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糖画摊的铜勺与凝固的糖霜

    第十五章糖画摊的铜勺与凝固的糖霜

    立冬这天,巷口来了个糖画师傅,挑着副担子,一头是熬糖的小铜锅,另一头插满了糖做的龙、凤、小老鼠,在阳光下闪着琥珀色的光。阿梨背着书包路过时,正看见师傅用铜勺在青石板上画着什么,糖丝细得像头发,落地就凝固成脆生生的片。

    “师傅,给我画只小兔子!”阿梨把书包往地上一放,从兜里摸出两枚硬币。这糖画师傅是外地来的,每年立冬前后都会来梧桐巷,阿梨小时候总缠着爷爷买,后来爷爷走了,她就自己攒着零花钱等这口甜。

    师傅笑了,眼角的皱纹挤成朵花:“小姑娘眼尖,我这手艺啊,也就你们巷里人识货。”他舀了勺糖,手腕一抖,铜勺在石板上游走,糖丝簌簌落下,先画个圆脑袋,再勾出长耳朵,最后点上红眼睛——竟是只衔着胡萝卜的兔子,活灵活现。

    阿梨刚要接,旁边突然窜出个小屁孩,伸手就去抢:“我要!我就要这只兔子!”小孩的娘在后面追,手里还拎着没买完的菜:“小宝!不许胡闹!”

    糖画师傅赶紧用小铲把兔子铲起来,往阿梨手里塞:“给你,快拿着。”可那叫小宝的孩子不依不饶,坐在地上撒泼,眼泪鼻涕抹了一脸:“我就要兔子!就要!”

    阿梨看着手里的糖兔子,耳朵尖还冒着热气,忽然把兔子递过去:“给你吧。”小宝立刻不哭了,抢过糖兔子就往嘴里塞,他娘红着脸给阿梨道歉:“这孩子被惯坏了,姑娘你别介意,我再给你买一个。”

    “不用不用。”阿梨摆摆手,刚想说“我再等一个”,就见师傅又舀了勺糖,这次却没往石板上画,而是对着阿梨的手心倒了点糖液。糖液在她掌心慢慢凝固,竟自动聚成个小小的糖月亮,边缘还带着点波浪纹,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似的。

    “这叫‘随心意’,”师傅压低声音,“看你刚才让着孩子,这手艺只传懂情理的人。”他指了指阿梨的手心,“这糖月亮能留三天不化,你信不?”

    阿梨将信将疑,把糖月亮小心翼翼地放进书包侧袋。回家路上,她忍不住拿出来看,果然没化,连棱角都还是分明的。路过杂货铺时,老板娘探出头喊她:“阿梨,你张奶奶让我给你留了罐蜂蜜,说是新采的冬蜜。”

    张奶奶住在巷尾,腿不好,常年坐在窗边织毛衣。阿梨提着蜂蜜罐往她家走,刚到门口就听见咳嗽声,张奶奶正对着个铜盆咳,盆里的手帕沾着点血丝。“奶奶,您又不舒服了?”阿梨放下蜂蜜,伸手去摸她的额头。

    张奶奶拍开她的手,笑着指桌上的木盒:“给你留的,前儿个织的手套,试试合手不?”手套是用粗毛线织的,指缝处还绣了朵小梅花,针脚歪歪扭扭,却暖得很。

    阿梨戴上手套,忽然想起手心的糖月亮,掏出来递到张奶奶嘴边:“您尝尝,甜的。”张奶奶舔了口,眼睛亮了:“这糖怎么不粘牙?比灶糖还润。”

    正说着,小宝娘领着小宝来了,手里捧着个布包:“张奶奶,这是给您的梨膏糖,治咳嗽的。刚才真是对不住,这孩子非让我把他的机器人送给阿梨赔罪。”小宝把个缺了胳膊的机器人往阿梨手里塞,脸涨得通红。

    阿梨笑着接过来:“谢谢小宝,这个机器人很酷呢。”她把糖月亮掰了半块给小宝,“这个给你,我们分着吃。”

    小宝咬着糖,含糊地说:“姐姐,明天我让我爸给你买最大的糖画。”

    张奶奶看着他们,忽然咳嗽着笑了:“你们啊,就像我年轻时巷口的糖画摊,吵吵闹闹的,却甜得很。”她指了指窗外,“你看那棵老槐树,冬天看着光秃秃的,春天一到,准长满叶子,比谁都绿。”

    阿梨望着窗外的老槐树,枝干上还挂着去年的灯笼残骨。她摸了摸兜里的糖月亮,果然没化,连甜味都还新鲜。原来有些善意就像这糖,看着容易化,其实藏在心里,能甜很久很久。就像张奶奶的手套,小宝的机器人,还有师傅的“随心意”,都不是什么贵重东西,却比蜜还暖,让这立冬的风,都带上了点甜丝丝的味道。

    夜里阿梨写作业时,把糖月亮放在台灯下,糖面映着光,竟真像个小月亮在发光。她忽然想起师傅的话,这糖能留三天——或许不是糖不化,是有人想让这份甜,在心里多待一会儿,久到能捂热整个冬天。(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铅笔根须的悄悄话不错,请把《铅笔根须的悄悄话》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铅笔根须的悄悄话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