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阿格拉布

    吴元济率领第四路军离开君士坦丁堡以后,率军返回希腊,继续进攻雅典。此时希腊各地的拜占庭军,全部集中到雅典,有三四万人,没有原来好打了。

    吴元济率领第三路军在雅典以南,与这里的拜占庭军展开了一场大战,终于击败这股敌军,占领了雅典。

    由于拜占庭帝国已经灭亡,希腊各地残余的拜占庭军已经放弃希望,先后向第四路军投降,吴元济也算取得了不小的战国,心情这才舒畅一些。

    希腊位置重要,吴元济决定在雅典留下一个羌戎团,又觉得留在阿达纳的那个团太靠东,又靠近内陆,于是将阿达纳的那个羌戎团向西移到港口城市梅尔辛。

    做好这一切后,吴元济带领第三路军从雅典向南行驶,来到北非的昔兰尼(今利比亚班加西以东)。

    昔兰尼只是一个小城,吴元济听说当初的埃及总督尤素福逃到了这里,所以专程来查看一番。

    唐军在昔兰尼附近登陆后,刚开始还有两三千骑兵过来试图驱赶唐军,后来发现唐军势大,赶紧逃进城里。

    唐军成功登陆以后,迅速将昔兰尼围住,然后猛烈攻城,只用了半天的时间就将该城拿下。经过对俘虏一番审讯,果然发现优素福就在其中,这个老小子逃了一圈还是被吴元济抓住了。

    优素福以为他逃到一个荒凉的小地方混口饭吃,吴元济应该把他忘了,没想到吴元济还想着他,并且把他抓了起来。

    吴元济想,老子当初好好招降你,你非要跑,这次总算逮住你了,看你还往哪里跑?

    吴元济本想把优素福送回苏伊士运河做苦工,后来觉得这样太麻烦,后来想了一个办法折腾他,派人用马把他往南送到撒哈拉沙漠里,然后扔在那里不管,让他好好跑,跑出来才能活命。

    昔兰尼只是黑衣大食的一个残留地,不值得费工夫,吴元济率军乘船向西进发,开始正式进攻阿格拉布。

    阿格拉布也是从大食国独立出来的一个政权,位于马格里布东部,定都凯鲁万城(今突尼斯中部),主政者为埃米尔齐亚德,齐亚德还是有一定能力的,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称雄西地中海一带,甚至占领了马耳他岛、西西里岛和撒丁岛。

    齐亚德听说唐军向西进攻阿格拉布,立即派海军向东进发,寻找并歼灭唐朝海军。吴元济也正在寻找阿格拉布海军,两军最终在的黎波里(今利比亚西部)以北的海域相遇。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两军立即在海上展开了一场大战。开战以后,阿格拉布海军发现唐朝海军远非昔日的那些对手可比,唐军的火炮威力太强,阿军战船根本难以靠近,即使侥幸靠近唐军船只,船上的唐军又用火枪对阿军射击,阿军被打的毫无还手之力。

    海战持续了一个时辰,结果是阿军惨败,阿军船只还想西逃,但是唐军船只有蒸汽动力,阿军船只根本逃不掉,不是被击沉就是投降。

    吴元济开局得胜,好不得意,然后又挟着威势,紧接着登陆进攻的黎波里城。

    的黎波里只有不到一万守军,而且准备不足,在唐军的一番攻势下,守军弃城而逃,向凯鲁万狂奔而去。

    吴元济觉得的黎波里作为阿格拉布东部的重要城市,又可以兼管昔兰尼,于是在这里留下一个羌戎团,而后率领第四路军主力沿着海岸线,向西进攻凯鲁万。

    由于唐军势大,沿途的一些小城望风披靡,纷纷投降,大部分守军全部不战而逃,全部往凯鲁万集中。

    唐军展现了强大的战力,齐亚德有点绷不住了,开始把全国的部队往凯鲁万一带集中,准备在凯鲁万跟唐军决一死战。

    凯鲁万位于一块内陆平原上,无险可守,齐亚德只能依靠集中的五万兵力与唐军硬刚。齐亚德为了击败唐军,也是颇费了一番功夫,经过苦思冥想,终于想到了一个计策。

    齐亚德命人收集了大量的骆驼,又让人打造了一批特制的战车,然后开始一番布置,做好了开战前的准备。

    吴元济率军抵达凯鲁万城南,还没摆开阵型,阿军就率先发动了攻势。

    只见阿军阵型里冲出一群骆驼,这些骆驼的尾巴上都已经蘸油,并被点火,这些骆驼被火烧的疼痛难忍,疯狂的向前冲击。

    唐军的炮兵还没开始架设,唐军步兵赶忙用手中的火枪对骆驼进行射击。这些骆驼皮糙肉厚,需要好几发子弹才能将其击毙,因此有一部分骆驼得以冲进唐军的阵营中,冲乱了唐军的队形,甚至有几只冲进了唐军的炮阵地。

    唐军经过连续射击,终于将相当一部分骆驼击毙,其他的骆驼四散逃跑。

    然而,骆驼群的后面紧跟着冲来几十辆马拉战车,这些战车由两匹马牵引,在两匹马的马背上横绑着一根铁杆,铁杆的两头各有一片较长的利刃。

    后面所拉的战车里面有两个人,一个是车夫,一个是弓箭手,车体的周围和顶部用木板封住,只在前面留一个窗口,供车夫驾车和弓箭手射箭。

    在车轴处,还各绑了一个较长的十字形利刃,利刃随着车轴的转动而跟着高速转动,犹如一个绞肉机。

    前面的骆驼阵,就是为了后面的战车开路、挡子弹。唐军刚击破了骆驼阵,战车阵接连而来。

    这些战车速度极快,站着的唐军如果没反应过来,很容易被马背上的利刃割掉头颅,即使弯腰躲避,也会被车轮上的利刃绞到,而且还有战车内的弓箭手对外射箭。

    顷刻间,唐军出现了重大的伤亡,阿军战车肆意在唐军阵营里横冲直撞,引起了唐军极大的混乱。

    刚开始,唐军对着战车射击,由于战车四周有厚木板保护,打进前面的窗口没那么容易。后面有人反应过来,开始对着马匹射击,马匹被击毙后,战车就丧失了机动性,就可以将车里的人员击毙。

    但是阿军在战车阵突入唐军阵营不久,又派出了两万骑兵,大规模向唐军阵营冲来。

    由于唐军被骆驼阵和战车阵连续冲击,阵型已乱,未能有效组织火力阻止阿军的骑兵。有些阿军骑兵顺利冲入唐军阵营,对着唐军疯狂砍杀。

    此时,唐军的一部分火炮架好,迅速向阿军骑兵的后方开炮,随着更多火炮发威,后半部分阿军骑兵基本被打残,只有前半部分骑兵冲到唐军阵营,跟唐军混战在一起。

    此时唐军的阵型已乱,基本上是各自为战,士兵们拿着火枪对附近的阿军骑兵射击,阿军骑兵则对附近的唐军砍杀。

    唐军虽然有火力优势,但是装填子弹需要时间,阿军虽然有速度优势,但是难以防住远处唐军的射击。

    随着后半部分的骑兵被唐军炮兵打散,只有约一万骑兵冲到唐军阵营中,唐军共有近四万人,唐军靠着数量优势,对阿军围攻骑兵射击,终于顶住了阿军的攻势,开始稳住了阵型。

    随着对战的持续进行,唐军、阿军的伤亡比约为一比一,但是阿军数量少,最终越打越少,眼看就落了下风,最后剩下的五千多骑兵支撑不住,急忙往凯鲁万方向逃跑。逃跑途中,又被唐军炮兵射击一番,再次折损一千多人。

    两军交战时,齐亚德也曾试图派出步兵加入战局,支援阿军骑兵,但是由于唐军炮火的封锁,阿军步兵根本不敢靠近。

    齐亚德看到骑兵逃回,知道已经无法消灭唐军,急忙带着所有部队入城,准备依靠城池,抵抗唐军的进攻。

    阿军撤退以后,唐军这边也是一片狼藉,地上除了阿军的尸体还有大量唐军的尸体和伤员。

    经过清点,唐军阵亡约四千人,约一万五千人受伤,意味着有一半的伤亡,加上上次被拜占庭烧死的两千人,两次就有六千人的死亡,吴元济懵圈了,被打击的垂头丧气,快郁闷死了。

    两个副将认为部队伤亡较大,已经不适合继续进攻凯鲁万,建议将部队撤往已经占领的滨海小城苏塞,在那里休整一段,然后再图谋进攻凯鲁万。

    吴元济觉得也只有如此,当即指挥部队打扫战场,将阵亡的唐军就地掩埋,然后全军向东进发,抵达滨海城市苏塞,在那里救治伤员,补充物资,恢复部队的实力。

    吴元济刚开始是羞愧郁闷,后面变成了恼怒愤恨,决心后面要疯狂报复阿军,要毁灭凯鲁万。

    第四路军在苏塞休整了约半个月,唐军的轻伤员好差不多了,后方又送来了大量的物资和弹药,吴元济又将的黎波里的那个羌戎团调过来,第四路军的实力有所恢复。

    吴元济不愿意再等了,将重伤员留在苏塞,带着主力部队再次向凯鲁万进发。这次吴元济汲取上次的教训,行军比较小心警惕,到了凯鲁万城东以后,全军就摆成环形阵型,架好大炮,防止阿军突然袭击。

    这次吴元济不敢托大,采取比较稳健的打法,将部队摆成“凸”字型,集中兵力攻击一个方向,先攻破凯鲁万城再说。

    唐军抵达凯鲁万附近后,齐亚德再次派出骑兵突袭唐军,但这次唐军早有准备,阿军骑兵还没靠近,唐军的就对他们进行炮轰,再加上后面的火枪阵,阿军骑兵徒增了两三千的伤亡就仓惶撤退。

    阿军骑兵撤退后,吴元济就开始了攻城行动,用大炮轰击凯鲁万城,几十门大炮轮番轰击了一天,把凯鲁万炸的七零八落,城东也被炸出了一个大口子。

    当夜,阿军又派骑兵过来劫营,被早有准备的唐军击退,这更增加了吴元济的愤怒,决定第二天就大规模攻城。

    次日,唐军炮兵又将城东的缺口扩大扫平后,吴元济就开始命令部队攻城,并扬言破城之后可以大掠三天,把唐军心中的野性激发了出来。

    第一波部队迅速进城,与城内的阿军展开激战,但是阿军哪里能够抵住唐军凶猛的火力,被打的节节败退。

    为了缓和城内局势,齐亚德又派骑兵在城外袭扰城外的唐军,但是唐军成环形配置,阿军骑兵根本打不进去,只能在外围转悠,起不到任何作用。

    随着入城的唐军越来越多,阿军的压力越来越大。这些唐军和吴元济一样,也是满怀着仇恨,对阿军疯狂攻击,逢人就射,见人就杀,把阿军打的鬼哭狼嚎。

    在唐军的玩命进攻下,城内的阿军顶不住了,谁也不愿意面对这群活阎王,开始纷纷向城西、城北撤退。打到最后,连齐亚德也顶不住了,带领一些亲兵从城北撤离,逃往突尼斯城。

    唐军只用一天就打下了凯鲁万,城内血流成河,大量阿军被杀。第二天吴元济履行承诺,唐军开始在城内大肆抢掠,城内乱套了,城内居民遭了大殃,城内哀嚎声、惨叫声不断。

    两位副将看不下去了,认为唐军的伤亡应由齐亚德和阿军承担,哪能拿城中百姓出气,这样不仅严重违反朝廷的宗旨,也将败坏军队的风气,以后会将第四路军变成一支匪军。

    在两个副将的苦劝下吴元济也开始觉得有些不妥,怕朝廷后面向他问责,于是命令唐军撤出城外,停止抢掠。

    唐军撤出城外后,城内的居民纷纷逃亡,凯鲁万成为一个空城,吴元济心中反感这个城市,就将此城废弃,命令部队继续向北进发,追击齐亚德。

    齐亚德感觉突尼斯离凯鲁万太近,并没有在此作过多停留,留下一员将领带着一万多人守城,自己则逃亡更西面的阿尔及尔,在那里召集阿格拉布西部的军队,准备在那里再拼凑一支大军与唐军对决。

    突尼斯是一个海滨城市,在第四路军的水陆夹攻下,很快陷落。这次吴元济只派人取走城内府库的物资,没有对城内军民施暴,然后就挥师向西,向阿尔及尔方向进军。

    齐亚德在阿尔及尔又召集了约三万军队,但是他觉得阿尔及尔靠海,很容易被唐军的海军炮火攻击,于是将军队转移到阿尔及尔以南的内陆城市贝尼苏莱曼。

    贝尼苏莱曼位于山谷中的一块小平原上,与阿尔及尔之间隔着一道大山,只能依靠峡谷中的道路沟通,易守难攻。(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世界江山一统志不错,请把《世界江山一统志》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世界江山一统志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