠在座椅上,看着窗外连绵的群山。山里的日子虽然艰苦,却充满了温暖与希望,孩子们的笑容像一束束光,照亮了她的公益之路。她想起那个被瓦片砸伤手的小男孩,心里暗暗祈祷,希望施工队能尽快赶到,把老祠堂修缮好,让孩子们能在安全的环境里读书。

    下午三点,叶菲抵达北京。她没有回家,直接去了公司。小张已经在办公室等她了,手里拿着一叠资料:“叶姐,这是‘启智教育’的资料,他们的负责人叫李哲,明天上午想和你在公司面谈。”

    叶菲接过资料,认真地翻看着。“启智教育” 成立于五年前,主要做教育科技产品研发,还开展了很多公益项目,帮助贫困地区的学校改善教学条件。“这家公司看起来不错,” 叶菲点点头,“明天面谈的时候,我们重点聊聊资助的金额和教学设备的捐赠事宜,争取能尽快落实,让山区的孩子们早点用上新设备。”

    小张点点头:“好的叶姐,我已经把我们公益基金的项目资料整理好了,明天一起带过去。”

    晚上回到家,家里空荡荡的,王剑在柏林,念菲在慕尼黑,只有客厅的台灯还亮着,像在等她回家。她放下行李箱,走进厨房,想煮点粥喝,却发现冰箱里还有王剑临走前买的牛奶和面包,还有念菲留下的一张便签:“妈,牛奶在冰箱里,记得热了再喝,我在慕尼黑一切都好,你放心。”

    叶菲笑着拿起便签,贴在冰箱上,然后热了牛奶,又烤了面包。吃晚饭的时候,她给王剑打了个视频电话,王剑刚开完会,脸上带着一丝疲惫,却依旧笑着:“菲儿,你回来啦?山里的情况怎么样?”

    叶菲把山里的情况跟王剑说了说,还给他看了孩子们画的画:“孩子们都很可爱,就是学习条件太艰苦了。不过还好,有企业想资助我们,明天我就和他们面谈,争取能为孩子们争取更多的帮助。”

    王剑看着画,眼里满是温柔:“辛苦你了,菲儿。你放心,我这边工作也很顺利,客户会议很成功,马克还说要给我们发奖金呢。等我忙完这阵子,就回北京看你。”

    挂了电话,叶菲收拾好厨房,走进书房。她拿出笔记本,把这次在贵州的考察情况详细地记录下来,还写下了下一步的工作计划:联系 “启智教育” 落实资助事宜、跟进施工队修缮老祠堂、统计山区学校需要的教学设备……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深夜。

    第二天上午九点,李哲准时来到叶菲的公司。他看起来三十多岁,穿着一身休闲西装,笑容很温和。“叶老师,久仰大名,” 李哲伸出手,“我早就听说过你的公益事迹,很佩服你的坚持。”

    叶菲握住他的手,笑着说:“李总过奖了,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感谢你们公司愿意资助我们的公益基金,帮助山区的孩子们。”

    坐下后,李哲拿出一份资助方案:“叶老师,我们公司计划每年给你们公益基金捐赠五十万元,用于山区学校的修缮和教学设备的采购。另外,我们还可以为山区的学校提供一些我们公司研发的智能教学设备,比如电子白板、平板电脑等,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学习。”

    叶菲很惊喜,五十万元加上智能教学设备,对山区的学校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太感谢你们了,李总!” 叶菲激动地说,“有了这些资助,我们就能更快地改善山区学校的教学条件,让孩子们接受更好的教育。”

    李哲笑了笑:“我们也是希望能为教育事业出一份力。不过,我们有一个小小的要求,” 他顿了顿,“我们希望能在资助的学校里设立‘启智班’,用我们的智能教学设备开展教学试点,并且我们公司的员工可以定期去学校做志愿者,帮助孩子们学习。”

    叶菲想了想,设立 “启智班” 既能让孩子们体验到新的教学方式,又能让 “启智教育” 的员工参与到公益中来,是个不错的主意。“没问题,李总,” 叶菲点点头,“我们可以先在贵州的苗族村寨试点,等效果好了,再推广到其他山区学校。”

    双方很快就达成了合作意向,签订了资助协议。送走李哲后,叶菲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她给村长打了个电话,告诉了他这个好消息,村长在电话里很激动:“太好了叶老师!孩子们知道了肯定会很高兴的!”

    然而,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下午,叶菲接到了一个电话,是 “启智教育” 的员工打来的,说李哲在回公司的路上突发急性阑尾炎,已经被送到医院做手术了,资助的款项可能要推迟几天才能到账。

    叶菲很担心:“李总现在情况怎么样?有没有危险?”

    “医生说手术很成功,没有危险,就是需要住院观察几天。” 员工说,“叶老师,实在不好意思,资助款项的事可能要等李总出院后才能处理。”

    “没关系,” 叶菲说,“你让李总好好休息,款项的事不着急,等他康复了再说。”

    挂了电话,叶菲有些无奈,本来以为能尽快落实资助款项,没想到会出这样的意外。但她也知道,急不来,只能等李哲康复后再处理。她拿出手机,给施工队打了个电话,让他们先去贵州的苗族村寨,先对老祠堂进行简单的修缮,确保孩子们上课安全,等资助款项到账后,再进行全面的改造。

    与此同时,柏林的王剑正面临着新的挑战。

    周一早上,马克把王剑叫到办公室,手里拿着一份文件:“王先生,总公司给我们分公司安排了一个新任务,要和一家德国的教育科技公司合作,开发一款针对中国市场的在线教育产品。总公司希望你能负责这个项目,因为你了解中国市场,而且有丰富的市场经验。”

    王剑接过文件,认真地看着。这家德国教育科技公司叫 “智慧教育”,在欧洲很有名,主要做在线教育平台研发。“马克先生,这个项目的难度很大,” 王剑皱了皱眉头,“在线教育产品的研发需要跨文化协作,而且中国市场和德国市场的需求差异很大,我们需要深入了解中国用户的需求,才能开发出合适的产品。”

    “我知道难度很大,” 马克说,“但这是总公司的决定,而且这个项目对我们分公司很重要,如果能成功,我们的市场份额会大幅提升,也能避免被合并的风险。总公司给我们的期限是半年,我们需要尽快组建团队,开始项目研发。”

    王剑点点头:“好的,马克先生,我会尽力做好这个项目。我需要莉娜和汤姆加入我的团队,莉娜熟悉德国市场,汤姆对产品研发很有经验,有他们的帮助,项目会更顺利。”

    “没问题,” 马克说,“我已经跟他们沟通过了,他们都愿意加入你的团队。另外,‘智慧教育’的项目负责人会在周三来我们公司,和你对接项目事宜,你要做好准备。”

    回到工位,王剑把莉娜和汤姆叫到一起,讨论项目的具体事宜。“这个项目的难度很大,” 王剑说,“我们需要先做市场调研,了解中国用户对在线教育产品的需求,然后和‘智慧教育’的团队沟通,制定产品研发方案。莉娜,你负责德国市场的调研,了解‘智慧教育’现有的产品优势;汤姆,你负责产品技术方面的评估,看看他们的技术是否符合中国市场的需求;我负责中国市场的调研和项目整体的协调。”

    莉娜和汤姆点点头:“没问题,我们会尽快开始工作。”

    接下来的两天,王剑和团队成员一起投入到市场调研中。他每天都要和中国的教育机构、学校、家长沟通,了解他们对在线教育产品的需求和建议。莉娜也整理了 “智慧教育” 现有产品的资料,分析了他们的优势和不足;汤姆则评估了 “智慧教育” 的技术,认为他们的技术很先进,但需要根据中国市场的需求进行调整。

    周三上午,“智慧教育” 的项目负责人马丁来到王剑的公司。马丁是个四十多岁的德国人,戴着眼镜,很儒雅。“王先生,很高兴能和你合作,” 马丁伸出手,“我了解过你的经历,很佩服你的市场洞察力。”

    王剑握住他的手,笑着说:“马丁先生过奖了,我也很期待和你们公司合作,共同开发出适合中国市场的在线教育产品。”

    双方在会议室里进行了深入的沟通。王剑介绍了中国市场的需求和调研结果,莉娜介绍了 “智慧教育” 现有产品的优势,汤姆则提出了技术调整的建议。马丁认真地听着,时不时提出自己的看法:“王先生,你们的调研很详细,中国市场的需求确实和德国市场有很大差异。我们的产品需要在内容和功能上进行调整,比如增加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优化在线互动功能,让产品更符合中国用户的使用习惯。”

    “我同意你的看法,” 王剑点点头,“我们可以成立一个跨文化的研发团队,中国团队负责内容设计和市场推广,德国团队负责技术研发和产品优化,双方定期沟通,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马丁很赞同:“这个主意很好,我们明天就组建团队,开始项目研发。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这个项目一定能成功。”

    下午,王剑和团队成员一起制定了项目研发计划,明确了各个阶段的任务和时间节点。“接下来的半年,我们会很辛苦,” 王剑看着莉娜和汤姆,“但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完成这个项目,为分公司争取更多的机会。”

    莉娜和汤姆笑着说:“我们会全力以赴的!”

    晚上回到公寓,王剑感到有些疲惫。他泡了一杯槐花茶,坐在沙发上,看着窗外的夜景。手机忽然响了,是念菲打来的视频电话。屏幕里,念菲正坐在慕尼黑大学的图书馆里,身边放着几本书。“爸,你最近还好吗?工作忙不忙?”

    王剑笑了笑:“我还好,就是最近有个新项目,有点忙。你在慕尼黑怎么样?交流学习还顺利吗?”

    “很顺利,” 念菲的眼睛亮晶晶的,“我听了很多优秀的课程,还和德国的老师、学生交流了教学经验。对了爸,我和陈默一起去了慕尼黑的一家教育机构,他们的教学方式很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我觉得很值得借鉴。等我回国后,想把这些教学经验用到我的课堂上,让我的学生也能体验到不一样的教学方式。”

    王剑很欣慰:“很好啊,念菲,你能有这样的想法,爸爸很开心。出去交流就是要多学习别人的优点,然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

    “嗯,我知道,” 念菲点点头,“对了爸,我下个月要去柏林参加一个教育研讨会,到时候可以去看你,我们还可以一起去吃你说的那家中餐厅的红烧肉。”

    “好啊,” 王剑很开心,“我等你过来,到时候带你去柏林的景点逛逛,好好玩玩。”

    挂了电话,王剑喝了一口槐花茶,心里暖暖的。他知道,虽然一家人分隔三地,但他们的心始终在一起,都在为自己的梦想努力着。

    而在慕尼黑的念菲,挂了电话后,继续在图书馆里查阅资料。她最近在准备一个关于 “跨文化教学” 的课题,想研究如何在教学中融入不同国家的文化元素,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陈默也坐在她旁边,看着一本关于德国教育史的书。

    “念菲,你刚才和叔叔聊得怎么样?” 陈默抬起头,笑着问。

    “很好啊,” 念菲说,“我跟我爸说了我们去教育机构的事,他很支持我把德国的教学经验用到国内的课堂上。对了陈默,下个月的教育研讨会,你也一起去吧,我们可以一起学习交流。”

    陈默点点头:“好啊,我也想去听听,看看能不能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为以后做外交官积累经验。”

    念菲笑了笑:“我相信你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外交官,帮助更多的人。”

    陈默看着念菲,眼神里满是温柔:“谢谢你,念菲。其实,和你一起交流学习的这段时间,我学到了很多,不仅是知识,还有你的坚持和热爱。你对教育的热爱,让我更坚定了自己的梦想。”

    念菲的脸颊微微泛红,低下头,继续看着资料。图书馆里很安静,只有翻书的声音和偶尔的咳嗽声。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书桌上,温暖而明亮。

    接下来的几天,叶菲一边跟进李哲的康复情况,一边协调施工队在贵州苗族村寨的修缮工作。小张每天都会给她汇报施工进度,说老祠堂的漏雨问题已经解决了,还安装了新的窗户,孩子们上课再也不用担心风吹雨淋了。叶菲很开心,又让小张准备了一些过冬的棉衣和文具,尽快送到孩子们手中。

    周五下午,叶菲接到了李哲的电话。李哲的声音还有些虚弱,但很精神:“叶老师,实在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我已经出院了,下周就能回公司处理资助款项的事,预计下周三就能把五十万元打到你们公益基金的账户上。”

    叶菲很开心:“李总,你不用着急,先好好休息。款项的事不着急,等你身体完全康复了再说。”

    “没关系,” 李哲说,“我已经安排好了,下周一定会把款项落实。另外,我们公司捐赠的教学设备也已经准备好了,下周一起送到贵州的苗族村寨。”

    挂了电话,叶菲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她走到窗边,看着窗外的夕阳,心里满是温暖。她知道,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帮助更多的山区孩子,让他们拥有更好的学习环境,实现自己的梦想。

    而在柏林,王剑和团队成员一起,和 “智慧教育” 的团队召开了第一次项目研发会议。双方就产品的内容设计、技术研发、市场推广等方面达成了一致意见,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马丁表示,会尽快安排德国的技术人员来中国进行市场调研,深入了解中国用户的需求,确保产品符合中国市场的要求。

    会议结束后,王剑感到很有信心。他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这个项目一定能成功,为分公司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他拿出手机,给叶菲发了一条消息:“菲儿,我这边的新项目进展很顺利,和德国团队的合作很愉快。下周念菲要来柏林参加研讨会,我们可以一起聚聚了。”

    叶菲很快就回了消息:“太好了!我也有好消息告诉你,‘启智教育’的资助款项下周就能到账,教学设备也会一起送到贵州的山区学校。等你们父女俩聚的时候,记得视频给我看看。”

    王剑笑着回了消息:“好(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青春手册三部曲不错,请把《青春手册三部曲》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青春手册三部曲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