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境界对比

    总而言之,崇祯的【信域】构建计划共分两步:

    首先是“立约”与“建制”。

    通过与现有大明官僚进行一系列“交易”——

    无论是拍卖种窍丸,还是未来可能出现的其他资源置换——

    在意象层面,他所代表的帝王权柄和整个官僚系统之间,订立一份真实不虚的【信】道契约。

    崇祯履行皇帝、未来仙朝之主的责任,提供秩序、庇护与上升通道的“承诺”。

    官僚系统则承认其至高权威,共同作为“履约”的一方,辅助他管理天下、推行政令。

    进而重塑整个仙朝的官僚体系。

    第二步则是将【信】神通植入民间——过程不再赘述。

    至于为何不能循序渐进,非得行雷霆手段罢儒尊道?

    缘由在于,渐进地批判儒家弊端,轻微碰撞出一两本“书”,目标书籍未必会如愿掉出。

    即便侥幸掉出一两本,旁边其他代表着佛家、道家乃至各种民间信仰、乡规民约的“书”,也会因过程缓慢而倾斜,填补空位,形成新的平衡。

    唯有快刀斩乱麻,直接宣布废除“三教合一”的旧论,独尊道法,将儒家“大部头”狠狠抽出;

    才能对整个民间思想体系,造成最大的震撼与颠覆。

    当然,计划未必会全然顺着他的设想推进。

    就像那五项国策,在落地实施的过程中,注定会遭遇诸多难以逾越的阻碍。

    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

    毕竟,朱幽涧也是头一次,从零开始搭建修真界……

    思虑间。

    永寿宫轮廓在望。

    王承恩垂首跟在崇祯身后,似乎已无意见。

    即便有,他也不会再拿出来强调。

    反观骆养性,见崇祯似乎心情尚可,便斟酌着再次开口:

    “陛下,臣观今日内阁诸公,尤其钱龙锡等人,恐有欺君之行。”

    “哦?”

    崇祯瞥了他一眼,并未停下脚步。

    骆养性继续道:

    “约莫十几日前,臣麾下缇骑曾报,钱龙锡府上一名心腹家仆,快马离京,一路向南。”

    “臣彼时以为,或是往其浙江老家传递寻常家书,故未敢以此琐事烦扰圣听。”

    “然今日孔胤植来得如此蹊跷,时机不早不晚,恰在商议种窍丸分配之关键时刻……”

    “臣斗胆揣测,此人怕正是钱龙锡乃至东林一党,特意召来,意欲借圣裔之名,挟舆论以迫圣裁!”

    崇祯听完,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他并未将自己依托【百相千机剪】,建立的地下纸人情报网络告知骆养性。

    后者能凭锦衣卫自身的力量查到这条线报,并联系起来,其能力确属可用。

    骆养性见崇祯没有斥责,胆子稍壮,问出了心中埋藏已久的疑惑:

    “臣实在不解。陛下已赐下仙法,更亲自展示过仙法威能,他们为何还敢如此……如此孩视天颜,妄图算计陛下,索求更多?”

    他用了个“孩视”,意指如同欺瞒哄骗孩童般看待皇帝,可谓大胆。

    “信息差罢了。”

    崇祯淡然一笑,仿佛早已看透人心鬼蜮:

    “前期畏朕,是因彼时为凡胎,而朕已显仙神之能,故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待他们服下种窍丸,粗粗研读了几日法术口诀,体内或许萌生了一丝微末气感,便自觉已然踏上仙途,与朕同属修行中人。”

    “又凭凡俗经验臆测,假以时日,勤加修炼,未必不能追近朕之境界。”

    一旦自觉有了平等的可能,那被绝对力量压制下去的野心、算计与贪婪,自然重新滋长,给了东林党行事的底气。

    当然,这底气来的快,去的更快。

    以至于无需崇祯动手惩处,待听完大明仙朝五项基本国策,他们便自觉倒下了。

    骆养性若有所思地点头,犹豫了一下,不敢再问。

    反倒王承恩被皇爷说得眼睛发亮,按捺不住对玄妙境界的好奇,小心翼翼地问道:

    “那……不知陛下当下,究竟是何等境界?”

    崇祯不置可否。

    若纯以肉身修为、积蓄的灵力多寡而论,他确实尚在胎息一层,乃是修行阶段的起步。

    然而,他的灵识,却是实打实、历经数百年苦修与雷劫淬炼而来的紫府巅峰境。

    肉身与灵识的极度不匹配,使得他根本无法用寻常的境界标准来界定自身。

    硬要形容,便是一个拥有巨人灵魂的婴孩。

    在不启用灵器与乾坤袋内灵石的前提下,胎息崇祯自觉可与练气初期一战。

    值得一提的是,修士每两个大境界之间的差距,堪称鸿沟。

    单以灵识覆盖范围为例:

    【胎息境】。

    没有灵识,老老实实引气入体。

    【练气境】。

    灵识初生,初期可覆盖大明一村之地,中期扩展至一镇,后期方能笼罩一县。

    【筑基境】。

    灵识的“量”大幅提升,从初期到后期,范围可由大明一城面积,增至数城相连的疆域。

    【紫府境】。

    修真界高层战力,灵识开始发生蜕变,初期便可轻松覆盖长江以北的大明版图。

    若有合适灵宝加持,紫府巅峰的灵识甚至能笼罩整个东亚。

    再进一步——

    朱幽涧假日时日若能证道,以【金丹境】神识之浩渺,覆盖整个地月空间亦不在话下。

    当然,崇祯目前受限于肉身与灵力,无法长时间、大范围地任意使用紫府巅峰的灵识。

    灵识虽属精神力量,却不能脱离物质施放,运转本身会持续消耗灵力。

    更重要的是,如此强大的灵识寄居胎息体内,一旦全力催动,肉身便会如同被投入熔炉般急剧发热,有崩坏之虞。

    故崇祯大多时候,只以灵识加持目力、听力,或在周身数十丈范围内施放——

    这些关乎自身根本的隐秘,不必对凡人说明,崇祯心中明晰即可。

    此时,崇祯刚好行至皇宫中轴线上,下意识地停步。

    王承恩与骆养性不明所以,随陛下的目光越过重重飞檐,望向钦安殿。

    然后什么也没看见。

    但在崇祯的独特感知中,隐隐可见钦安殿上空,有黄白二气盘旋交织,如龙如蟒。

    煌煌正大的明黄色气流,乃是国运之显化;

    略显沉重、驳杂,蕴含无数祈愿与敬畏的乳白色气流,则是弥漫于宫禁各处、历经百年沉淀的香火之气。(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修真版大明不错,请把《修真版大明》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修真版大明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